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冥婚!(1 / 2)

加入书签

空山白雨,阎王娶妻。

活人忽视,百鬼回避!

年关将至,正是喜庆之时,无论是城市、县城还是农村,在年前都会出现大批量结婚的现象。

然而在乌江市、白茅县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习俗。

这个习俗在当地并不是家喻户晓,只有在一些年长的长辈和观念守旧的家族里才有这样的习俗。

它就是冥婚!

冥婚是为死了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后,未等迎娶过门就因故双亡。那时,老人们认为,如果不替他(她)们完婚,他(她)们的鬼魂就会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为他(她)们举行一个冥婚仪式,最后将他(她)们埋在一起,成为夫妻,并骨合葬。也免得男、女两家的茔地里出现孤坟。还有的少男、少女还没定婚就夭折了。老人们出于疼爱、想念儿女的心情,认为生前没能为他(她)们择偶,死后也要为他(她)们完婚,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其实,这是人的感情寄托所至。另外,旧时人们普遍迷信于所谓坟地“风水”,以为出现一座孤坟,会影响家宅后代的昌盛。当时有些“风水家”(古称“堪舆”)为了多挣几个钱,也多竭力怂恿搞这种冥婚。冥婚多出现在贵族或富户,贫寒之家绝不搞这种活动。

农历二五,这一天,在白茅县,十里坡。

一列迎亲队伍吹奏响乐,四个大汉抬着一顶红彤彤的骄子,有人在旁击单鼓,单号、吹唢呐,敲铜锣。引擎的乐声传遍整个十里坡。

“都给我麻利点,要是晒坏了新娘的肉身有你们好看。”一名白胡须的老者催赶着众人。

在老者旁边还有以浓妆艳抹的老妪,她掀开红轿子的帘子,往里瞅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不悦,随后又看了看头顶冬天里的烈阳,对着白胡子老者说道:“唐公,我还是第一次给死人做媒,我怕有损我的阴德啊。”

唐公瞪大了眼睛,似乎对媒婆的话极其的不喜,他吹着胡子瞪大双眼说道:“胡说什么?阴婚虽算做喜事,但不免红白事混杂交错。更何况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魂,难道看着我孙子与爱人阴阳相隔不成?我们这是积阴德,行善事,何来损阴德之说。”

“在说这样的话,别怪我不客气。”

媒婆点了点头,不敢再说话,又心悸的看了看红的鲜艳的骄子。

主持冥婚的正是白茅县上有名的风水大师唐公,平时他看风水,测凶吉,定凶宅,驱邪祟,在县里也算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

然而这一次,他千算万算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子在年关将近之时会粘上不干净的东西。

想他唐公一世英名,却没想到自己的子嗣会惹上凶煞之物。

为了驱走凶煞,他给孙子唐鑫算了一挂,发现那凶煞阴灵竟是唐鑫相爱多时的情人。

唐鑫有以女友,两人算是青梅竹马,从高中开始相恋,近七年之久,本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却出现了不幸。

唐鑫的女友穆飞玲却在一个月前发生意外,突发心脏病,不治而亡。

本来穆飞玲的死亡算是正常不过的病死,却没想到,她在死的时候却是在阴年阴月阴时阴地,四阴交加,阴上加阴,是大凶之兆啊。

虽然那阴煞还没有做任何的举动,但是唐公已经遇见了,年后唐家将要发生的不幸。

为此,唐公才在年关将近之时为孙子唐鑫安排冥婚,在穆飞玲下葬的第二天将她从孤坟中挖出,清洗定妆防腐之后迅速的施粉装黛以迎亲的方式将穆飞玲一路迎回唐家。

冥婚讲究的条条框框太多了,首先就得挣得穆飞玲家里人的同意,唐公好说歹说,最后将穆飞玲的父母说服。

冥婚要是办的好,两家的风水格局都会大幅度的改观,正好穆飞玲的父母也相信风水之说,犹豫再三才答应了这门婚事。

之后便是,双方过门户帖,到命馆合婚,取得龙凤帖。

冥婚并不一定都举行上列仪式,但迎娶仪式是不可少的。是日高搭大棚,宴请亲友,门前亮轿。喜房里供奉“百份”全神。对面炕上设矮桌,供“新郎”照片或牌位,前设苹果、龙凤喜饼若干盘。并有大红花一朵,下缀缎带上书:“新郎”字样。

总之,繁缛繁杂,仪式少不了,走错一步都可能将唐家和穆家带进万劫不复之地。

冥婚可以改命数,但同时也能变吉凶。

唐公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日上三竿,午时时分,冥婚迎亲队进入了县城之中,在万千行人怪异的目光中走向了唐家。

唐公一对时辰,正午时分正好。

吆喝了一声,鞭打着迎亲队伍入了唐家,夸了门槛,越了火盆。

唐家主门外,新郎唐鑫红衣黑帽,一袭古装新郎的装扮,迎接新娘的到来。

唐鑫面色阴郁,面无表情,在佣人推搡下,才走到了轿前。

“快啊,把新娘背出来啊!”唐公喊道。

唐鑫面色难看到了极点,细心的话,可以发现他的双手双脚都在轻颤。

他小心的掀开骄帘,当看到穆飞玲一身红色的冥衣后,整个人不由的一颤。

可奈何习俗在这,唐鑫深吸了一口气,望着面色苍白如纸的穆飞玲,双手颤抖搀到了她的身上。

不知是不是错觉,唐鑫突然往后一推,整张脸白的吓人。

他感觉到就在刚才,穆飞玲苍白的嘴角竟然浮起了一丝怪异的微笑。

“鑫儿,你做什么,别耽误了时辰。”唐公催促道。

这时,浓妆艳抹的媒婆突然高喊了起来。

“搭白骨,骨尸亲!”

这一喊,不止唐鑫脸色变的吓人,就连院内的佣人,抬轿人都为之一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