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帝王对弈(1 / 2)

加入书签

郭笙见状,也走了过来,三个人抱作一团。

是夜,郭府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看着这位显赫一时的、曾经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一句话所有人都要暗自掂量一下的相爷,此刻却安静的躺在床上,所有人的心目中都是无言的滋味。

然而最糟糕的还是:凶手逃了。

作为长子,郭钺曾有过抓不到凶手就不让郭望之下葬的念头,但他也知道这希望十分渺茫,在族中长辈的劝说下,也只得作罢了。

由于郭望之早前中了风,家中早已派人为他备好了棺木,以备不时之需。

郭钺抱着父亲的遗体,艰难的问郭葭:“阿姐,那半支断箭,要不要取出来?”

郭葭还没说话,郭笙率先哭着摇头:“不、不要!爹爹会痛的!”

郭葭叹气:“不要取的好!”

于是在深沉的夜色中,在郭氏长辈们的见证之下,郭望之被家丁们移到了沉香木制作的棺材之中,设了灵堂,供四方前来的朋友们吊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前来吊唁的人逐渐减少,毕竟郭府如今已是落魄不堪,再者,郭望之生前又是被圣上罢黜之人,要是自己惹得那位不快,因此断了仕途,可就得不偿失了。因此没有多少人愿意再来趟这趟浑水,而那些来了的,极少数是郭望之的至交好友,大多是瞧在郭氏其他人的面子上,前来讨一个好的。

郭氏三姐弟对此并没有怨言,无论来者是谁,他们均虔诚的一一行礼,作为对前来吊唁之人的感谢。

永宁城内一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护城河内河水暴涨,街道上也是水流如注,找不到一块干燥的地方。

而相隔不远的宁国公府,更是一片戚戚然,甚至半夜里也能听见妇人的嚎啕大哭之声。

整个永宁城里一片愁云惨淡,圣上体恤宁国公,不但免了他的早朝。命人彻查此事。为宁国公府送去了许多物事,更特许将宁国公的二公子葬入皇陵,许以郡王规格以厚葬之。

而与之比起来。郭望之这一头就显得极为冷清了。皇帝似乎是刻意遗忘了郭望之——这位他曾经十分器重的肱骨之臣。

虽然如此,梁王卫澜却“顶风作案”,命人送了一份礼物过来,以表他对昔日朝廷栋梁的一片崇敬之情。

得知此事的某些人们纷纷感慨:梁王虽然得圣上厚爱。可也不能如此任性行事,只怕会惹得皇帝不快。令皇恩蒙尘啊!

可是也有一些聪明的人从中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如这些人所想,梁王此举,乃圣上授意……

早在郭望之被刺杀、宁国公府失火的次日,梁王搁下手头的其他事。一大早便进了宫。

那时宁国公府的惨祸刚发生不久,宁国公连夜进宫,跪在皇帝寝宫外头大哭嚎啕。请求皇上下令严查此事,皇帝半夜从妃子的床上爬起来。安慰痛哭流涕的宁国公直到凌晨,才勉强稳住了宁国公的情绪。

梁王进宫之时,恰逢皇帝的一腔郁闷无处发泄,却又被扰得无法安睡。皇帝一见着梁王,便如见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立马抛掉前朝堆积如山的奏折,拉着梁王去后花园下棋去了。

梁王琴技不俗,但比之皇帝,却始终要差着一点。

皇帝一连胜了三盘,心里一高兴,脸上的阴郁也随着散开了,身旁的李公公也是个会看颜色的,他趁着皇帝心情好,讨喜的说了几句奉承话,哄得皇帝喜笑颜开,一句话便赏了他许多好东西。

梁王开了新棋,他执白子,叫皇帝先走。

皇帝呵呵一笑:“你的琴技没有朕好,反倒要朕先走一步,澜弟就这么自信?”

梁王笑言:“出其不意,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呢!”

皇帝哈哈大笑:“朕就欣赏你这点!唉!可惜太子总是太过循规蹈矩了一点啊……”

梁王仿佛听不见他的言外之意,他顺着皇帝的话说道:“循规蹈矩,依圣人言行事,总是好的。太子行事总是细致,在民间声望也很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