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宁远哗变(1 / 2)
第四十一章唐枫和魏老汉,足足的走了一个月的光景,才终于回到了宁远兴城。只是没到宁远城跟前,便听说了城中,自袁崇焕离开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变故。
如今的宁远城中,文官武将是均对对方不服气,均想让对方听自己的吆喝。而此时,宁远城中的统帅,乃是新任督师孙承宗,其一上任,头一道军令,便是令祖大寿与何可纲火速抢修好大凌河的城池,预期不缮,便要以军法从事。而二将明知此举无异于送肉入虎口,那皇太极随时都有可能领兵进犯大小凌河,这凌河城池,就恐后金兵到了,也尚没有修建完毕。而自己二人,也不过是白白战死,却碍于军令,不得不动身前往。
而宁远城中,此时又因为推官苏涵淳,和通判张士荣在孙承宗尚没来宁远赴任之时,私下将宁远军饷贪为己有。而孙承宗来此赴任第一件事,却是派祖大寿二人去修城。对下面将校找自己索要军饷,和举报二人贪墨一事,是一概不理,只以守住宁远城为第一要事。
而这一下,却把宁远将校给惹急了,本来自督师袁崇焕去了京都,便再无音信捎回来,众人便已然心生疑虑,而其中祖大寿等兄弟,更是递了折子无数,却都宛如石沉大海一般,并不见朝廷对此事有任何的回复。更主要的一点,眼下朝廷对于军饷的拨给,更是变成为一纸空文。即使有,也被那二人给贪墨了,矛盾越积越深,就在祖大寿等人刚刚去了大凌河城,宁远城中的军校们便就此哗变,兵变军校由扬正朝和张思顺二人统领,将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以及推官苏涵淳,和通判张士荣,都给绑到了鼓楼之上,众军校围在下面,纷纷扬言若是再不给军饷,便一把火送众人归西。而那位,刚一来之时,便对下面人指手画脚的孙承宗孙大人,此刻早已寻个地方躲了起来。
而唐枫和魏老汉,正好赶到这个时候到了宁远城下。唐枫在马上抬起头,往城上望去,却见宁远城头上此时是静悄悄的,一片寂静无声,素常那些守城的军校们,今日也是一个都没见到?
唐枫心中不由一阵狐疑,最怕是因为皇太极已经攻下此城,明军已经溃败而去,那样的话,自己也就大势已去。可看城头上插着的还是明军的旗帜,并不曾被人换掉。此时,唐枫心中才算稍稍的镇定一些,便高声对着城上喝道“城上可有军校?速速与城中守备吱语一声,就说参军唐枫由京城返回,要进城见众将议事。”唐枫连着喊了两遍,却还是没见到一个明朝的军校在城头上现身。
魏老汉在唐枫的马后,跟着已看了半天的功夫,见城头上依然是鸦雀无声,不由奇怪道“唐老侄,莫不是此刻城中,另有了变故不成?以老汉我来看,你眼下,即使是朝廷里来人,恐怕都不好使了。这座宁远城怕已经生了兵祸了?”仿佛是为了验证魏老汉的话一般,忽听得城中一片喧哗声大起,不少的人在吵吵着,要放火如何如何?
唐枫听了,是大吃一惊,急忙催马又离着城池近了几步,又一次高声对着城中喊道“城里的人听着,我乃参军唐枫,特捀袁督师骨灰回返宁远城安葬,城中的军校速与我将门打开。祖大乐,可在城中?”唐枫是真有些急了,如在不打开城门,就足以证明城中,已是失去控制了。
可就在唐枫急得,战马在城门前来回的走动着,身后的魏老汉对此也是束手无策的时候,却见宁远城门,竟被人给从里面打开了,就见一个人蓬头垢面,脚上的靴子都没了一只,大哭着,奔赴唐枫的马前。
“督师骨质今在何处?下官兵备副使郭广参见参军大人。”说完了,是匍匐予地大放悲声。唐枫急忙跳下战马,捧着骨灰坛子,几步走至此人身前,用一只手将其搀扶起来。这才对其问道“郭兵备,城头上何故无人镇守?若后金趁此之际,再犯宁远又当如何?”说完了看看此人这副样子,也真是凄惨的很。
、“回大人的话,城中已发生兵乱,眼下巡抚毕自肃和总兵大人朱梅,以及那两个贪墨军饷的王八蛋,,都被乱军困于鼓楼之上,乱军首领张四顺与杨正朝,言若再不见兵饷,便欲纵火焚了鼓楼,将一干人等尽皆烧死于上。下官因与兵祸之前,躲了起来方才免去一祸,适才听闻城门前有人唤开城门,下官这才舍命来打开城门,以侯参军大人和督师骨灰进城。”郭广说完了,用早已破烂的袍袖,沾了沾脸上的鼻涕和眼泪,站在一旁,等着唐枫的吩咐。
“嗯,郭兵备,那城中的大将眼下又在何处?祖氏三兄弟呢?”唐枫有些奇怪的对其询问道。毕竟这祖氏三兄弟,在这宁远城中是除了袁崇焕之外,唯一在宁远官兵前能说话好使之人。而眼下宁远城中,兵祸闹得如此的大,却不见这三人出来收拾乱摊子,可谓奇怪之极,除非是这三人,也参与了这场兵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