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伯侄言(1 / 2)

加入书签

陆东生看了陆七,温和道:“周国皇帝,当然是希望了有人归附,不过你归附之后,周国皇帝未必能够长久的善待你。”

陆七皱了眉,道:“伯父,我听说周国皇帝是位明君。”

“是明君,但明君也是分了很多种的,唐高宗和汉高祖都是明君,但一个能够容功臣,一个却是翻脸杀戮功臣。”陆东生回答道。

“伯父的意思,周国皇帝类似了刘邦?”陆七皱眉道。

“不至于像了刘邦,如今周国还没有一统天下,还面对了很多的敌人,但皇帝陛下行事一向杀伐果断,治国倾向于刚性,很少有怀柔之举,比如厌佛之举,就是一种力求刚性治国的表现,陛下重民生,重治军,行事和想法很是现实,有些象秦国时期的治国,但相对温和。”陆东生解释道。

陆七点头,陆东生想了一下,又道:“而且随着陛下的年岁见长,周国的统治由初始的不稳,渐渐的过渡到了有序,陛下的猜疑心也越来越重,却是造成周国有了很大的内耗。”

陆七一怔,道:“既然国势有序了,怎么还猜疑内耗了?”

陆东生摇头,道:“当年打天下的时候,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够获得成功,所以君臣都能够互相信任的一起奋斗,但是统治稳定了,做皇帝的就会担心大将会造反篡位,就是所谓的能够同患难,不能够共富贵,说的狠了,就是飞鸟尽良弓藏。”

陆七深有感触的点头,他一开始完全是放开了的,信任很多的善战武臣,但随着晋国的一步步建立,他对武臣的顾忌也是与日俱增,他也不想那么的猜忌,可是一想到武臣造反的后果会让他崩国灭族,他就不敢了去完全信任。

“自从当年周国占据了江淮之后,周国只进夺了西北的太原府一带,将疆域扩至了代州和麟州,东北方一直是定州和瀛洲与燕国(今北京一带)为界,十多年来与燕国打了很多次,胜负持平,不想西北的党项人(今甘肃青海一带),十年前竟然不再尊崇周国,而是建立了夏国,陛下发兵十万去征伐,结果竟然是败了,折损了近半的军力。”陆东生又摇头说道。

“党项人那么善战吗?”陆七求知道。

“马背上的异族,都是善战的,而且几乎所有成年男丁都能够是士兵,十万大军去征伐,在兵力上,地势上,天时上(气候适应),周**力基本是处于劣势。”陆东生解释道。

陆七明白点头,他以前就担心过夏国之军会去进袭了楚地,但一直没有发生,如今他猜度,夏军南下也会有天时地利的困难,而且人和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就算巴蜀汉国有心借兵于夏国,夏国也未必愿了远征。

“天风,你占据的歙州,既然与晋国毗邻,那对晋国应该会了解很多,晋国的情形是怎样的?”陆东生问道。

“伯父,晋国的情形我也算了解,晋国如今的疆域,其实大半是越国和楚国之地,另外还有荆国和闽国,晋国目前在理顺内政,所以一直没有进袭唐国疆域的举动,晋国如今的军力已然过了百万,晋国内部也很稳定,晋王治国是均田和兴商,国策是士农工商皆予以重视,另外也敬佛,但没有李国主那么的崇佛。”陆七回答道。

陆东生点头,道:“听着应该是明君所为,那个晋王难道没有招降过你?”

“招降过的,我以不能背叛唐国回拒了,其实我是顾虑母亲,以及对晋国的信心不足,因为自古以来,南方的势力很难战的过北方,几乎都是被了北方的雄主所灭。”陆七回答道。

陆东生点头,道:“你说的是事实,中原朝廷一直是天下的正统,在国力的发展上,始终能够迅速的强大起来。”

陆七点头,不想陆东生又道:“不过世事也不是绝对,以前南方之所以比不得北方,最大的原因是人口不足,有人口才是强盛的根本,周国陛下为什么厌佛,其实就有人口的原因,陛下不想和尚多了。”

陆七一怔,道:“伯父这么说,莫非是看好晋国?”

“不是的,不过晋国应该会是周国最强的对手了,其崛起的迅猛态势,以及治国的策略,还有占据了荆州要地,都显出了晋国之主是个雄才,如果晋国能够在周国进袭前,再拿下了巴蜀并且立足,那对周国而言会陷入了被动。”陆东生回应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