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手段(1 / 2)
蒋成到底有多硬,前面我没有介绍清楚,现在就让我在具体表述一遍。蒋成一开始是靠做买卖起家的,那个时候,全国上下刚迎来一股强劲的改革之风,整个市场就像是一艘行驶在大江大河里的帆船突然驶入了大海,虽然周围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大显身手,但也时时刻刻面临着风浪的威胁。敢于乘上这艘船的人一般都充满着胆识与勇气,在加上后面是强有力的支持,所以再整个航行过程中还算顺风顺水。
蒋成就是最早乘上这艘船的人们之一,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响应上面的号召,他来到了沿海地区一座被列为重点开发对象的小渔村,之后,那座小渔村的发展状况也是有目共睹的,不用我多说。
享受政策的优惠,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有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其次还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放眼整个近代史,凡是开放的地方必定会吸引外资的进入,凡是开放越早越被重视的地方,经济的发展越是领先于其他地方。蒋成来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手头还是有一定的资本,又因为政策的鼓励,他开始像很多商人一样,在这里投资建厂。当时的蒋成虽说初出茅庐,但是凭借着一副独到老成的眼光,以及在当地政府里的关系(注:蒋成和地方政府里的官员本身就是同宗的亲属),他成功的争取到一位来华投资商的青睐。于是一番协商之后,两个人确立了合作伙伴,成立了一家上市的股份制公司。因为法律规定,凡是自然人个体都不可以单独作为中外合资企业的股东,所以,在他们的支持下,此工厂由蒋成注册并且持有相当比重的股份,而后由外商收购的股份占有一定的比重,还有剩余一部分股份由当地政府掌控。所以这个公司实际上是由三方控股。
蒋成是个明白人,他知道现在公司的情况究竟被谁掌控在手中,于是除了每年需要拿出大量的资金送给相关部门之外,还要额外的拿出一部分钱财送到上面,当然这也是有好处的,他们不知道因此可以少交多少税款。可是就在这个公司享受着与地方默契带来的恩泽之时,还是发生了纰漏。这个漏洞就发生在外商身上,这些人,凡是他们投了钱的地方,自然不会懈怠,完完全全交给一个外国人来管理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们留下了专门的管理人员进去了企业的管理层。事实上,公司每年挪用这么多资金做一些见不得光明的事情,每次都是瞒着他们的。但是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在别人眼皮子底下做事,那肯定会有被发现的一天。于是,那些外商开始质疑,为什么自己每年投入这么多资金帮助企业发展所得来的回报还是少的可怜。于是他们找到了蒋成,蒋成自然不会给他明确的答复,一番敷衍之后,本想就此了解,但是他们可不答应,对那些人来说,他们是绝对无法容忍自己的合作伙伴出现信誉问题。于是,他们开始撤资,并向当地政府提出诉讼,要求赔偿他们的损失。这些人既然敢对簿公堂,必定掌握着十分有力的证据。这样的话,蒋成自然会吃亏,但是还好男人这些年所做的一切,没有打水漂,最后,在当地政府的一番协调之后,免去了对蒋成的严重处罚,但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他们都损失了不少。再说往后,外商撤出股份以后,公司的情况可谓每况日下,在加上受到来自其他企业的激烈竞争,让本来就苟延残喘的公司彻底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这次,蒋成的亲属也没能将其保住。无奈之下,他只好宣布破产。
也不知道是机缘巧合还是其他原因,就在他离开那座城市的时候,当年从他的企业当中榨取大量油水的家伙们纷纷落马,原因很简单也很突然,那个时候,全国上下突然刮起了一阵强烈的反腐之风,就像现在一样,也取得了相当骄傲的成效。很多被查到有污点的官员纷纷下台,那些人也是如此,后来蒋成听人说是以前他公司里的人向上面举报,才造成了这等后果,至于具体原因,出于一些特殊的因素,没有人知道。按说作为这些灰色收入的来源,蒋成也理应会受到法律的追究,但是,无论上面查了多久,始终没有掌握到确凿的证据,很明显这是经过上次那个外国佬事件之后,被人做了手脚!这个人的身份,可以肯定的说,一定不是当地政府里的人,要是他们有这个能耐,也不至于被上面逮到。于是,既然没有证据,那么最终只好将他释放。就这样,蒋成走了,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想想以他的能耐,怎么会空手而归,果然,就在他宣布破产之后,那个亲属给了他不少作为救济的资金,说是给的,其实还不是蒋成硬生生的讹去的!也幸亏是这些钱,一方面减轻了那个人的刑法;另一方面还能作为他卷土重来的资本。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