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江口大捷(1 / 2)

加入书签

第十七章 三江口大捷

号角齐鸣,鼓声雷动,迎面相遇的两支船队几乎在同时发出了攻击号令,双方的水手们也在这一刻齐声呐喊。

在这一瞬间,人类制造的声响竟然压住了白浪拍击城陵矶的涛声,船只的震动居然在三江交汇的水面上形成了独特的波纹,数千艘大小船只挤在洞庭湖的入江口,从城陵矶到长洲之间的水面登时就被塞得满满的。

率领岳州水军千余艘舰船迎击周军的是岳州统军使黄从志,他既没有退保潭州甚至向朗州集结,也没有留在岳州城死守,而是亲自率领水军出击,只因为他对岳州水军的战斗力相当自信。

张文表叛乱进占潭州的那一段时间,岳州和朗州的陆上联系被完全隔断了,两边仅能够通过洞庭湖断断续续地通信,黄从志很是紧张过几天。因为岳州的守军以水战见长,而潭州除了可以通过湘水直抵岳州之外,往北还有一条陆路可以直通岳州,陆路对付击灭了廖简的张文表军,黄从志心中无底,所以那一段时间黄从志时刻防备着张文表分兵攻略岳州,把自己的防御重心全部放在了南面。

等到杨师璠在益阳平津亭获胜,然后反攻收复潭州,黄从志才算是松了一口气,结果才刚刚轻松个大半月的,朝廷的大军就来了。

对于武平军衙内指挥使张从富坚壁清野拒绝王师入境,黄从志是百般赞成的,他也不是有多么忠诚于周家,只是自己好不容易拼杀到现在这个位置,哪里甘心就这么放弃?

如果武平军向朝廷纳土,周保权也就是做个富家翁,武平军的这些将领则多半是要被编遣的,到时候领个仰人鼻息的闲职,或者再回到乡间去做个田舍郎,黄从志可不愿意。

而按照张从富的决断,武平军统一步调坚决抗击周军,洞庭湖周边河汊湖泊很多,正是水军的用武之地,而周军都是北人,任他们再怎么英勇,于水战一项应该也是比不过武平军的,只要水战得胜,周军自然就会知难而退了。

只要能够守过了这一阵,等到其他大国反应过来,四处蠢动牵扯一下朝廷的注意力,南边的战事自然就会不了了之。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功名利禄滚滚而来,就是重新复制一遍周行逢的成功道路也未可知。

岳州守军既然以水战见长,而且岳州对北面防御的地利就是这道长江天堑,黄从志肯定不会放弃这种优势枯守在岳州等着周军轻松渡江,然后再看着周军慢慢攻城,自己缩在城内焦虑地守城。

黄从志又有心欺周军都是北人,这样一场水战也就在预料之中了,甚至这场水战就必然发生在城陵矶附近,因为周军一旦在长江南岸顺利登陆,自然就会顺着陆路攻向岳州。

伴随着进军鼓,岳州水军的千余艘舰船顺着水势从湖中冲向了三江口,向着刚刚从大江之中转入的周军船队扑去,整个进攻队形错落有致。

冲在最前面的是只有十几个水手操纵的子母船,母船上面堆满了干枯的柴草芦苇等易燃物,中间还混杂着浸透了油的布条,水手们小心翼翼地打着火把,扬帆顺水驾着轻舟左右穿梭地靠近周军船队。

此时虽然是春季潮湿不易着火的时节,却抵不过岳州军有备而来,堆积在船上的引火物都是干燥之极,更有珍贵的猛火油助燃,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仍然可以一点即着。只要这些船能够冲破周军的箭矢投镖封锁靠近周军船队,船头的铁钉扎进船帮,那火势延烧就不可阻挡,而在此之前那些纵火的水手则早已通过藏在尾舱的子船溜之大吉。

跟在这批子母船后面的是体形更大一些的走舸和艨艟斗舰,这些船只虽然没有楼船那么高大威猛,却也都建有女墙,将上面的桨手护得牢牢的,因此桨手们可以专心地操桨,船只自然行动如飞,置身于混乱的战场之中那是分外的灵活。这些船上的战兵则通过船舷各方开出的弩窗和牙孔向外射击,可以有效地保护子母纵火船不受敌船的干扰,从而顺利地冲入敌阵。

殿后的则是上百艘高大的楼船,船分数层,每一层都有女墙和箭孔,楼船上面弓弩、抛石机和拍竿一应俱全,防护周全而战兵众多,正是水战的真正主力,此战的最后决胜手段。无论前面纵火船能否得手,楼船都将会最后解决战斗,正以其中一艘楼船作为旗舰的黄从志对此深信不疑。

不过周军很快就打消了黄从志的傲慢。

“嗯?周军之中也有能人,观其战阵变化,操舟之术必不下于我军,诸般变阵也颇为可观,真不像是北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