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探听(2 / 2)

加入书签

“这算得什么苦。”大胡子不以为然道,“想当年我们跟着侯爷南征北战……”

“诶,此一时彼一时,”一个老兵对大胡子笑道:“头儿可不能以我们那时候来要求大公子。如今京里那些勋贵子弟,一个个都是娇生惯养的,这么比起来,我们大公子算是不错的了。这一路都没叫一声儿的苦,且待人还和气,没个架子,很有侯爷当年的风范呢。”

“这倒是,”大胡子点着头道:“少有人能跟大公子一样,便是对个下县衙役都是那么谦恭有礼。”又道,“对世子爷也是那么关心备至。明知道那些被人领走的孩子再不可能有冒领或误认的,还非要挨个去确认一遍。”

“正是!”福伯忙笑道:“我过来,正是想跟几位商量这件事的。我们都知道,那些孩子再不可能有弄错了的,可各位也该体谅着我们大公子的一片心才是。只是,大公子到底才十五岁,且自世子爷出事后,我们大公子就再没睡过一个好觉,如今体力不支,才撑不住睡下了。我想着,几位爷是不是辛苦一趟,分着跑一跑,替大公子把那几户人家都走一遍?”

“明知道不是,干嘛还要去走一趟?”一个老兵道。

“唉,”福伯叹着气,冲那人拱着手道:“只当是了结我们大公子的一个心愿吧。各位也知道,自我们世子爷失踪后,我们大公子就很是自责,总认为是他没能看护好世子爷。便是明知道那些孩子不是……唉,各位也帮着去查一查吧,好歹安了我们大公子的心。”又道,“若不是大公子这里没人伺候,原该我亲自去一个个看过的。”

那大胡子摇着头叹道:“难为大公子了。”又直言不讳道:“说起来,这明明是世子爷自己作死,竟甩了下人一个人溜出去。偏大公子心善,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得,看在大公子的份上,我们就辛苦一下,分头跑一趟吧。”

福伯那里千恩万谢地走了,大胡子便把手下的人分了几拨,派人去请了里正过来。

等着里正的时候,几人不免议论起侯府里的事来。

有人问着大胡子,“你常跟着侯爷回侯府去,可曾见过那个世子爷?”

“见过,”大胡子不屑道,“纸片儿似的一个小人儿,风吹吹就倒的模样,哪里有一点侯爷那英武的模样!偏还生着一副臭脾气,看谁不顺眼,非打即骂。那屋里的东西,不管值着金山银山,不顺心了,说砸就砸。偏府里从老太太起,一个个看在宫里的面子上,都不敢管严了他。”

一个老兵小声道:“我听说,大公子额头上的那道旧疤,就是世子爷拿东西砸的。听说那时候他才五六岁年纪。还听说,他砸破大公子的头后,还不许人去找大夫,非扣着大公子陪他玩。若不是后来宫里过意不去,赐下秘制的膏药,不定大公子那张漂亮的脸就得破相了!”

“哎呦,这算什么!”一个老兵道:“最恶劣的是,他养了条毒蛇,非叫大公子去摸。偏大公子摸了没事,他不信邪,就自己伸手去摸,却叫蛇给咬了。亏得他身边常年有太医伺候着,才及时捡回一条小命。可你们知道吗?事后他竟反口咬着大公子,说是大公子骗他去摸那蛇的。”

“叫我说,都是宫里给惯的!那位爷自小没了娘不假,可我们侯爷怎么说都是他亲爹,能虐待了他怎的?偏太后这也不让管着,那也不让管着,倒养得他小小年纪行事就那么乖张,没个顾忌。这不,生生自个儿作出事来了。唉,也难怪侯爷不敢声张。若是能及时找回来还好,若是找不回来,怕是我们这些人统统都要跟着吃瓜络呢。”

“亏得如今东宫病了,叫宫里一个个盯着那边,倒一时没人问起这位爷。不然,怕是这事儿再难瞒人的……”

且说大胡子领着人跟着里正出发去查访后,原该在睡觉的大公子便和福伯从二楼的客房里出来,在一楼的大堂里坐了下来。

他们才刚一坐下,那穿着身男人衣裳,却插着满头珠翠的老板娘便笑眯眯地迎了过来,一副自来熟的模样,问着大公子道:“可找到你亲戚家的孩子了?”

大公子的眼一闪,便知道怕是那个王衙役并不是个嘴严的。不过,只看着那个王衙役一路过来时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模样,他也猜到这位不可能是个会守口如瓶的。

大公子微笑着才刚要答话,就只见王衙役从旁边的鸭脚巷里拐了出来。见大公子坐在客栈的大堂里,他赶紧过来,很是谦恭地笑道:“小的过来晚了,在家里吃了个午饭。”又殷勤地问着大公子“可曾用饭”,然后便依着大公子的指示,只半个屁股沾着那板凳,在大公子的下首坐了。

没了王衙役的聒噪,大公子这才问着那老板娘:“听说那天抓人贩子时,老板娘也在场?可还记得那些人贩子长什么模样?”

“记得记得!”花掌柜过来,带着明显的夸张,将那天跟人贩子“大战八百回合”的事演绎了一遍。

在她的描述中,那些人贩子个个都是腰围三尺,身高八丈,抬手能举天,跺脚地都抖的狠角色。而便是这样的狠角色,在镇上百姓们的通力合作下,到底全给擒住了。

“不是说逃了一个吗?”大公子带着一脸好奇的模样问着花掌柜,“老板娘可还记得,逃走之人长什么样儿?”

于是,花掌柜再次把那逃走之人形容成个巨无霸的模样。

大公子和福伯失望地对着眼时,花掌柜则不着痕迹地和王朗也对了个眼。

接下来,大公子和福伯不停地找着镇民们套问那天的消息。只是,镇上的百姓们或是畏手缩脚地一问三不知,或是如那老板娘一般,将整个故事演绎得一阵天花乱坠,竟是把擒拿人贩子的经过,讲述得比天启帝组建义军驱逐鞑虏、开疆辟土建立大兴的过程都还要更为曲折艰辛……

这位自以为精明的大公子自是不知道,便是那些镇民们不曾因种种顾忌而对他们胡说八道,有王朗坐镇在这里,他们也再不可能听到一句实话的。

晚间,江承平回到自己的房里,不禁恨恨地骂了句:“愚民!”

福伯劝着他道:“小地方的人,没个见识也属常情。”又道,“倒是那个王衙役说的话,回头得再去县城问个清楚,若真是那样,不定世子爷已经……”

想着王衙役一时“多嘴”,提到那些人贩子交待过,曾把一些患病的孩子给“处理”掉的事,大公子的唇角忍不住往上翘了翘,道:“这样最好,我也不沾什么因果了。”

——他却是忘了,便是没有他之前的有心蛊惑,引着他弟弟江苇青离家出走,那人贩子也是他找着人招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