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 / 2)
第一百四十三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原来自从听说这件事时起,萧亚轩与宋问就想过,这件事是谁引起来的头。
肯定不是王迤,他们与王迤认识很久,虽然喜欢出一些昏招,可野心不大。因此想到了只有三个人,李裹儿与上官婉儿或者王迤那个美妾。
黛儿他们是放在最后一位的,毕竟她来到大洋洲很长时间,就是王迤也来到大洋洲接近三年了。只有李裹儿与上官婉儿来到大洋洲几个月,才发生了这件事。
如果是李裹儿,他们希望通过她对王画的感情,进行劝说。
于是萧亚轩见到李裹儿,劝说了一番,谁知道过了大半天李裹儿奇怪地问道:“你们为什么不让王皇称帝?”
在李裹儿心中也很奇怪。
大洋洲现在人口将近七百万,来年还有几十万教民,加上每年又有几十万人口出生,还有每年从其他地方得到的奴隶,以及开拓地所在地区“归顺”的百姓,有可能两年时间不到,就能逼近一千万人。
在十六国时,有的人手上还没有上百万的百姓,就开始称王立帝。况且大洋洲这么多人口,这些人口数量还呈猛烈的上升趋势。
来到大洋洲后,她也十分满意,比她想像的好,除了她所在的首府东方城外,还有其他十几个城市在逐一新建。并且城市规模也在扩大,虽然有些人种让她看起来很怪异,但田里耕种的,作坊里操作的,大街上行走的,唐朝人还占了一半。再说东方城气候也与长安很相似,四季分明,甚至风景更好看一点,有大山也有大河,还有大海。加上临近海边,空气还比长安更加让人多了一份清新感,也没有象钦州那样炎热。
现在她反而盼望着王画早一天离开那鬼朝廷,来到这里。
一句话问得萧亚轩哑口无言,敢情说了这么多,她没有听进去。
但是李裹儿这一问,让萧亚轩感到明显不是李裹儿首先提起这件事的,于是询问她,是谁先提起这个话题的。
李裹儿便回答道,是王画的父亲王迤向她说的,还征求过她的意见。
但肯定不是王迤想起来的,可萧亚轩不好问。
虽然他们所认的主人是王画,但王迤却是王画的父亲,就是萧亚轩与宋问劳苦功高,也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因此,与宋问作了一个假设。
如果是上官婉儿提出来的,还要好一点。
无论是她先想起来的,或者是她受到鼓动的,都能理解。拥立大功嘛,特别她这样经过数次宫变的女子,更会看重这一点。
虽然有违王画的意思,但总是为了王画着想的,也顺便为自己着想的。
可不会有野心,她现在大洋洲,除了王画能仗依外,其他的人不会买她的账。没有产生野心的源泉。
他们最害怕是最后一个人,虽然看起来象是不可能。在黛儿强行送到大洋洲,十分老实,当然她是王迤的小妾,四凤的母亲,也没有人敢慢怠。后来王迤来到大洋洲,在她的央请下,萧亚轩他们派了人暗中帮助了一下,找到她许多亲戚,然后接回了大洋洲。后来也主动替这些人安排了一些事做。
王画皱了一下眉头,这件事他也才听说的。不过这都是小事,所以萧亚轩他们没有汇报。
现在粗放制式的管理,大权还是集中在宋问与萧亚轩手中,也不是他们手中有多少大权,而是王画给予了他们这个权利,一切还得听王画的调动安排。因此,现在管理模式,还是等于大部分是家臣制式的管理。只不过与唐朝其他殖民地不同,多了一些朦胧的民主色彩。
也可以说宋问与萧亚轩有很大权利,也可以说是没有,就看王画给不给了。
可一旦立帝,有了帝制就有了各种官职,但王画不在大洋洲,这个权利便拢在王迤这个“太上皇”手中。
可是王迤自己见识也好,智慧也罢,十分不足。那么有可能会受黛儿的鼓动,让她各个亲戚担任要职,宋问与萧亚轩已经被驾空。那么有可能大洋洲会被这个别有用心的女人夺下来。
所以萧亚轩找了一个借口,说是到美洲大陆去一趟,实际上悄悄来到灵州。现在不知道啊,这个女人手上控制了多少人。毕竟还是有许多人有野心的。
听到萧亚轩的话,王画也不敢肯定,他叹息一声说道:“那么她也未必如愿以偿。”
就是她有野心了,也未必会得逞。
因为就是勾心斗角,无论这个女人有什么想法,她也不会是上官婉儿的对手。
鼓动父亲,拥立自己为帝,也许上官婉儿会支持。可是将宋问与萧亚轩逼得如此困窘,恐怕她现在也在思索做得对与不对。短时间想不出来,也许在挑唆之下,反而认为宋问与萧亚轩有其他的想法。但一旦看到黛儿的苗头,她就会清醒过来。就是牵制也会将黛儿牵制一段时间。
立即派人将朱仝喊来。
不是犯愁百姓不好撤离吗?
