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施琅的春天2(2 / 2)

加入书签

在如何攻打台湾的问题上,对于陆军有一定了解的姚启圣认为,士气很重要,应该一鼓作气,长驱直入,直接攻击台湾本土,一战而屈人之兵。

不过我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姚启圣的算盘最终还是落了空。

不管怎么说,经过李光地和姚启圣的力荐,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二十六日,康熙亲自召见施琅,叫施琅阐述自己的平台策略。

施琅首先阐述了武力攻台的必要性。他认为,对台湾郑氏集团一味行招抚之策是行不通的。郑氏三代经营于海上,定会凭着傲人的海上实力和风涛险阻的有条件势,顽抗到底。而且郑氏集团也决不会甘心困守于孤岛,只要有机会,定会袭扰大陆沿海。

其次,施琅阐述了海军的重要性。若想平定台湾,必须复建水师,攻取台湾之屏障澎湖岛,将台湾凭地利之险的幻想打碎,才可逼其投降。

第三,施琅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闲居的十几年时间里,施琅致力于研究风信潮汐,数年如一日,详细筹划。曾几何时,施琅就是败于飓风潮汐,两次东征均受阻于风涛,致使清廷放弃武力征台,专行招抚之策。这使施琅许多年来难以释怀。

几十年戎马倥偬、阅尽人间事的施琅对于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及经验教训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施琅虽羁留京师,但一直在研究作战对手,执著地关注着东南沿海的局势。康熙不禁为施琅的平台之志所打动,并为其平台策略深深折服。

而且在赋闲的十几年里,施琅也时常到福建会馆走动,那里是在京的闽籍人士聚会的地方。每次施琅来到,照例都会鼓吹他的平台方略。当然,施琅更重要的目的是结交朝野贤达,遍寻各方人士理解和支持。

此时施琅的平台思想此时早就已经闻名北京,果然,这次他阐述平台思想的时候,也得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认可。

在大家的一致认可下,康熙皇帝重新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并加太子少保衔,让他立刻返回福建,准备出兵。临行前,康熙专门赐宴施琅。席间他语重心长地说:“在用武力平定台湾问题上,朕赞同你的方案,希望你能尽心而为,不要辜负了朕的希望!”感激不尽的施琅豪情万丈地表示:“老臣今年虽然已经六十有二,但血气尚未衰竭,还可以报效皇帝和朝廷。如果我此行再次失利,我甘愿领罪”。

雄赳赳气昂昂,大清儿女赴前线。

施琅一到厦门,便夜以继日地进行出征前的准备,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一面操练水师、制造军械、选配将领,一面搜集郑军情报、策反郑军将领、制定攻台方案。经过半年努力,终于万事俱备,只等出兵。

在攻台的策略上,和姚启圣的直接攻击台湾本土的观点不同的是,施琅认为,台湾本岛地域狭窄,缺乏战略纵深,澎湖是其外围防御的唯一屏障。澎湖一旦攻陷,台湾不攻自破。

事实证明,相比不太熟悉海战的姚启圣,吃了好几次亏的施琅,在海战上确实堪称当世第一人。

今天大家如果研究有兴趣研究台湾的地图,就会发现,澎湖列岛对于台湾的地位确实是至关重要的。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和大陆的中间,是台湾西部有利的屏障。

话说1949年的时候,人民解放军之所以攻下了海南岛,而在台湾岛上吃了亏,主要原因就是海南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峡距离很近,而台湾海峡的距离对于当时的解放军来说,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澎湖列岛和台湾的距离基本就相当于海南岛和大陆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如果有能力搞定澎湖列岛,台湾就会不攻自破。

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绕过澎湖列岛攻击台湾,风力正常的情况下,最快也得三天三夜,万一海路不熟,费的时间更多。

即使你运气很好,老天也帮你的忙,一路高歌猛进,到达了台湾本土,三天三夜的风浪颠簸,大家恐怕体力也会受到影响。

最关键的是,只要澎湖列岛的守军不是傻子,那么恭喜你,就在你到达台湾本土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身后将会出现一支凶悍的部队,和地面部队两面夹击,后果你可以设想。

本文由小说“”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