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归国(1 / 2)

加入书签

夏日的阳光灿烂热烈,将自己的光热尽情洒向其所能照耀到的每一片地区。

清英走上霍亨索伦号皇家邮轮的船首,向前远远眺望。无尽的蔚蓝色天海尽头,已经出现了一片灰色的大陆架迤逦连绵。海风吹卷,带着淡淡的咸涩和温热的气息,他长舒了一口气,脸上也流露出了一丝欣悦的神情。

十天之前,结束了华盛顿海军谈判的清英乘船返回德国,临行之际,他向日本海军中将加藤友三郎赠予了一份后者所梦寐以求的事物:国王级战列舰的设计总图和剖面装甲布局。由于精力所限,清英只给日本人提供了这两张自己临时绘制的图纸,不过他却能够完全确信,日本主力舰的设计必将由此迎来一个崭新的飞跃。而以日本人在战舰吨位上所玩弄的超重把戏,清英完全有理由期待日本新式主力舰的性能,及将来日美两国在太平洋上所出现的激烈火拼。历史上,平贺让也正是从英国人那里抄了一份纳尔逊级的设计总图之后学到了精髓,并由此演绎归纳、推出了几乎集所有大成于一身的大和级战列舰。

在做完这些之后,留给清英的就是静候时局的演变了。随着海军假日时代的来临,德国在决定世界权益的海军方向的投入势必会较战前有所减少,不过,这却并不代表德国就会这么安静的蛰伏下去。将触手伸向自己的海外殖民地并牢牢占据,这是德国在未来十年内都不会更易的核心国策;而以当前的殖民地情况来看,德国走向海外的脚步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由于俾斯麦主政期间以国内发展为核心的主观施政策略。以及威廉二世上台之后因法俄联盟而急剧恶化的客观欧洲形势。德意志帝国虽然搭上了19世纪80年代的殖民地瓜分的末班车。但其对海外属地的投资和关注却相当有限。即便是在获得了菲律宾中北部的这一位面,德国本土与海外殖民地的贸易额,,而所有的海外投资中也只有2%是流向了殖民地区域。毕竟在欧洲封锁没有被撕开口子之前,任何对海外的大规模投资都是在削弱德国的战争爆发力;在人们普遍认为战争只会持续3到6个月的那段时期,集中全部力量于本土,并对敌一击致命,才是德国所应当选择的制胜途径。

不过现在。德国却是不存在任何有关海外殖民地“平时倒贴钱、战时靠不上”的顾虑了。这些地方必须被柏林牢牢掌握在手中,因为它们不仅能为宗主国提供亟需的各种原材料,同时也是解决金本位制下的理想货物倾销市场、更是德国对外战略的重要支点。清英已经打定主意,要在未来期间大力加强殖民地与德国本土的联系:也唯有如此,依托欧洲的德国才有成为堪比美国的超级大国的潜力。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海军假日的来临,大量德国官兵面临着复员再就业的压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无疑就是让他们去殖民地投资闯荡,以便让他们为国家开辟新的源源不断的财源。为此,清英准备在返回柏林之后就与首相霍尔维格等人商议,以便出台一系列鼓励人们去海外殖民地淘金的法令。同时。德国也将在各处殖民地设立总督府,并通过军队的暴力后盾将自己的法令推行到殖民地的各个区域:如此一来。德国方能对这些海外领土实现真正的控制。

对于德国在东欧所获得的领土,清英同样准备采用这一策略。相比于在人们印象中炎热干燥、蚊虫飞舞、毒瘴遍地的非洲不毛之地,东欧的膏腴和富庶却是早已闻名:特别是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乌克兰,更是令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垂涎三尺。如果德国能派遣军队稳定住这里的形势,同时将大量资本输出到这一地区的话,那么用不数年,乌克兰就将成为德国最主要的后方粮仓和补给基地。

正思量间,威廉港的身影已经近在眼前。码头上的箱装货物堆积如岳,巨大的机械吊臂横空如林。上百艘各型商船停泊在各自的泊位里,它们或装运物资、或卸载货品、或进行维护保养,竟没有一艘出现闲置的情况。船主在自己的商船旁边招聘水手,引得大量人头攒动聚集;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到处都是一番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可喜情形。

在另一个位面中,1914年7月28日对于德国而言无异于是一个宛若阴云覆压的凝重时刻:奥匈因斐迪南大公的遇刺而对塞尔维亚宣战,使得整个欧洲都陷入了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的紧张境地,这也为中欧帝国的轰然覆灭埋下了伏笔。而在日期相同的当前,德国却已经奋然击碎了悬在头顶二十年之久的达摩利斯之剑,迎来了仲裁世界中心欧洲的时代到来。看着已经完全恢复到战前的繁荣航运,清英心中不禁满是喜悦和骄傲之意:通过自己的作用,另一位面的历史早已被完全改写:接下来所迎接自己的,将是更加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变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