现在是做出决定的时候,那些部族迁移,那些部族留下。这些部族不但是百姓,还有子弟在血营里面。
出了这件事,可以公开用这个做借口,先将军队撤出西北,到达大洋洲。因此让朱仝再次一次细致的调查。但士兵撤走了,部族也要想办法转移。
朱仝一会儿过来,他说道:“正好我也有一件事,要向你禀报。我得到消息,听说吐蕃这一次向南入侵,掳获了大量百姓与财产,还有粮食。不过死了不少战士。”
王画愣了一下,向南也就是天竺诸国。不过随着他眼睛一亮,与朱仝相视一笑。
这一次南侵,恐怕吐蕃人自己也不情愿,毕竟天竺炎热的气候,对他们不适应。但之所以这样做,一是需要大捷鼓舞士兵与百姓,二确实他们穷了。吐蕃人以战养战,胜战士士气更高。一旦败了,财政物资都吃不消。况且失去了积石山与大非川两个重要的地区。
这是一次机会,如果吐蕃困窘如此,现在西北还有大量的粮食,以及布匹,可以买通他们,让他们让出道路放行。
朱仝看到王画眼睛亮了起来,知道王画想到其中奥妙了。于是说道:“我已经派了人与他们谈一谈。”
“未必能谈好,等会我写一封信给哥舒翰与郭虔瓘吧。”
吐蕃也有人才,必须做好两手打算。
两个都是聪明人,没有多说,朱仝就立即离开了。大洋洲是王画的根本,不能出现差何差池。
因此,朱仝立即做了一些普查,结果让王画很是头痛,虽然有一些部族经过规劝留了下来,但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部族,经过反复考虑后,反而加入了迁移的大军。
要求走的人非但没有少起来,反而似有了多起来的趋势。
就是吐蕃人答应,这么多人走,也是不可能的。
但朱仝先办了另一件事,必挑出了三千士兵。这件事耽搁不得。
王画向朝廷禀明了理由,然后让萧亚轩带走。
不但让他带走三千军队,还让李红、王涵以及李雪君一道离开。
带军队,是害怕真如萧亚轩所说,被黛儿暗中经营,有了一些力量。李红她们离开,是害怕萧亚轩镇不住场子,如果李裹儿继续被他们鼓动下去,就是有军队,到时候也很难处理。因此,连李雪君都被一道安排前去了。这是加重砝码的。
同时又写了几封信,斥责陆二狗、上官婉儿以及其他一干人等。
但这三千军队不仅是镇场子的,而且严查是谁开起的这个头。在上官婉儿离开时,王画写了一封信,让萧亚轩他们指导着,让上官婉儿学着处理一些事务。事实做得也不赖,如果不是出了这档子事。
可如果是上官婉儿开的头,立即将她手中的权利收回来。
但如果是黛儿开的头,那么不好意思了,立即将她软禁起来,所有的亲戚,从哪儿来,送返到哪儿去。
朝廷听说此事,也感到愕然,当然不泛幸灾乐祸的人。于是这几千人的离开,一路绿灯灯高高挂起,没有一个人阻拦。
可随着朝廷也发生了一件难堪的事。
现在朝廷用了韦安石、郭元振、窦怀贞、李日知、张说为相,太平公主依然很不满足,打算让崔湜再次为相。崔湜很精明,对太平公主说道:“陆象先一向清心寡欲,言辞议论高妙玄远,时人推崇。如果陆象先不作相,我也不敢作这个宰相。”
太平公主无奈,只好请求李旦让俩人一道为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