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机关材料的框架(1 / 2)

加入书签

张建中是没资格参加接待晚餐的,即使随同去水库实现考察,遇着要在下面吃饭,也只能与司机归为一类,属工作人员,另安排坐一桌,甚至于伙食标准也不一样。因此,座谈会一结束,他去食堂吃晚饭。

平时,总是回家吃饭的,今天特殊,一早就跟老妈说了,全天吃食堂。吃了晚饭,回到办公室便忙着梳理座谈会上的记录。

这几天,张建中写机关材料的水平又提升了一大步,那次去边陲镇写的材料主要还是老好人给搭的架,还不能算是他写的。要知道,文章最难的不是写,而是如何搭架,架搭得好,要写的东西也就自然而然地从笔尖流出来了,张建中的进步就在于他基本掌握了机关文章的结构。

老好人说:“文章千变万化不离其宗。”

他说,首先,你要知道材料是给谁看的?是给领导看的,领导想要知道的是,下面有没有重视他的部署,下面是怎么抓好某一项工作的,都有哪些特点。最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他说,领导重视这一块,几乎是有一个套路的,你想改也改不了,领导看了那么多年的材料,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你随便乱改,打乱了他的思路,写得再好,他也不领情。

他说,效果嘛,也尽量地往县委县政府年初制定的计划上靠,要让领导知道,下面干了那么多事,取得那么好的效果,其实,都是在围绕县委县政府这个大局,这个中心,完全是在努力实现他们制定的目标。

老好人说:“整篇文章最难也是第二部分,也是最需要出新意的部分。老实说,领导最关心,也是看得最细致的就是这部分。下面是怎么干的?基层领导有没有头脑和能力?有没有新的创意?就体现在这一点。

老好人说,什么是创意?就是别人没干过的新形式新方法。怎么才知道别人没干过呢?这就需要比较了,有什么特点?特点这东西,不是凭空而来的,要经过比较。比较就需要有阅历的。有时候,为什么说老同志写的文章更能够抓住重点呢?就是因为他能够比较出新的创意。

老好人说,我希望你在这方面多看多思多比较,特别是多看看上一级的材料,从中汲取养分,多看看县委县政府的一些重要材料,从中领悟县委县政府工作的主要精神。

张建中不知道他是否像那位八级车床师傅那样还留了一手,但真要达到老好人提出的要求,还是非常非常难的。

然而,有了这个三步曲,领导重视,抓出特点,取得成效,倒也很实用,如今,他就运用这个模式梳理归类下午座谈会的情况,只花了两个小时就整理出了一篇两千字左右的简报通讯。

离开办公室去小便,在走廊上见李主任的办公室亮着灯,就走过去看了一眼。办公室的门半掩着,咧着一道缝,只见李主任像电影里看到的指挥员那样,坐在沙发上,一手拿着烟斗,一手插腰,眼光光地瞪着茶几上的棋盘。

尽管,咧开的门缝不大,他还是看见一个人影一闪而过。

“谁?”他大声一喝,像是发现敌情一般。

“是我。”张建中完全正确是一种潜意识的反应。

“小张吗?”

“是的。”

“怎么还没回去?”

“我刚整理了下午座谈会的情况。”张建中只得推门进去说,“秘书科长要我把督导组下来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整理出一期简讯。”

李主任心想,有这必要吗?县东水库工程只能算是一个局部,县委办的简讯登个两三期已经足够了,有必要每次座谈会都出一期吗?但他马上就意识到秘书科长是在为难张建中。

他说:“很好嘛!多多锻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