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温峤(1 / 2)

加入书签

王琳琅的激动不是没有缘由的,不是因为得救,更不是因为见到了历史上的大人物,而是来此地三月,终于确定了自己所处的年代!

她那日醒来后平复心情,问家中仆妇现在是何年月,可竟无人答得出,问及今上是何人,只唯唯诺诺的说“陛下便是陛下,奴等怎知其名讳”云云。

她不敢问太多,只得旁敲侧击,才知道家中竟无长辈。

原来这个身体的主人与她同名,也叫琳琅,是居住在琅琊城南的一户殷实人家,据说是与琅琊王氏同宗,家主在外任官,一年前死于北人南下,得知死讯不久,夫人也染了急病过世,她是家中独女。

夫人过世前,曾去信给族中长辈,请其收养小琳琅,可还未有音信,夫人就撒手人寰了。恰逢荒年,司、冀、青、并四州大旱又并蝗灾,胡人石勒更是纵兵强粮,霎时关中大乱,鱼雁传书又谈何容易。

好在那日照顾琳琅的妇人忠心耿耿,给不愿意等回信的仆人发了口粮,打发他们离去,只留一个守门老叟和垂髫小童洒扫。那妇人名唤青娘,是琳琅的乳母,夫人陪嫁的家人。

琳琅那日醒来后一场大病,虽然恢复的缓慢,但是幼童元气充足,月余左右也慢慢的能起身了,她趁着无人时,偷偷翻阅家中藏书,惊奇的发现字虽都认得,可有不少书目竟闻所未闻,她所能识得的不过是论语老子等五经诸子,粗略估计在晋朝年间,可惜青娘看她看的紧,她又不敢轻易暴露自己未进学却识字,始终不敢多去翻看,想日后慢慢了解。

可时局翻覆,战乱频繁,等不到她慢慢熟悉这个世界,动乱仍在蔓延。继关中大旱后,传来长安饥荒的消息,尽管足不出户,仍能听到青娘与老叟忧虑,长安斗米值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大半,琅琊虽说在琅琊王治下,尚未出现这样的惨剧,胡人若是继续南下,又当如何?

很快忧虑变成了现实,不足一月,便传来胡人攻陷长安,今上被俘的消息,琅琊忙问是哪个胡人,可是匈奴人?

可青娘也不知道,此地距长安千里,信息又不畅通,街边市井传闻,也未必可信,琅琊便下定决心,之后一定要想办法弄明白自己到底在什么年代。

琅琊城内人心惶惶,为防兵祸,不少本地大族,已准备举家南迁,琳琅家与王氏同宗,只是她还没有搞清楚到底是本家那个分支出来的,还是青娘有些主见,跟琳琅知会过后,拿了先君的名帖,到本家府上,请求跟从本家南渡。

这时的衣冠南渡,原本就是拖家带口,不光族人,甚至部曲从人,都会一并跟上,琳琅家中算上从人,不过四口,捎带上又有何妨。

当即青娘回来,便收拾金银细软,琳琅太小,帮不上忙只能看着,只是在东西装的差不多后,拽拽青娘的袖子道:“青娘,书,我要书。”

青娘看她还没书箱高,却眼泪汪汪的要书,笑着摸琳琅的头,对老叟说:“我们女郎真不愧是读书人家的,还不识字,便天天要书。”

老叟姓俞还是姓余也不晓得了,闻言也笑道:“郎主家学渊源,女郎又怎会差了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