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第257章 大灾之后有大治(1 / 2)

加入书签

在陈生看来,绥德卫有些排外了。

像是师父这样的人物,在朝廷哪里,也是县令这样的高位。

结果到了绥德卫,却成了一个教书育人的夫子,过得好些的,也最多在司局里,担任一些简单的职务。

要想重新走上更高的位置,条件非常苛刻,这让曾经逃难在西北的官员,不知道走了多少。

以陈德生为例,除非自己当上七品大员的知县,他老人家的生活才会有改变。

其实绥德卫这样做一切都是有苦衷的。

这些书香门第出身的官员,往往都是盘根错节,人脉繁多,如果让他们直接加入绥德卫,那么很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吸取绥德卫的养分,让自己成长起来,这是绥德卫非常不愿意看见的。

而且这些贵族老爷,或多或少的都有不少陋习,如果让他们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难免会带坏绥德卫的高层,所以他们留在绥德卫可以,没有人阻拦。

他们要想向高处走,就要经过层层考验。

首先要个人职业素养过关,接下来便是时间的考验了。

李栋知人善任不假,但是那更多的体现在军事上,他本身就是一等一的高手,所以这个人懂不懂兵法,武功怎么样,性格怎么样,聊两句,看两眼就差不多能看出来。

但是处理政事就不一样,这些人或奸猾,或忠诚,都是需要虚心分辨的。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县无能,饿死万民。

这老百姓对绥德卫太重要了,所以不能怪李栋处处小心。

而且这基层锻炼,也不一定是坏事,尽管有很多人嘲笑绥德卫不懂得珍惜资源,但是岂不知道这种下放,何尝不是对人才一种重新铸造。

以前那些高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根本就不知道民间的疾苦。

如今他们自己也过上了清苦的日子,也需要慢慢经历绥德卫底层的故事,只要他们真心留下,那么一旦有机会走上更高的层次,他们将对自己要做什么了如指掌。

多说上山下乡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但是试问,现在从大学校园里走出去的公务员,真的比当年上山下乡考试公务员的人,懂得多吗?

未必吧?连生活都没有的人,除了勾心斗角之外,他还能做什么。

…………

“罢官下狱,从严处理。”张不凡戴着老花镜,端起干女儿送来的茶水,看着在一旁笑眯眯的帮着自己整理公文的女儿,张不凡顿了顿说道:“凡是陕西境内,放纵白莲教和乱匪的官员,一律处置,如果反抗,杀无赦。”

吴又可眼观鼻,鼻观心,心中颇为疑惑,这绥德卫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晋升为山西都指挥使司呢?而且陕西都指挥使司也没有权利,管理地方的政务吧。

想起了有关陕西布政使陈奇瑜是李栋的岳父,这一切似乎有些通顺了,但是那岂不是证明绥德卫的藩镇之路,更加进了一步。

但是处理地方官员真的好吗?

这绥德卫刚刚晋升为陕西都指挥司,就有处处地方出事。

凡是不愿意听从绥德卫指挥的,全都遭了贼,不管是白莲教还是马贼,反正到处是贼,死的死,亡的亡,搞得各处风声鹤唳,没有不自动听从绥德卫命令的。

如今陕西都指挥使司发布了一片檄文,凡是愿意让都指挥使司指挥,便不可能有流贼和邪教造反,但是若故意放纵这些奸人,就要从严处理。

如今白莲教大部分逃离了陕西,洪承畴将大军全部调入陕西,曹文诏退走甘肃,如今这陕西能为难绥德卫的人真没有了,而这个时候,白莲教还敢作乱,就蹊跷了很多。

不过吴可望是一个心理藏得住事情的人,虽然他对于张不凡处理事情的手段有些不认可。

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这是绥德卫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西北最好的地方。

虽然他不想绥德卫走上不臣之路,但是看着西北在最短的时间内,平稳下来,他又不希望这种稳定被破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