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密洞下的幽冥(2 / 2)
唐天触摸了一下脚下的曼珠沙华,然后以手为铲子将一株曼珠沙华连根铲了出来,曼珠沙华被挖起的瞬间就枯萎了下去!唐天没有回答两人的提问,反而是问何忠要了一品血瓶。当血瓶中的鲜血再次滋润这株枯萎的曼珠沙华时,这株曼珠沙华立即像是充满了力量一样,再次挺立起来,发出了那让人感到妖异道恐惧的红色美丽。
看着两人带着风份惊讶,唐天才回答两人道:“彼岸花又被称做;无义草、龙爪花,白色的彼岸花被称为曼陀罗华,红色的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她们构成火红色的花径指引人们走向三途河的彼岸,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走吧!这里应该是我们中国通常所说的幽冥地府,也就是小日本挂在嘴边的灵界!我们去看看这个幽冥世界到底有什么玄机!”
唐天心中不断叹息着:想不到竟然又一次踏上了亡灵的幽冥地域,以前到过西方的,这次却来到了东方。
三人回头看了看慌忙跑出来,还一瘸一拐的老和尚,没理会这个和尚,三人立即隐去身形,老和尚刚出洞口就看见一阵霹雳闪光,然后三个不明生物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四下一片寂静老和尚吞了吞口水,远处传来一声声凄苦的悲喊,几点鬼火在忽明忽暗地闪着,大片妖异的彼岸花如同血色地毯一样让人毛骨悚然。
老和尚吃惊的看着眼前地一幕,终于最后恐惧让他暴露出自己;两张不知道是什么的符纸被他拿了出来,一股阴风吹袭下,两个雾朦朦的黑色影子被他放了出来。根据形状,一个应该是一个身穿盔甲的武士,另一个应该是一种犬科动物!
“阴阳师!”三个轮回者纷纷再心里想到,说来也是,阴阳师始祖修习的地方怎么会让外人来打理呢!老和尚似乎自言自语的说了些什么,接着根本不理会在不远处观察的三个轮回者,急忙向山上的某个地方跑去,轮回者们也落的清闲,跟着这个老和尚看他要干点什么。
一条歪曲的小路在彼岸花中格外显眼,但是由不想是黄泉路,如果唐天几个是学习道术的就会认识,那是**力者用法力直接开启的小道,它会指引来者去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地。远远吊着,跟着老和尚一点点向山上走去,同时唐天发现了一个疑问,这条小道怎么看着这么熟悉,好像就是现实世界中外面山道的翻版。
穿过山石琳琳的悬崖小路,走过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小河瀑布,在两颗竖立在小路的大树前,众人终于第一次看见了老和尚那两个式神的威力;两颗忽然袭击的古树,先是直接用树杈罩住了老和尚,但是很快,两道白色的刀光闪过,两颗大树瞬间便被斩断,那无数缠着老和尚的树杈也被爪影和刀光分解,老和尚也急速从树杈中挣脱了出来。
满脸都是暴虐的他随手点了一把奇异的火焰,两颗袭击人的大树立即像是爆燃了一样,迅速燃烧了起来,一阵莫名的哭泣身在火焰之中回荡,就像是夜鬼在哭一样。
众人更加小心的吊在后面,这个老和尚已经显示出了他的不一般,所以众人也越发小心起来。慢慢吊着身后,众人终于来到了一座阴气森森的废弃神殿,那种特别样式的红色门让人一下就想到了《真侍魂》女巫之类的游戏,那种特殊折叠符纸加绳索的绑法太刺眼了,石头、门、神殿、树木、这里的一切都似乎都用绳索绑上了。
远远望着,老和尚似乎直接从大殿门口走了进去,接着悄然返回,看似没有任何收获后,老和尚急忙向大殿后面跑了过去。
三人同时看了看也跟了上去,大殿后面的小道空间更为黑暗,可是渐渐出现了不应该有的路灯,一个个发着绿光的石灯整齐的排列在路边。而前面也传来老和尚上大声的咒骂声,还有各种打斗的声音。
唐天偷偷上前,看着老和尚再和两个石头雕成的夜叉打斗,这里的夜叉通常也就是日本人说的鬼。那两个全身雕刻着不知道什么咒文的夜叉雕像高达两三米,虽然全身是石头,但是每一次挥舞手掌,都可以看见地面被它们带起的灰尘,强大风压可见一般。
两个鬼似乎并不愿离开身后那座散发着阵阵安详气息的密殿,它们只是在老头控制的式神接近的时候,在忽然出击,一掌将接近的式神直接打散!
老和尚一边控制着自己的式神再次凝聚起来,当式神再次聚集在他的身边后时,老和尚大叫一声“不动明王火!”他挥手发出一记刚才的莫名火焰,向着一动不动的石像打去。
不动明王火,听着名字挺吓人,但是鬼石像随手就打散了老和尚射来的不动明王火,同时张开大嘴,一道诡异幽蓝的火焰从鬼石像口中喷出,忽然像火鞭一样扫来的诡异火焰让老和尚措手不及,眼看就要火焰烧身的时候,那头似狼的式神一个飞扑上前,侃侃挡住了火焰!几乎是瞬间,幽蓝的火焰就直接包裹住了那头狼一样的式神,而火焰似乎像是遇见燃料一样瞬间就点燃了式神成了一个大火球,而那个武士样的式神立即将老和尚拉到一边,躲避继续扫过来的诡异幽蓝火焰。
“烽………!”一道火焰从老和尚衣服中点燃,他赶快将衣服中的一张燃烧的式神符扔掉。拉开了距离后老和尚心痛的看了看自己被废掉的式神,满脸都是怨毒的向身后看了看后收回神色,然后回头大叫道:“你们要看到什么时候,还不快来帮忙,不然你们别想得到役小角遗留下来的般若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