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节 赶赴西京(1 / 2)
李志坚在平康坊的住宅前,围满了各路仆从。不少人都等不及门里的人来应,就急匆匆的把自家描金贴银的拜帖从门下面就那么直直的塞进去。
“李录事为人和善,是太子殿下的心腹,要找他打听,是最妥帖的了。”所有的人都伸长脖子等着,可惜门里出来一个老者,收了拜帖,拱手道:“各位请回吧!大人不在家,一切等大人回来才能定夺。各位请回吧!别挤在我家门口了!”
挤在门口的人又等了个把时辰,见实在是没有希望,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李志坚当然没被堵在家里,不过他在将作监也好不到哪里去。杨牛二位典事已经和他絮叨了许多遍了。
“李录事,这事,我们可不能答应。这手艺可是太子殿下的,我们怎能让他人知晓?你应当一口回绝,打发他们滚蛋啊!”
“你们不必再说了。太子殿下此举必有深意。至于我们……眼下还是不要误了圣人封禅的事情。忙完这一阵,再搞这个不迟。”李志坚把手指往坊内一指:“这些零配件的生产和维修技术,你们搞定了吗?”
杨牛二位典事相视一眼,值得不情不愿的往回走了,他们的任务是把所有蒸汽机组的零配件都生产一遍,并且组织一只维修队,能够熟练更换每个配件。这不他们作为监工,可不是只得天天守在坊内?
李志坚这才松下一口气,回头吩咐随从:“可算打发走了。我们回东宫。”他汇报工作的时间到了。
:分割线:
大唐河南道曹州治所济阴县(今山东定陶)城门刚刚打开,两只大车队伍就缓缓的驶出去,在平整的夯土路上缓缓前进。此去黄河渡口只有50里地,只要捱的辛苦,一日就能走到。
曹州的济**驿,并不在黄河干道上,而是在流经汴州的济水上。隋炀帝开凿了一条通济渠,在汴州的板渚联通了黄河。在今天的地图上的话,会觉得比较奇怪,因为黄河到开封的距离,比开封到板渚的距离要近不少,为什么它还要费劲另挖一条水路呢?
这是因为隋唐黄河河道和今日不同。在有记载的历史间,黄河经历了六次大的改道。在唐代,却处在黄河历史上最安静的时期,这一段时期前后八百年,气候温暖,陕北高原植被情况还比较良好,黄河甚至出现过清水期,因此这八百年也是黄河流域农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公元69年到9年)
在这前后,黄河一旦决堤,就会带来大片的湿地和湖泊。而黄河一旦改道,又会使这些湖泊淤积或者消失。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东平湖。这个湖曾经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水泊梁山,水浒传好汉们聚集,打家劫舍的地方。
当时号称八百里水泊梁山,但现在的东平湖周长不过62公里,合唐里00里。如果要达到八百里的水平,那东平湖的面积要比今天大八倍,这意味着从现在的梁山县到东平县之间广大的地区都是古代的湖区。光凭这一段也还是不够。
东平湖在当时有个霸气的名字:巨野泽,或者叫做大野泽。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远在梁山县以南40公里。在唐末宋初以前,这一片都是大野泽的水面。
而古代大野泽多大?据记载,隋唐时期,大野泽南北三百多里,东西一百多里。遗憾的是这一片地区从未在历史地图上清晰的标记过。那么它的具体位置又在哪里?
打开今天的地图,从东平湖往东南方向走200公里(00唐里),正好经过昭阳湖和微山湖两座大湖。而巨野县东60公里(00唐里),济宁县这一片平地的海拔,正好略略低于巨野县的42米,只有梁山县的米左右,和今日的东平湖水面极为接近。
在宋代梁山好汉的活动区,在今天的梁山县。在当时,它是大野泽湖中心的岛屿。
而现在的昭阳湖和微山湖,在元代以前并未出现在记载中。可见,今天的山东省从巨野县东北方向,现在的梁山县,郓城县,济宁县,南到江苏的丰县,所有这一片海拔低于40米左右的地区,在隋唐可能都是大野泽的水面。而这么大的一片湖区,在隋唐黄河稳定期之后的决堤中,就被黄河带来的滚滚泥沙给逐步填平,最后淤积成为陆地,把大野泽的大部分都变成了良田,剩下的部分形成了今日的东平湖,昭阳湖和微山湖。
在唐代元和年间(06-20)有一本详细的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了这一段时期唐代的地理水利状况。它流传至今,可惜图画部分已经遗失,现代人也只能在只言片语的描述以及地理特征的考证下,才能推断一下当时华北地区的面貌了。有一点是很确定的,那一定是江河湖海,烟波浩渺,舟船来往,河渠交错,好一个华北鱼米(粟米)乡啊!
话休繁绪。话说这一队车队,辗转三四个时辰,终于在午后赶到了济阴码头。这也是水驿之一,是从汴州往青州,齐州方向重要的水路驿站之一。车队到了水驿的客栈,乘客们便自己投了店,早有船家的伙计在呼喝往来旅客:“明日的八百石大船往汴京!客满就开船了!”
也有去下游的:“五百石大船往济南,青州方向,还差三个位置!”
两名衣着青衫,年级在十五六岁的少年却好奇的望这一切。身后却有一个年级四十岁余的汉子招呼道:“郑大郎张二郎,莫要管这些,大人早有吩咐,只去胡家的船行就是,何必理会旁人?”想来这正是两位少年人的仆从。出门在外,须得年纪稍长,有经验的人带着,才不致于让人担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