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社会在悄然改变(1 / 2)

加入书签

自从殷俊手里的钱多了以后,自从打通了工艺品出口公司的路子之后,魏小范从内地发古董给殷俊的频率和数量也增加了。

这个月他就发了两批货过来,都是精品的古董字画。

第二批昨天到的香江,运到了施勋道的仓库时,殷俊发现比上一次的货多得多了。

因为上次才两辆大卡车,这一次就是五辆大卡车。

虽然工艺品出口公司有些狡猾,什么古董都给你用最厚实的来装,连字画都要分别塞进特质的纸盒子后,又用木盒子封存起来——这样就会增加重量,而他们的包装和运输,都是按照重量来收费的。

可是他们又不是傻子,不可能把殷俊当傻子来对待,小小的弄点手脚还行,你这太夸张了,谁的面子上都不好看,当心殷俊去上面告一状,那他们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殷俊好奇的站在车子旁,看着保镖们把东西给卸了下来。

这时殷俊才发现,有三辆车上面,都是一箱箱加固包装的酒。

这里面,有茅台、五粮液,还有晋西汾酒,都是华国最著名的几种酒,现在是,未来也是。

有人说过,茅台酒是建国以来一直的国宴用酒,但其实这话是错误的。

第一任的周总是江南邵兴人,有一段时间用的还是他家乡的邵兴女儿红,然后也有用晋西汾酒的,只不过是到了后来,才逐渐定格为茅台。

虽然比起40年之后的包装来,它们都显得有些老旧,完全就像是那时候的5元一瓶的普通酒,但论品质来说,却是要比40年之后的好上100倍!

你只用想想就知道了。

40年之后,他们的原材料和老窖引子没有增加多少,但销量却增加了一百倍、一千倍,这些多出来的酒水,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虽说你是讲有调配勾兑工艺,可以把酒水的口感做得和以前差不了多少,但实质上却是差了太多。

这其实就和手工工艺与工厂工艺的区别一样,为了得到更多的产量,必然会选择一些方面的妥协。

因此,上次在魏小范结婚的时候,殷俊喝了一点茅台酒就赞不绝口,说了让魏小范有机会买点送到香江,自己拿来存老窖。

没想到这一次他就已经买到了这些国酒级别的好酒,而且殷俊看了看年份,都是60年以前产的,这可真就是算得上老窖了。

少年是挺高兴的。

自己虽然是喝酒一杯倒,可看着这些几十年的老窖,过了一二十年,有事的时候拿出来用一下,那可是会让宾客惊叹的。

看看时间,殷俊就回到大厅,给魏小范打了个电话。

魏小范回家之后,一直忙着打理家里,又四处奔波着忙碌收古董,还要忙着艺术发展基金的策划,很是辛苦。

只不过,他忙碌得也很开心。

因为李丹敏已经怀上了,算算日子,正是从欧洲旅游回来后不久就怀上的。

魏小范都满了34岁,虚岁35了,在这个时候的内地,在这个年龄没有孩子的,可是很少了。

没想到他一结婚就传了喜讯,这可是让魏家人喜笑颜开,魏小范自己也是高兴得很。

华国人嘛,谁不讲究个传宗接代的?

李丹敏现在成了重点保护动物,一般也只能在魏家村里面转悠,再加上点初怀孕的小脾气,魏小范伺候老婆也是很花费心神的。

果然不出所料,这个时间点,魏小范就在家里,只不过跟殷俊只聊了十几分钟,那边的小姑奶奶就召唤了起来,魏小范也就笑着挂了电话。

古董什么的不用说,现在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定的购买供应,华京和沪海的文物商店,有好的东西时,都会问魏小范要不要,而这边牛三儿的跟班赵胜,也会第一时间带着潘家园的老师傅跑过去查看,如果真的品相不错,那就都拿下。

平日里小胜也很用心,发展了一批信誉不错的老店子,也有几个正儿八经的帮手和师傅掌眼,据说进步得很快。

他成长起来了,牛三儿能用的地方就多了,这家伙天生就是掮客的料,嘴巴油滑,办事情利索,出手大方,走到哪儿都能和人打成一片。

而且牛三儿的性格和品德也不错,做人有底线,不是那种靠不住的侃爷。

再磨练一阵子,以后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还有这一次运过来的酒水,魏小范不知道殷俊喜不喜欢这种模样儿的,他说在这几个厂家里面,其实还有储存时间更久的酒,但价格可就是非常的高——毕竟现在改.革开.放了嘛,大家都要追求一个效益,为国家和厂子里的人谋福利。

殷俊听了有些奇怪,追问之下才晓得,这是人家酒厂自古以来的传统。

通常一个好的酒厂,他们除了要出售的酒水外,一般每年都会窖藏一部分的酒,每年周而复始的储存。

这窖藏的酒,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拿来做酒引子的,比如说30年、50年的老酒,倒一些进入新酿出来的酒里面,再存放个三五年,就能醇香无比,拿出来销售。

当然剩下的还有一小部分,这些酒要嘛就是压锅底,要嘛就是准备大场合的时候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