第六节 形成学习能力(1 / 1)
第六节 形成学习能力
2018-04-15 作者: 相如
第六节 形成学习能力
有个农村孩子,16岁中学毕业后,就到深圳去打工。在建筑工地上,他整个白天呆在太阳底下筛沙子,有时晚上还加班加点。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吃饭时面前总要摆一本书,只要有空,他就把兜里的书拿出来看,勤学不辍。节假日,其他的打工仔要么三五个聚在一起搓麻将,打扑克,要么出去玩,而他设法利用这些时间,来接受出色的自学教育。当那些打工仔打哈欠、伸懒腰时,他却不失时机地做事、进步,他坚信,珍惜时间会使他获益匪浅,而虚掷光阴只会让他碌碌无为。读书、做事之余,他试着写诗,向报刊杂志社投稿。一次次地稿件被退回来,但他并不气馁,他知道,是自己学得不够,功夫没有真用到点子上。他依旧见缝插针地做事。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的一首小诗终于在一家杂志上发表,从此、他走上了文学之路,一部部作品被相继采用。回到家乡后,他被当地文联聘为特约编辑。
使人没有成就、陷入平庸的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勤奋不够。随时随地求进步是一种心态,必须自己用心去引导,它才会像活泉般涌现出来。心理学家皮尔说:“如果你觉得生活特别艰难,就要老老实实地自省一番,看看毛病在哪里。我们通常最容易把自己遭受的困难归咎给别人,或诿称是无法抗拒的力量。但事实上,你的问题并非你所不能控制,解决之道正是你自己。”如果一个人常常有消极或无能为力的感觉,就会使自己变得懒惰起来。这时,最能帮助你的就是自己:改变心态,换上积极进取的思想,自然会再度站立起来。
书籍多如耸立的高山,知识广如浩瀚的海洋。功成名就,好比攀登崇山峻岭,横渡四海大洋,行程漫漫,困难重重,绝非短期之内可以毕其役。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知识一天没有积累时,不是维持现状,而是在减少。所以,积累也不是一般概念的加法,当你的知识积累到一定时候,会爆发出一个个灵感来,这种灵感会使你一下子明白许多以前似懂非懂的东西,会使你悟出许多书本上没有学过的东西。这样,你的进步岂不是成几何倍数地增长了吗?
对于白领沈小姐来说,她相信:只有学习狂才能和谐做事。虽然沈小姐已经拥有硕士文凭,但她仍然怀有一种危机感。她经常提醒自己:“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以格罗夫所说的‘10倍速’高速发展,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所以,我必须‘天天学习,天天向上’。”
前不久,沈小姐相继参加了秘书资格考试和BBC(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此外,她还在一所驾驶学校考到一张驾照。沈小姐说:“现在已进入一个‘新论资排辈’时代,每一张考来的资格证都代表你的一种做事能力,资格证是求职、加薪和升迁的阶梯。”
聆听成功人士的个人演讲会,是沈小姐的一个业余爱好,她曾先后聆听了香港推销大王冯两努的“企业领袖才能”、著名职业经理人吴士宏的“与成功有约”。沈小姐还打算报考上海中欧国际工商MBA,18个月的MBA需要付出一笔不菲的学费,她倒是在所不惜,她轻松地说:“其实,学习也是一种投资。”
据报载,天津有一位农村妇女,只会说“YeS”、“NO”、“Hello”等几句日常用英语单词,有关金融、电脑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但却获得了去加拿大的绿卡。在移民局,这位妇女申报的理由是有“技术专长”。当她用一块泥土捏出漂亮的唐三彩时,加拿大移民局官员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在一片赞叹声中,这位妇女顺利地拿到了绿卡。
和这位妇女经历相似的还有江西的一位小伙子,他长相一般,才能平平,曾在一家企业做过合同工,收入很低。后来他下海到内蒙古卖羊毛,短短几年间即身价过百万元。
捏泥人和卖羊毛,是两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然而,天津的妇女到了加拿大,江西的小伙子到了内蒙古,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他们手中的小玩意儿就变成了金子。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人可以没有比别人太多的做事优势,只是换个地方,他手中的一些小玩意儿就变成了金子。
**曾说:“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一旦学习停滞了,做事就难了。
1994年11月,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生学习会议”,提出“终生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强调:“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
《美国2001年教育战略》中写道:“今天,一个人如果想到美国生活得好,仅有做事技能是不够的,还须不断学习,以成为更好的家长、邻居、公民和朋友。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而且是为了创造生活。”
可以这样说,学习化和谐做事观念是由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催生的细胞,而学习化做事观念又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撑基石。今大,社会变革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我们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时,必须有学习做事观念,如不终生学习就会被淘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