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江南秀才(1 / 2)

加入书签

胡柏奇把杯中半杯酒一口喝干,抹了抹油嘴道:“好的。严小相公,这二位先生论起功名来,不过是秀才……”

严鸿一听,瞠目结舌,明朝官制,通常举人才能做官,做的往往是小官。海瑞以举人身份,能在四五十岁做到七品县令,已经算是比多数举人走得靠前了。要做大官,一般得进士。还有就是国子监的监生出监之后,也能做官,严世藩就是这种类型。可是蒋洲、陈可愿以区区秀才,竟然能做到从五品、从六品的正副提举,实在是少有。他赶忙道:“二位先生才高八斗,所谓非常之人,才能行非常之事啊。”

那蒋洲忙拱手道:“严小相公谬赞了。我二人能得此官职,那是胡老督宪大力保举,方才破格提拔。这知遇之恩,我等没齿难忘。”

胡柏奇继续道:“没错,两位先生确实是我爹破格保举的,可是他们为何能破这么个格?严小相公,您给国朝立下的功劳,招安汪直、徐海乃是重要一条。可这桩功劳,说来蒋、陈两位先生,倒是先为您马前探路呢。” 胡柏奇道:“这东南倭患,严小相公您是知道的。自嘉靖二十七年,官兵在双屿大破倭人、佛郎机人,老船主汪直逃亡东洋,之后六七年间,越发壮大,屡屡入侵咱大明东南。我爹自担任浙江巡抚之后。屡次出兵进剿,虽然颇有斩获,始终不能断绝倭患。到嘉靖三十三年。汪直数万倭寇威逼东南。就在这个当口啊,这位蒋洲蒋先生,当时正在我爹的幕府中当一名师爷,他和陈先生两个,居然挺身而出,说愿意孤身去日本,说服汪直来归降国朝!严小相公。您说,这算不算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子?”

什么?主动招安汪直。是这两人的功劳?

严鸿听了,也颇为震撼。他对明朝历史不太熟悉,穿越前只知道曾经招安过汪直,后来却把汪直杀了。全没想到。招安汪直的先锋军居然是这两位只有秀才功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书生。要知道,在嘉靖三十三年,正是汪直气焰嚣张,横行东海时。这么个当口,主动提出以招抚为策,并且愿意充当使臣前去日本的,那非有大智大勇不可。而自己穿越后这个历史位面,最终能够做成招抚汪直。使得东南沿海倭患平息,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蒋洲、陈可愿一马当先趟开了雷区。严鸿当即举杯:“算,算!两位先生。你们这分入虎穴,得虎子的气魄,我严某非常佩服。来,敬二位一杯!” 蒋洲也不客气,趁着三分酒意,便叙说了自己和陈可愿二人,先找到浙江沿海的私商,搭船出海,直通日本。到达日本之后,先见汪直义子毛海峰,然后再见到汪直。一则动之情,说汪直故乡难离,老母妻子尚在中国,怎能就此割舍?二则晓之以理,说汪直即是大明人,若是勾结倭寇,劫掠故乡,与朝廷为敌,纵然嚣张一时,终不可长久。三则诱之以利,说胡宗宪已经上奏朝廷,准备准予开海通商,汪直若归顺朝廷,立下大功,自可封官授爵,同时还能继续大发洋财。这一番言辞,说得汪直心动。此后蒋洲、陈可愿一方面屡次进言汪直,另一方面又趁机在日本列岛大名那里游走,说朝廷准备考虑和日本通商。这样几方面下来,终于促使汪直下定决心,先派毛海峰前往见胡宗宪,随后自己带领大队前往浙江洋面,接受招安。

蒋洲说到这里,那陈可愿道:“汪直刚到浙江洋面,却忽然传来消息,说是先期招安的徐海竟然被绍兴知县林养谦给拿下了。这一下,汪直心生疑惑,不肯再去,便是他手下的那些倭人和汉人,也都是七嘴八舌,甚至有的说我们俩是朝廷派来诱捕老船主的,主张直接杀掉我们俩,和朝廷彻底翻面。不瞒严小相公说,那一阵啊,我俩个真是朝不保夕,战战兢兢,生怕一觉睡下去,就见不到第二天日出了哩。多亏严小相公大闹绍兴,上奏朝廷将那徐海赦免,我等才逃得两条性命。此事我等却得多多感谢严小相公。”

严鸿笑道:“这是我分内之事,何足挂齿。再说,那汪直和毛海峰都是明白人,想必虽然手下有人聒噪,也不至于真的为难两位。”

蒋洲道:“后来徐海受了招安,更到海上亲自见老船主,诉说朝廷的诚意。老船主非常欢喜,便率领船队到了舟山。待到胡大督宪派遣指挥使夏正夏大人来替换,汪直便欣然上岸,又送了我俩厚厚一笔礼物,把我俩礼送上岸。”

胡柏奇在酒宴上大吃大喝,又无节制,此时已经带上了六七分酒意,熏熏然插嘴道:“那夏正也是东南军中的宿将,倭寇来看么,一个三品指挥使,自然比一个从五品提举和一个从六品副提举要值钱。其实啊,在我爹心中,蒋先生和陈先生,可比夏将军要值钱多了,呵呵呵。”

彼时重文轻武是常态,更何况物以稀为贵,胡宗宪麾下不乏名将,这夏正官职虽高,论统兵打仗的能耐,实在无法与谭纶、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相比,而蒋洲等二人冠盖折冲的能耐,在胡宗宪帐下确实算首屈一指,所以胡宗宪内心里,把蒋、陈看得比夏正更重,用夏正去汪直军中做人质换回蒋洲、陈可愿,其实是在以轻换重。胡柏奇听他爹说过此话。但却不知轻重,在酒桌上信口开河。他这番话若是传出去,难免引得旁人异心。严鸿忙喝道:“胡兄不可胡言。蒋先生您且往后说。”

蒋洲笑道:“往后就没什么啦。我等上岸之后。胡大督宪亲自摆酒宴为我等庆功。哪晓得过不多久,汪直又被王本固拿了,声称要上奏朝廷,将其斩首,还弹劾下官勾结倭寇,欲为汉奸。胡大督宪多番营救汪直而不得,又传说夏正夏大人也已经被倭寇抓了起来。而倭寇大举进犯沿海的消息也传来。我两个只吓得毛骨悚然。汪直真要被杀,那押在倭寇军中的人质必然性命不保。若不是胡老督宪用夏大人换了我俩。这厄运就在我俩头上了。可饶是如此,汪直若死,倭寇必大举烧杀,那我俩个这一番出使。不但寸功未立,反而引来江南浩劫,一则自己的一番心血尽数湮灭,二则朝廷怕还要问罪。所以说,心中只是忐忑。谁知后来又来了您严大钦差,雷厉风行,一手镇住王本固,保住汪直性命,二手大破倭寇。免了天家震怒,最终促成招安,使得江南倭患。得以平息。那夏大人固然是保住一条命,却也免除了我俩的断肠之苦。严小相公,蒋某这里诚心敬您一杯。”说罢举起杯来,一饮而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