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襄阳之变(1 / 2)
***
秦牧大举祭奠崇祯,更在讨贼檄文上疾声大呼什么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抢占道义的制高点,但这些光说不练可不行。
虽然兵部尚书史可法就这么干,不但发布了讨贼檄文,连誓师大会都隆而生之搞过了,结果过江后立即窝在浦口练兵。
不过秦牧非常清楚,咱们不能和史可法比,人家东林党掌握着舆论导向,人家说这是勤王,那就是勤王,况且人家史尚书好歹过江了,咱们怎么着也得过江吧。
秦牧本来就有意把总参搬到武昌去,湖广江西的威胁都来自北方,自己带着总参坐镇武昌一线,一来可以安定民心,“天子守国门”嘛!
二来有利于就近指挥战事,再者武昌离九江比较近,也有利于与九江的协调,或者说有利于控制九江也行。
不是秦牧信不过蒙轲,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留个心眼总不会错。
秦牧北镇武昌,除了总参和总监察部要随同北上外,三位政务辅官诸葛敏、李源、杨慎也必须跟随北上,现在赣南与湖南都比较稳定;江汉平源占领的时间较晚,江西方面也是北部需要加大控制力度,“三内阁”随同北上武昌,也有利于两地的政务处理。
军队安排方面,长沙留刘猛率一万五千人马驻守。
秦牧率宁远、苏谨一万五千步骑,对外号称五万,浩浩荡荡地北上“讨贼”。
这样一来,加上凌战驻守荆州一万人马,马永贞在武昌的三万五千人马,湖广方面驻防长江一线的兵力将达到六万。
而九江方面,蒙轲同样有三万陆军,五千水师。
秦牧手下十五万大军。总计就有九万五千压在了长江沿线,只不过现在他水师还不成气候,更多的是充当摆渡和输送后勤供给的角色。
刘伯全已经派人从沿海物色来二十多个造舰工匠,并组织起本地数百工匠,正在岳州开建战舰,此事已经划归总装备部管理,快的话,大半年应该就能造出一批象样的战舰了。
北去的船上,秦牧与司马安、何亮等人围在桌边,几个作战参谋将画好势力分布图铺了开来。
从这张势力分布图可看出。辽西、辽东由满清控制,号称拥兵三十万,但根据情报确认,目前满清只有318个牛录的军事编制,每个牛录实际人数在200人上下,甚至有些不足200人。
照此算来,满清八旗实际只有不到七万兵力。不过都是精锐。
加上依附满清的蒙古也按八旗军制共编有120个牛录左右,每个牛录实际人数约为170人,由此合计八旗蒙古总兵力大概在两万到两万五千人之间。
另外还有汉军八旗。有157个牛录,总人数大概在两万到三万之间。
这样算来,满清总兵力在十二万左右。
下来是占据山海关一带的吴三桂,兵力四万左右。同样比较精锐。
李自成的大顺军目前已经控制了陇右、河西走廊、河套、关中、汉中、山西、山东、河北、以及河南大部分地区。
南面的界线大至是西起南阳,向东是经信阳、亳州,宿迁划了条不规则的曲线,这条曲线以北基本都已经被大顺军控制。
李自成号称拥兵百万。但真正可战之兵估计也就三十万左右,并且这三十万可战之兵还很比较分散。
张献忠则控制了东到巫峡的四川大部分地区,兵力号称有五十万。稍有战力的估计在十五万左右。
大明南方的残余势力则很复杂,左良玉控制襄阳一带,号称拥兵二十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