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动乱的复辟戏(1 / 2)

加入书签

第四十二章:动乱的复辟戏

第四十二章:动乱的复辟戏

柴永波在山里采集药材的第三天,任家沟转来布兰妮的电报。看报电报的柴永波对李二柱说道:“天津正在起兵与张勋作战,江南乱成一片,布兰妮从哪里下船为好?”

李二柱看着地图答道:“都不是很安全。”

“给布兰妮发报。国内政乱无法靠岸,等待。可以在美国购买不动产,经营房地产开发。”柴永波说着,机要员记录着,在柴永波签名后机要员这才走去。

7月1日凌晨3时左右,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才12岁的溥仪在瑾、瑜两太妃和太保世续、师傅陈宝琛等人的护导下,来到养心殿召见张勋一干人等。张勋见小皇帝坐上了龙椅,便立即甩开马蹄袖,领着众人匍匐在地,向溥仪行三跪九叩首大礼。接着由张勋奏请复辟说:“五年前隆裕皇太后不忍为了一姓的尊荣,让百姓遭殃,才下诏办了共和,谁知办得民不聊生。共和不合咱的国情,只有皇上复位,万民才能得救。”溥仪按照陈宝琛的指点表示谦让说:“我年龄太小,无才无德,当不了如此大任。”张勋立即赞颂:“皇上睿圣,天下皆知,过去圣祖皇帝也是冲龄践祚嘛。”溥仪便连忙按照陈宝琛的嘱咐说:“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吧!”于是,张勋、康有为等人又跪拜在地上,高呼万岁,王士珍等人也只得跪下随口欢呼。

凌晨4时,张勋派清室旧臣梁鼎芬等人带着小皇帝赐封黎元洪一等公的诏书和康有为预先代写的“黎元洪奏请归还国政”的奏折,五更叩开总统府的门,要黎元洪在奏折上签字。黎元洪听明白了梁鼎芬的来意后,分外惊愕,知道自己上当了,前门才赶走段祺瑞那只狼,后门却引来张勋这只虎,便严辞拒绝说:“总统的职位,乃出国民委托,不敢不勉任所难。若复辟一事,乃是张勋一人主张,恐中外未必承认,我奈何敢私自允诺呢?”梁鼎芬恐吓说:“先朝旧物,理当归还。公若不肯赞成,恐致后悔。”黎元洪索性闭上眼睛,不予理睬。梁鼎芬无法,只得悻悻而去。第二天,黎元洪通电住在南京的副总统冯国璋代任总统职务,逃到东交民巷日本使馆区避难。

7月1日早晨,北京街头警察挨家挨户命令悬挂黄龙旗。停业五年多的黄龙旗店又重操旧业,但一时供不应求,许多人家只好用纸糊一面龙旗应付。而那些早就盼望清室复辟的王公贵族、遗老遗少则弹冠相庆,兴冲冲地聚集在皇宫门前等候觐见“皇上”;没有朝服的人就急忙到旧衣铺去抢购朝服,没有发辫的人就到戏装店定做用马尾制作的假发辫,他们穿上长袍马褂,晃着真真假假的大辫子招摇过市。

张勋复辟集团的倒行逆施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复辟当日,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愤然离开北京南下上海。当时在教育部供职的鲁迅冒雨到教育部提出辞职以示抗议。时在上海的孙中山闻讯后极为愤慨,立即发表讨逆宣言,6日偕同一批同志乘军舰南下,计划到广州组织武力讨伐张勋。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各大省会召开万人大会,各家报纸发表大量文章,一致声讨张勋。

张勋把黎元洪赶下台后,段祺瑞便在天津发表讨张的通电和檄文,组织起讨逆军,自任讨逆军总司令,4日在马厂誓师出发,5日正式开战,12日拂晓攻进北京城内。“辫子兵”一触即溃,在讨逆军的两路夹攻下,有的举起白旗投降,有的剪掉辫子扔掉枪支逃命。此时北京的街道上丢弃的发辫俯拾即是。“辫帅”张勋满怀被段祺瑞利用、出卖的怨恨,仓皇逃到荷兰使馆躲藏起来。当日,只做了12天“北京皇帝”的溥仪再次宣布退位。14日,段祺瑞返回北京,重新担任国务总理,掌握了政府实权。

陈树藩作为段祺瑞皖系的干将,当即通电宣布陕西独立,脱离中央。6月,陈树藩将李根源赶出陕西。段祺瑞平定了张勋的闹剧后,重新组阁,陈树藩兼任陕西省省长,集陕西军政大权于一身。

布兰妮在美国有哥嫂的照顾和肖冰兵的帮忙,开始在位于纽约州西点哈德逊河西岸处购买大量的土地和房产。哥嫂问布兰妮:“户口为何落在你的名下而不是柴永波的?”

布兰妮说道:“落在我名下好啊,不会引起美国政府的猜疑。做起生意来阻力小得多。”

麦克纳尼问道:“你回去这些叫谁经营?该不会交给我吧?”

“想得美!既然买下这么多财产,我也不愿再回卢氏。永波会支持我的。”

肖冰兵把布兰妮的情况告诉柴永波后,他坐在办公室一天都没出来。任云芝担心的说道:“你可以发封电报催她回来,我想他会听你的话。”

“你想错了,我不是因为她不回来,而是在考虑美国的发展出路。人常说狡兔三窟,我们在国外有一处立足之地很有必要。告诉布兰妮,可以在机械、军工、化学方面发展,高价挖掘人才,从西安给她汇去一千万。”

陈长风吃惊的说道:“一千万将会把咱现有的活动资金消耗大半,值得吗?”

柴永波答道:“值得。把西安毕业的各种学员全部派到美国去,三五年后美国会给我们免费培养出高级人才。从女子团挑一部分人给我们的学生成家,这样保卫力量和技术骨干都能安心在美国干下去。”

小王笑道:“一天不出门想到这么个馊主意,要我说叫小三子去做领导更合适。”

柴永波连声说道:“好主意,好主意。二哥你安排吧,人数是全部西安学员,每个人都是自愿去的先成家后出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