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君臣协命(1 / 2)

加入书签

“也罢,如此命在一弦的危急关头,何五本欲急催方先生你们速速离去逃命为要,然此刻恰逢生离死别之际,黄家祖上受高人指点造好这幢玄奇精奥的五层罗盘大院近300年来,一旦施行生禁,便从未有人能逃出这炼狱……”寄命于何巧儿的何五一声长叹,“我何氏为黄家八代卖命,到头却反受如此罹难,这等血海深仇,何家已与黄家不共戴天!我何家因祖传手艺而遭尽天谴、人丁单薄,传到我这一代便只有我爱女巧儿一脉,何五的天劫命数既能赶上千古难逢的‘叠命眢’和‘孽鸾媒煞’而再世于人前,便一定要将我何家天大的冤屈公之于世!如此一来,纵然黄二黄三爷两老贼能逃过法律惩罚,也逃不过老天的眼睛!方先生,只要你们能逃出去只要你们能平安地逃出去,何五的大仇便能自行得报上天自会惩罚黄家!”

我一丝苦笑,我要从他身上得知这一切的前因后果以化解劫难,他却要靠我们才能报仇雪恨,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无论何时何地都存在着。我一看时间,当即道:“那么,何老前辈,咱们快言快语,究竟黄家造好这幢怪异的罗盘大院有着什么目的、仅仅便是用来杀人?他黄家的天机绝密蜡殍又是什么东西,你把这一切都告诉我,方隐或者便能从中觅得一线生机,若能活着出去,也好将这一段人寰奇遇公之于众,何老前辈一门与黄家的世代恩怨也好一一化解!”

“黄家受高人指点而修造这幢五层罗盘大院,抵御侵犯和官匪作乱固然是一个目的,却不是主旨,真正的目的便正是为了我何家的祖传手艺蜡殍,这个词儿对世人来说太过陌生,但我若说出另一个词儿,方先生一介玄门中人定然知晓人干!”

听到这里,我浑身一个机灵。便也听旁边赵副县长四人一片惊呼:“人、人、人干?”

人干。原来他何家的那门家传手艺便是制作人干!

制作人干在我国自古有之,《吕氏春秋》及《战国策》等古籍均有记载,战国时代楚荆之地便有皋陶氏人能使“人死三载而不腐”,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尸体防腐技术了,便是以山间松脂、特有的泥土及一些香料混合,塑遍尸体全身,再以风吹干。便是“人干”,材料和手艺越好,则这具“人干”便能在世上存放的时间越长。制作人干的工匠也被称为“皋人”。但我国这项稀有而罕见的尸体防腐手段却远非古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二者有着极大的区别。制作木乃伊乃是要将尸体内脏掏空,里面塞满防腐材料,然后尸身会被特制的布料层层封裹。这等尸体防腐手段确实能保持尸体几千年而不腐。但我国古代人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并且常常附会到人体自身,认为自己的身体哪怕是一毫一发都有其天地意义,人的身体尤其是内脏便是按《周易》精髓而排布的一个小宇宙,尤其是古人对“来生转世”也深信不疑,一个没有内脏的尸体会有来生么?因而我国古代便有一支“皋人”工匠师在承传“天人合一”的悟修而制作干尸时便绝不会将尸体的内脏掏去,这便是制作“人干”与木乃伊的最大区别,人死之后。人的内脏极易腐坏。内脏腐水一出便连动尸体表面腐化,从这一点来说。我国古人远比古埃及人更能精通复杂的尸体防腐技术。却正是因为制作人干不掏去内脏,因而人干的存放时间比不上木乃伊。古埃及出土过三千年不腐的木乃伊,我国的人干制作技术最长也只能保持尸体百年不化。但好好一比,木乃伊已被掏空了身子,丑陋无比,人干却俨然是完整而栩栩如生的一具活人,便也足以叹服我国古人的智慧了。

制作人干与木乃伊的另一个区别便是双方的目的。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乃是使尸体在埋葬之后千年不腐,但我国古人制作人干却不是为了下葬,而是摆在堂前,供子孙奠基参拜景仰!死了人,第一要务便是要下土安葬,但在历史上,却总有一些豪富人家舍不得下土埋葬,便请皋人将至亲之尸制作成人干,逢节日祭辰而摆放于堂前供子孙祭拜,皋人的手艺越好、制作的人干越是栩栩如生,得到的工钱报酬便越高,这便是制作人干这一门手艺能在历史上悄然承传的一个根底。也正是因为“人干”非是用来下葬,因而在考古中极少发现这类出土文物,这门技术也鲜见于史家典籍,仅仅在玄门道宗中秘密流传。

后来,大约在唐代盛世之时,人干制作工艺逐渐流传到道家及玄门各宗,道家麻衣一派承传此法最为得力,他们发展出了“凝尸浸池”的手艺,配合道家炼丹之术给尸体上蜡,这种蜡乃是以至阳之山位上的至阳之松凝结上百年千载的松脂制成,熬成液体之后,将尸体开膛破读肚而浸之,浸过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尸体内脏早已凝固,再以丹液封尸,反复上蜡,如此一来首先解决了尸体的防腐时间,唐朝以前,一具人干最多能保存三到五年的时间,在这之后,尸体的防腐时间十年、五十年节节提升。另外,麻衣道派的这种工艺更是完美解决了人干的面相塌陷风干之状,使得人干无论身形及面部都与活人惟妙惟肖。原始的人干制作方法因为要风干尸体,纵然给尸体做过各种防腐处理,尸体的面部也会屈陷泛黑,直到完全呈现出一副干尸之状。大富人家之所以能给皋人更多的报酬,首先取决的便是人干的面部完好度和相似度,经过麻衣道派如此工艺创新,一具人干的面部完好度和鲜活质量飞跃提升,据《李唐通玄》载,一具保存完好的人干置放于堂前,“来者尽拜,浑不知彼非活物焉”。

然而,制作人干的技术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却逐渐失传,随着五代十国期间的战乱更替及世间浮华之风的湮灭,务实催耕的民风在战乱之后兴盛。且五代十国期间的君主大多信奉佛教。对这种存放活人尸体于世而不下葬的手艺大多反对,士大夫家族自然不敢违抗,皋人们失去了官宦富人的经济来源主体而终至四处流散,这门手艺濒临失传。到了宋朝,情况尤未好转,宋朝的程朱理学从一方面也禁锢了这种制作人干的原始思想。制作人干的本来目的便是供富豪氏族参拜祖先而非下葬,从某方面来说无异于一件传家文物宝藏。政府和世风越是反对,这种东西便越是值钱,一具保存完好、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人干在宋代中期竟能被炒到上千两的银子!

制作人干的技术便正是在宋末明初之时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主旨和思想,因为物欲与金钱财富的刺激,从而走向了与历史及天道人伦的对抗面。保存完好、栩栩如生的人干便也从此失去了其本身的存在目的供后人参拜景仰,完全成为了一件交易倒手的文物。成为了爱好奇特收藏的官宦富人密室中的收藏品。随着郑和七次下西洋,东南亚及西洋诸国与明朝的来往愈加密切,我国的人干制作也传到了国外,外国人绝不会管它本是一件祭祀用品,他们只会爱好人干完美的收藏价值及栩栩如生的防腐工艺……也正是在此时,“人干”便鲜见于各类玄学典籍,须知,金钱和物欲乃是玄门思想中的一大摈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