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小小心思(1 / 1)

加入书签

辰风不禁有些无趣,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大陆战争策略如此的受到在座几位的注目。历史上的名人其实很普通,他们很容易被利益所蛊惑,也许受到英国全球部署舰队的影响,毕竟在这个时代,也只有英国才有如此多的殖民地,如此的实力去实现海洋封锁,海洋统治,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衰老的皇帝陛下、腓特烈皇储、威廉亲王、卑斯麦首相都试图用和平的方法去解决与英国的纷争,真是可笑,这对于德意志的发展、开拓是非常不利的。英国与德意志的矛盾虽然从未显现出来过,可是辰风知道,这只能说明矛盾的不可调和,辰风有理由相信,英国才是德国雄起的最大敌人,起码现在是,可怜的德意志却总想打败英国的打手——法国,对于直接面对英国却自信全无,也许这就是英国所希望的。可是强大的大英帝国不可能永久强大下去,他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辰风已经看见英吉利衰弱的表象。在辰风看来,英国是强大,但从没有放眼世界,眼光只在欧洲打转转从没有把殖民地与英伦三岛平等化,在他们也许更多的欧洲人眼里,欧洲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除欧洲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他们只想把它们当成市场和原料产地。假设英国举国迁往美洲,辰风相信不出100年,美国就会消失,而以整个美洲的资源足可以支撑英国成为世界永久的中心,世界不可更改的海陆皇者。可惜的是,他们的短视造就了未来英国的衰弱、没落。欧洲至上论与东方的天朝上国论辰风讥笑不已,一个完整的星球能有多大的差异,当他们发觉这一切的时候,世界却大变了,核威慑将阻断他们曾经唾手可得希望。辰风知道要让德意志去挑战英国是不可能的,英国时刻紧攥着世界海权,不可能给德意志任何机会可供幻想,对抗英国的霸权根本是不可能的,除非联合法国、美国、俄国与德意志联合围剿,一同切断英国的海上生命线,迫使英国殖民地于本土出现统治断层,本土危机的爆发会使英国死无葬身之地,可惜没有人有能力把这些重量级拳手组织起来,群殴英国。既然在海上不能与之敌对,那么就在大陆上开拓,打败俄国,吞并其庞大的土地,用德意志ri耳曼人的强大陆军打破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建立新秩序,那样德意志同样可以与英国角逐世界。辰风看着这几位在那议论纷纷,探讨求证。辰风笑了,辰风渴望的机会就要来到,清廷的浮华、腐化是外人所无法想象的,当清廷无论成功与否,都会加重人民的负担,随着世界的变革,辰风就会抓住机会走上世界舞台,为自己、民族、人类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珍珠侯爵,你的武器是否是某种武器的改进版本,如果只有它的化,我认为不足以打破英吉利等国武器上的优势,即便英吉利等国装备上并不比德意志强多少,可是要保持德意志的领先,就必须有压倒或压制其它几国的秘密武器,您认为呢?珍珠公爵。”卑斯麦首相看到辰风拿出这种可以大量装备,造价低廉的新武器时,不犹的想试探一下这位神奇的上帝之子,看看是否有更多的好东西出现,毕竟辰风从任何方面都不可以用常规来下定论,他的话叫另外三人停止了商讨,好奇的看向辰风。

被打断胡思乱想的辰风心里骂了一声老狐狸,就拿出裤袋里的jing心折叠的图纸,“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she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座力、采用炮口装填、发she带尾翼弹的曲she滑膛火炮。迫击炮是对遮蔽目标实施曲she的一种火炮,可以广泛运用于战争,尤其是山地战和堑壕战,配合步兵小单位(连、排、班)作战,为步兵之制式火力支援武器。特别适合于用来对付遮蔽物后方的目标。迫击炮一般由炮身、炮架、座钣及瞄准具四大部分组成。炮身可根据she程的远近做不同的选择,炮身长一般在1~1.5m之间;炮架多为两脚架,可根据目标位置调节高低和方向,携行时可折叠;座钣为承受后坐力的主要部件,同时与两脚架一起共同起到支承迫击炮体的作用;瞄准具多为光学瞄准镜,刻有方向分划和高低分划。

与其他常规火炮相比,迫击炮的主要特点是:

1.弹道弯曲,适合于对隐蔽物(如山丘)背后的目标进行超越she击,也可对近距离目标进行直接she击;

2.装弹容易,she速高(20~30发/分),火力猛,杀伤效果好;

3.质量轻,体积小,机动xing强,中、小口径迫击炮可以人背马驮,打了就跑,能快速转移阵地;

4.结构简单,cao作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造价低。

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使用在未来的大战中,我相信他符合您的需要,作为秘密武器存在。”辰风算解释算分析,把迫击炮简单的原理、用途以及特点说了出来,引得大家兴奋不已,仔细研究起来。完全没有注意到辰风那张肉疼的小脸极近扭曲,一副不情不愿的表情。辰风知道,迫击炮构造简单,成本低等众多优点完全可以成为他以后的另一个杀手锏,可是为了说服这几位,加大他们的信心,辰风不得已才拿出来,为了挑起他们之间的战争,辰风是费尽苦心,但他可不敢肯定发就能心想事成,他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促使整个欧洲统治阶级贵族们彻底疯狂,顺便为自己捞一笔,再将矛头一起引向俄罗斯这只野蛮而强壮的北极熊,让它成为自己登上世界历史舞会的入场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