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涉尘宝衣(1 / 2)
贾兰回神,面上越发难测,此乃师伯所授秘技:“全无头绪时只端然肃穆若成竹在胸,熬得对方先开口,就已占了上风。”相比之下,可见方才那魔道人实在未曾遇过名师,可叹可叹。
果然那领头的一个又拜了拜才开口道:“早在上回大王夜宿乌龙禅院时小的几个便觉察大王身藏紫芒;‘紫芒宿身,妖帝落尘’。只大王掩藏极妙,小的们虽一心想追随大王,只怕贸然行事了坏了大王的大事,才一直暗中跟随。偏大王人间几处居所,都非我等能随意出入之地。今日见大王忽然外出至此,又遇那道人无礼,小的们再无袖手旁观之理,方未得王令便出手料理了些许魔障渣滓,还望大王恕过小的们唐突。”
贾兰心念电转,漠然道:“在下前尘尽忘,方才有劳各位,请了。”说完就欲顾自离去。
那几个妖哪里肯,忙膝行几步,又叩首道:“我等邙山九妖誓愿追随大王,还望大王收留!”
贾兰一听,心里如同百八十只青蛙乱跳,“妖?这些都是妖精?这真是……”十分想冲上去摸摸看,到底这是何物什。一时不知该如何说话,扫了那几个一眼,出来一句:“只见着八个。”
那为首的又叩头道:“禀大王知晓,因此前九霄云动灵宝现世,我等便四处寻迹,与人起了些争执,老九未设防让一僧一道给封禁在了某处,是以未能现身。”
贾兰便问:“到底在何处,你们也不知晓?”
几个妖相顾无言,面上都有几分凄惶之意,贾兰看了心里见怪“这妖怪看着倒很有几分义气”。耳听得那妖说道:“我等无能,尚未探知出个所在。”
贾兰神使鬼差地来了一句:“若往后要我出手时,只管来寻我。”
众妖皆大喜,一个个磕头不止,贾兰赶紧拦着。不免又说起要追随他的事来,贾兰挠头:“我并无虚言,妖啊魔啊的事我竟是分毫不知的。说前尘尽忘,也不是虚言哄你们。你们看我如今样子,不过是个小小孩儿罢了,你们这么一群跟了我做什么。且你们方才也说了,我寻常身处之地,你们也不便出入的,那又何言跟随?”
一小妖忽道:“若能得几身涉尘宝衣,咱们也换个人形,自然就能随侍大王左右了。”
贾兰问得明白,咧嘴道:“一群妖整日介背着个尸首跟着我?”打个寒战,“想想都够了。”
小妖还待说话,被边上几个为拉住了。贾兰同他们别过,回到书院里寻祝先生说了一声,就赶着往家去了。墨延松得了消息笑道:“怕是看那书上写的给吓着了。”
贾兰到了府里,先见过贾政,就直往园子里寻李纨去。李纨见他回来,便道:“这回不先寻你姑姑们去了?”贾兰却上前扯了李纨袖子,低了声道:“娘,我有要紧事同你说。”
李纨便把他领到自己屋里,又让素云碧月外头守着,这才问他:“你又惹上了什么?”
贾兰便忙把方才的事儿说了,李纨赶紧把他拉到近前,细看他神色,却是担心他小小年纪遭了这样可怖的事,恐怕要噩梦几日咧。实在是生儿养儿未必知儿,贾兰哪里知道什么是怕?他正愁的:“娘,这下可好,我连个让先生骂的‘志’都没了!说了要降妖除魔的,结果这妖都寻上门来要投靠我!”
李纨失笑:“我一早同你说过,你修炼突破时目有异相,千万想着遮掩,怎么还如此大意?你身集龙衣虎灵,又龙虎合丹,在妖里排排班辈,可不是高?!”
贾兰又看李纨,李纨问他:“还有什么?”
贾兰便问:“上回娘还说过想要个妖精呢。要说,这世上还真不晓得能寻出什么来是娘你想要的,如今好容易我得了几个娘想要的妖,说不得该献上两个才算我有孝心了。”
李纨大乐:“胡话!”这话却牵起她一通想儿来——眼看贾兰的样子,要想让他离那些妖人远些儿只怕是难;只是妖性难定,他们更不知何为人世道义,真留在贾兰身边,往后就难得清静了。心生一计,便道:“他们要涉尘宝衣?”
贾兰拧了眉点头:“我一开始还当是什么法宝,却原来是新鲜尸首。太恶心了些,我也不要这样一群‘妖负尸’跟着。”
李纨点点头:“嗯,只是你若真想他们跟从,以妖身怕是难。我倒有个法子,却不知你乐不乐意了。”
贾兰要问,李纨便把锁灵傀的话掐头去尾讲了,却没说白了“傀儡”这个事,只说有道人能作“草木修身”,也可驻灵,与常人无异。贾兰乐得抓耳挠腮,只缠着李纨这个那个问个不休。李纨止了他道:“你同他们说了,若你们‘主仆’都乐意如此,你捡一日晚间就带了他们一总儿用了‘瞬归符’往咱们城外那花园子去。我这里自会请了人去安置他们。”
贾兰一行乐,一行道:“娘,说什么‘主仆’。他们直跪着管我叫‘大王’。我说换个叫法,他们便换作‘爷爷’。实在是……”
李纨听得笑倒。又问起往那深山里去的因由,才知道还是因要立志的事。才长叹道:“那日你姑姑们都在,有些话我也不好细说。再一个,唉,实在这人世间太多事都不过是一念一理,但凡你能说出个一的,就另有人能说出个二。这停留在‘思’与‘想’上的,都是空功夫,白费。
要我说来,你只不要管这些,先就这眼前你能做喜欢做的事情做去。人呐,是变不成别人的。你的性子,要你一路学人奋发精进求个功成名就,怕是难。所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凡是曲心造作,心里觉着做起来‘费力’的事情,必然做不长远。只有发乎本心本性的,才能勤不知倦。
外头所言‘正道该当’都是虚的假的,你所从事之事是否‘正行’,唯一该问者便是你的‘心’。这心不是一堆旁人告诉你的‘应该与否’,而是你从事此事时心里的‘真知实感’。是费力忍耐、焦躁隐怒,还是自在活泼、生机流动。都是实打实的,没有假可作。”
贾兰听了深有所悟,呆坐了良久,长出了口气道:“娘,这样话,为何你不同姑姑们说?”
李纨摇头道:“这样话只你听还罢了。若有另一人听了,早晚传了出去,却是与世上正说大大相悖。难免惹了口舌,又何必多事。”
贾兰道:“怎么明明是对而有用的话,反不能说了?”
李纨一笑:“你先生若听了又要说你不爱用自己脑子了。我且问你,你常日里同人相处,到底是同什么相处呢?”
贾兰不解:“自然就是那么个人罢了……还能有什么……”
李纨又摇头:“实则,多长时候,我们所谓相处,不过是一团念头同另一团念头在相处罢了。人有个什么?身子不过是装载这些东西的。如此,外边正道,说的是仁义礼智信,一百单八条君子该当何为。多少人,他脑子里的那团念头是以此为基的,并未问过真假,却要以此来论是非。你若把那‘只问心’的话说出来,不是同那些既成的念头间起了大不同大冲突?
念头若被旁人证非,它还能存身何处?都成云烟散了。为此,自然要同你相争相斗,最好挑出你多少不确处,证他仍是正道,才能保全了自身。就算你想罢手,因关乎生死存亡,你只说出口便已是生死之争了,决不容你退却的,是为‘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以我方才说,口舌言语之争大可不必,总是莫衷一是,徒耗心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