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飞熊(1 / 2)

加入书签

“废了!废了!哈哈哈哈哈……”

脑海中响起的大笑声颇为苍凉,那种难以言明的悲愤,以及那种彻骨的恨意撞得墨寒灵台一阵昏沉。

“荆轲到底怎么了?”柳下跖望着刚刚冲出血色剑光的方向,有些发愣。

墨寒恢复清明,眼中却还是带着一抹惊惶。

血色剑光出现的声势实在大得有些骇人,几乎让整个道界沸腾。而白色鳞片中的神秘灵魂居然也产生了那么大的反应,这事儿绝对不小!

况且,心坚如铁的荆轲居然发出了那样一声痛苦的大吼,很有可能是遇见了大麻烦!

“进去找他!”墨寒低喝一声,身体瞬间腾空而起。

颜靖见此,大袖一挥,金色流光如惊龙般冲天而起,将墨寒硬生生地卷回了地面。

“别冲动!”颜靖按住了墨寒的肩膀,沉声道:“一旦从秘地出来,就再也不能进去,否则会立刻灰飞烟灭!”

秦阳和柳下跖纷纷点头,这是净院大比的禁忌之一,他们来郢都武院之前都曾被严厉叮嘱。

一时间,四人心急如焚。秘地的诡异凶险从郢都武院创院流传至今,数万年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逆天的高手一去无回,尸骨不存。

荆轲,你一定得活着出来啊!

墨寒望着远处那片在夜幕中透着森森鬼气的古老宫殿,拳头攥的死紧。

春秋大陆西北部,姬城。

姬城在春秋大陆拥有极为超然的地位,原因很简单,其城中子民大多都是镇杀妖龙,赢得封神之战,建立大周朝的武王姬发后人。

因此,即便是一贯强硬,雄视大陆的秦国,对姬城也是颇为礼敬,甚至专门划出一片脱离其统治范围之外的区域,使之成为了一个极小的“国中之国”。

不仅如此,大陆七国每年还会派专人为姬城供给物资,用以维持姬城子民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关照到了极致。

姬城面积不大,与大陆七国国都相比,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城。城中建筑始终保留了大周朝的风格,历时十几万年都未曾有丝毫改变。远远望去,古意盎然,像是一块嵌在大地上的赤玉。

在姬城的最中央处,有一座漆黑的九层石塔。石塔看上去颇为精致,却闪烁着一种极为妖异的乌光,似乎只要看上一眼,灵魂就会被吸入其中一样。

石塔下方有一尊破损不堪的白色石像,这尊石像风化得极为厉害,除了人形的轮廓外,石像的面目和衣冠已经分辨不清。其上裂纹密布,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崩碎。

每个经过石塔的姬城子民,都会朝石像行九拜之礼,就连脚步匆匆的人也不例外。

“此像时不久矣。”一个中年人朝石像恭敬行礼后,叹了口气:“不如将之藏于塔中,可永垂不朽。”

中年人浓眉大眼,容貌颇为英武。他身着青衫,叹气的那一刻,竟有浓浓的书卷气,儒雅得如同一个中年儒生。

“这是它的使命,如果它自行崩碎,便代表着那人已经彻底消亡。”中年人身边的一个灰袍老者摇摇头,盯着石像道:“如此看来,那人已经油尽灯枯,或许再过个几年……”

“难以想象,时隔这么多年,他居然还未死。”中年人声音里竟然有一丝敬佩:“如此强大的灵魂,若是完全成长,恐怕……”

老者眸中闪过一丝厉芒,语气转冷,打断了他的话:“姬坤,不要忘了你的立场。”

中年人姬坤闭上了眼睛,伫立在石像前,久久不语。

老者见此,并未斥责,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若坐化,姬氏将由你带领,你不要自误。”

“继续掩盖真相吗?”姬坤并未睁眼,只是自嘲地笑笑。

老者正要张口说什么,突然,两人面前的石像开始剧烈颤抖,炽烈的白光自其中爆发而出,照彻无尽夜空。

“咔嚓,咔嚓……”

地面中突然窜出一片片与石像材质完全相同的白色石屑,在那刺目的白光中,竟然逐渐朝石像汇聚而去。

光芒散去的那一刻,姬坤和灰袍老者惊异的发现,原本几乎要崩碎的石像竟然回归了本来面目。

那是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威猛的年老道人。即便是石像,那双眼睛里也有摄人的光芒闪烁,释放出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吼!”

一声巨大的兽吼自石像中传出,震得整座姬城隐隐发颤。紧接着,一道流光自道人石像的天灵盖中冲出,飞上高天,化成了一道巨大的兽影。

那是一头巨大的白虎,身长数千丈,横行夜空,吼啸天地。其肋生双翼,翱翔于苍穹之上,有强大的威压弥散,几乎快要将天空压塌。

双翼白虎的出现,让整座姬城为之沸腾。城中子民齐望高天,被这种强大的威压震慑,久久不能言语。

“我曾在塔下盘坐六百年,竟从来都没有发觉这石像中有这头异兽之魂。”

石像前,灰袍老者一脸震惊地望着天空,喃喃自语。

姬坤眸中闪过了一抹诧异:“这是上古异兽,名为飞熊。此兽天生刚猛,暗合霸道,如果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

“太公的坐骑!”灰袍老者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几乎都要喊了出来:“太公离世前留下八字:飞熊出世,预言自现!”

像是在响应灰袍老者的话,天空之上的双翼白虎,不,应该称之为飞熊,张口吐出了一道刺目的金色光华。

光华炽烈浩荡,倒垂而下,如同九天金河一般璀璨夺目,刹那间将整片大地照了个通透。

那像是一道金色榜文,它横铺在高天之上,其上的大字像是一颗颗闪耀的恒星,刺目无比。

“这是……太公离世前所作的封神预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