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远行赴京公子赶考(1)(2 / 2)

加入书签

二人相视一笑,板儿见她衣衫单薄,低了声嗔道:“还不快回去睡下,仔细吹了风再冻着。”

巧儿摇头只说不冷,披衣走过去,伴他一处站在桃树之下,仰首看那半弦明月,轻笑道:“哥哥怎的这么晚还不睡?”

板儿张口欲言,眸光里瞧她容颜清雅,经月光的洗磨竟越发的圣洁出尘,不觉自惭形愧,心底那一抹情思终是无奈咽下去,亦是浅笑回道:“精神尚好,睡不着就出来转转。况且今儿月色也比平日里好些,无人去赏倒是可惜了。”

巧儿沉默颔首,当年李青莲有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说的真是字字诛心。今人再赏,虽无此悲,却感于其情,亦是难得了。

板儿见她不说话,一时尴尬,忙又道:“妹妹之前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巧儿笑点头道:“早年听过一些,后来因曾祖母不喜丫鬟们私下里告诉我们这个,说是有伤风化,怕丫鬟们教坏了主子,所以渐渐的她们也就不说了。”

板儿便道:“妹妹这样说,我竟不好开口了。”

巧儿吃吃笑了,道:“圣人说诗三百思无邪,如今我们只要不以**之心相度,只把牛郎织女当神话传说几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板儿这才含笑道:“那么我就直言了,传说牛郎织女每年于七夕之夜在鹊桥相会一次,因久别分离,见面不免相对泣零,民间便有言说,若是七夕立于葡萄树下,便可听见牛郎织女的轻语,也不知当不当真。”

“民间传言,多半不是空穴来风,只是我们不曾见过罢了。”巧儿轻叹口气,望了一眼庭院,除却一株桃树,别无绿植,亦不见蔷薇家葡萄藤等物,看来就是求证也是难于上青天。

她正四下相看,板儿似乎已明白她所寻为何物,忙笑道:“不要找了,我们这个村子除了周老爷府里,别处再没有葡萄藤可寻的。要想一探虚实,只好今年去周府移植一棵回来种下,待到明年七夕日再听人墙角吧。”

“谁听人墙角了?”巧儿似恼非恼,似嗔非嗔,杏眼斜睨了板儿一回,方回转过来,又笑道,“难得今日好月色,我倒是有首诗要教给哥哥呢。”

板儿见说,自然求之不得,忙抬手作揖到底,惫懒无赖似的嬉笑道:“先生请讲。”

巧儿掩口忍俊不禁,半晌方轻轻低吟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诗好,她吟诵的也好,板儿听罢只觉心中那一重从未开启过的天地蓦地洞彻起来,霎时间有如豁然开朗,直叹妙极,遂央着巧儿要把这首诗誊写回去,细细品读。

巧儿初时答应,转首看着乌云欺月,天竟暗了几分,方知入夜久长。思及明日还要起早,只得笑了道:“还是先睡吧,明儿我再写了给哥哥。”

板儿亦看了一眼夜色,又见巧儿单衣蔽体,怕不经暮色之寒,忙道自己糊涂,请了巧儿回房休息,两个人轻声告别,方各自睡去。

大抵是睡得晚些,这一觉着实深沉,巧儿醒来的时候天已白亮的骇人,自个儿大大惊讶一番,忙穿衣出来,见了姥姥在院子里喂鸡,一问才知板儿早已和狗儿夫妇牵了牛去田里了。青儿因杜府相邀,也过去那里应了绣娘的名额,又因她住的近,每日不必在杜家庄用饭,要到午饭时分才能回来。

姥姥等人晨起时虽不见巧儿,想她或许是叫昨儿的事惊吓着了,多睡一会子也是有的,竟不知夜里与板儿对诗的事。这会子看她起来,姥姥忙又道:“姑娘身上可好些了,若不好,还要再叫了大夫来给姑娘看看。”

巧儿忙说不用,问了姥姥是什么时辰,姥姥因说是辰时三刻(【辰时】又名早食,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早晨7点至9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巧儿忙道不好,急急的也顾不上吃饭,忙就要去周福襄那里。

急得姥姥只在后头一叠声的问怎么了,巧儿笑回头摆了摆手,终究一语不发的就跑远了。(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