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1 / 2)
- 集合逻辑思维战,心理战,和高推理战,慢慢解开团团迷雾.本书已被17k灵异频道独家买断,请未经授权的网站不要进行转载。
(本书全球正式独家发布权属于17k中文网,欢迎大家支持正版。)——中国是个十分重视传统的国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皆由五千年的历史所影响,而中国人又历来重视夫妻之间的感情和法规,传承了几千年的时间,所以有了“七出三不去”的规则。
而“七出”一词真正出现的时间,则是在唐代以后,一般又称之为“七弃”,弃则是抛弃结发妻子。
1、 没有生儿子。2、**。3、不能讨公婆的欢喜。4、搬弄是非。5、偷东西。6、嫉妒。7、得了恶疾。
前六条望文生义,十分容易理解,而最后一条“恶疾”则有些不明了,其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盛”,是指不能一起参与祭祀,在传统中国,参与祖先祭祀是每个家族成员重要的职责,因此妻有恶疾所造成夫家的不便虽然必定不只是祭祀,但仍以此为主要的理由。
但祖先们还是有先见之明,为以防有小人利用“七出”休妻,又订下了“三不去”的规则。
三不去是对七出的限制,一是有所取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第一是指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是无家可归。二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三是结婚时贫穷,后来富贵的。有了三不去,就不能考虑七出,是不能休的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总会有小人利用这些条目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下的这个故事,便是例子。
炎热的夏天干燥了半个月,始终都未曾下过半滴雨水,村口的古栗子树俨然成为了最好的遮阴工具,树下放置了七八条板凳,茂盛的树叶形成一片绿海,将树荫下的板凳罩在其中。
村里的男**多都下地做农活去了,有了些年纪的孩子们也在村子东头的学堂里欢声吟诵,坐在栗了树下板凳上的都是村子里的妇女,手中各自拿着蒲扇,希望能让自己身体周围变得更凉爽一些,可是吹来的却是阵阵暖风,额头的汗水不住地滴落到泥土中,没多会又干涩了。
“哟,昌文家的也在啊,你可是难得走出家门的呢。”
从树荫外的热Lang中走进来一个打着蒲扇的中年女子,一边用袖角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笑着说道。
“这家里实在太热了,昌文又在学堂教书,我一个人呆在家里也没意义,所以出来跟大伙聊聊天。”
坐在板凳上的的一名年轻妇人挪了挪身子,让出一些空隙来,示意那刚来的中年女子坐在她身边。
“楚惠,平时你可真是很少出家门呢,虽然你嫁过来没多长时间,但也该跟村里人多熟悉熟悉啊,老这样躲在家里像个大姑娘可不是个事儿哦。”
那中年妇女提着大屁股坐了下来,俨然叫楚惠的年轻女人让出的那点空隙完全不够。
“杜嫂,我不是想跟大家疏远,我是怕大家不肯接受我这个外村人,所以不敢出来。今天要不是李家二姨来叫我,我都不敢出来的,你就不要取笑我了。”
叫楚惠的年轻女人用蒲扇在旁边的胖妇女杜嫂大腿上轻轻拍了几下。
“你瞧你,这说话和动作都跟没出嫁的姑娘似的,得赶紧改改了。对了,你跟昌文先生成亲有一段时间了,怎么晚上也没听见有什么动静?”
杜嫂忽然用异样的眼光,神神秘秘地轻声在楚惠的耳边说道。
顿时坐在周围的妇女们全都将头转了过来,像是有什么大秘密要被挖掘出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望眼欲穿地等着困窘的楚惠说出最后答案。
楚惠脸上立时红烫起来,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其实村里的女人私底下经常谈论这些夫妻房事的话题,只是楚惠才刚嫁到这村子里没多久,而且跟村里的女人们也不太熟悉,极少与他们来往。这种话题对于刚成亲不久的楚惠来说,还是有些羞于启齿的。
日落西山,坐在栗子树下的女人们也各自回家做饭去了,楚惠亦不例外。楚惠的丈夫是五里八乡小有名气的教书先生,各家各族都对楚惠一家礼敬有嘉。楚惠原先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因家中遭了便故,这才早早地嫁给了现在的丈夫于昌文,好在丈夫也是个知书达礼的人,对楚惠也是十分的好,两夫妻自成亲以来,一直是相敬如宾。
“楚姨,昌文叔还没有回来么?”
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努力跨过那高木门槛,冲着屋内的楚惠大声喊道。
“是小树啊,你昌文叔还没回来呢,今天还是想来叫你昌文叔教你识字吗?”
楚惠抬头看了一眼来人,发现是经常到自己家来的男孩小树,微微一笑,答道。
“可惜昌文叔老是说我年纪太小,等我再长大一些才能教我。楚姨,你原先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一定知文识字的,要不楚姨你教教我吧。楚姨,好吗?”
叫小树的男孩子用祈求的眼神仰望着坐在凳子上的楚惠。
“好吧,不过以后不要再说楚姨是什么千金小姐了哦,楚姨现在嫁给了你昌文叔,那就是他的老婆,知道吗?要是再说楚姨是什么千金小姐,楚姨就不教你识字了。”
楚惠旋即一想,反正自己闲坐在家里也是无事,教小树识字又有何妨。
天色渐黑,楚惠的丈夫还是没有回来,桌上的饭菜已经凉了很久。坐在楚惠腿上的小树这时也哈欠连连,楚惠自己也倦意浓浓,油灯的灯芯已经快要烧完了,楚惠拍了拍小树的肩膀,示意他先回家去,明天再继续教他识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