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深入大山(1 / 2)

加入书签

长坝乡东部的大山里,像老虎沟寨这样的自然村落有很多,有的一个山坳里可能就只有五六户人家,住得非常散,除了管理不方便,消息闭塞,孩子上学,群众求医,都很不方便。

李辰在和穆铁柱老人的聊天中得知,老虎沟寨有二十几户人家,算是比较大的一个村落,这里出山相对方便一点。

村里现在有几个孩子,正是读书的年龄,读小学要到孤山村,或者大山村,大山村距离远一点,但是去孤山村的路更不好走,现在有个孩子,就在大山村读书,没有去孤山村。

听到这个,赵建杰就有些发昏,他们刚从大山村过来,知道路上是一个什么情况,可以说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走到这边,结果却听说这段路还是相对比较好走的,这里的孩子上学,宁愿去大山村,也不愿意去孤山村。

看来,他们想要到孤山村,还有好大一段路要走。

“村里的孩子一般读书很少,小的时候走不了那么远的路,等长大了,要帮家里干活,也就上两年学,认识两个字,”穆铁柱老人说道。

李辰道:“还是应该让孩子们多读点书,老人家,我们说得直白点,孩子们要走出这座大山,只能靠读书。”

穆铁柱老人叹了口气:“是这个理,不过,不容易啊,太难了。”

“要在乡里找个合适的工作,起码读完那个中专,得上六年的小学校,三年的初中,还要三年的中专,读初中要到乡里,读那个中专还得跑到县里,没几个人家供得起的,”穆铁柱老人说道。

“听说那个中专,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的,考不上的话,还得花一笔钱,山里人家,真读不起。”

李辰和赵建杰对视一眼,老人说的问题确实很实际,对他们来说,读了十几年书,没有出路,还是要回到大山里。

李辰道:“也不是这么说,读一点书,就算不能在乡里、县城的机关单位上班,也可以出去打工,现在东部对工人的需求还是挺多的,如果什么都不懂,不识字,就很难了。”

穆铁柱老人道:“打工也是卖力气,读书识字有什么用?”

他叹了口气,道:“村里的人很少出去打工,前两年有人出去,都被骗了。”

李辰道:“读书可以增广见闻,出去以后,不会什么都不知道,还是要让大家读点书,古人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

又问:“被人骗了,是怎么回事?”

“做了一年,没拿到钱,还有人去了城里,没有活做,钱花光了,还要家里人寄路费过去,”穆铁柱老人道。

这些事情并不都是老虎沟寨发生的,但他们寨子里确实有人出去打工,没赚到钱,还被骗了。

李辰默默点了点头,如今看来,老虎沟寨是挺封闭的,与外面交流比较少,也不知道更里面的孤山村等地方的情况如何。

就李辰了解的情况,长坝乡出去打工的人很少,做生意的几乎没有,乡里面也没有什么工业,大家都从地里刨食,或者种地,或者放牧,或者养猪养鸡,这些都有。

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农业上的收入其实很有限。

虽然说长坝乡的人口不多,相比东部地广人稀,但这是就全乡而言的,在西部几个地势平坦,适合种植业的村子,人口就比较密集,人均可耕种面积只有十几亩,其中有一半以上比较贫瘠。

所以,农民拥有的田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

另外还有一个制约发展的因素,那就是因为地势起伏比较大,很多地方都不适合机械作业,全乡农业产区,基本上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效率比较低,也将劳动力限制在土地上,这是外出打工的人较少的原因。

农业收入不高,受到天时和市场价格的影响比较大,真正靠种地畜牧致富的,少之又少。

李辰道:“我觉得,大家还是要走出去,大山中太多不便了,很难发展,特别是教育不好搞,我想你们做长辈的,肯定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以后也要一辈子窝在大山里,说实话,虽然我觉得大山里的风景很不错,原生态的,有益健康,但是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我们大山人,也应该去享用,对不对?”

尤新军道:“李主任说得对,大家出去打工确实会越到很多事情,而且疑虑比较多,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就好了。”

李辰笑着道:“这个事情,你们经济办可以做起来啊!”

“是,回去我就向陈主任回报,”尤新军点了点头:“组织是可以的,就是联系打工的地方,我们经济办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和资源。”

李辰道:“这个可以再想办法,我知道东部现在出现用工荒,对工人的需求是很大的,当然,这个所谓的用工荒,并不是没有人做工了,而是符合要求的工人紧缺,所以我们也不能只是跑过去做工,最好是能够对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培训。”

尤新军点头道:“确实是这样,我们经济办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穆铁柱听到李辰和尤新军的对话,很高兴:“如果有政府出面,那就好了,我听说到外面打工,一天好几十,我们大山里面,有的一年也见不到一张红票子。”

大山里的百姓基本上自给自足,很少走出大山去做交换,有什么需要,往往是内部交换,只有山里没有的东西,才会从行脚商人那里换一点。

有时候,还真可能一年见不到一张整票子。

赵建杰就很感慨:“原以为,到了平德就是西部,现在才知道,西部的地方很大。”

李辰道:“打工经济是可行的,另外乡里正在做项目,以后也需要工人,孤山村的百姓也可以去应聘,项目也应该优先考虑山里的百姓。”

“啊,乡里也有事情做吗?”穆铁柱惊讶地问道,老虎沟寨与外面的联系极少,信息闭塞,他们并不知道这段日子乡里发生的事情。

尤新军笑着道:“是,这件事不用到乡里,到大山村就知道了,我们李主任联系,在大山村搞了个木作坊,专门生产木作工艺品,出口欧美,胡吹的腰杆子现在可硬了。”

“木作工艺品?那是做什么的?”穆铁柱老人问道。

尤新军就为他解释:“就是木匠们做的一些小玩意,譬如弓弩、小水车等等。”

“这个我们也会啊,我们能不能做?”穆铁柱老人惊喜地问道。

尤新军就看向李辰,李辰想了想道:“大山村也是刚开始做,这个生意能不能做下去,前景如何,现在还不好说,我个人觉得应该能做下去,那么孤山村的村民,只要有手艺的,以后也可以参与进来。”

“我们这次到山里来,也是考察了解山里的情况,譬如孤山村有木匠,手艺不错,可以做木作工艺品,那么以后木作坊的事情,就可以考虑你们,所以我也想老人家能够配合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情况。”李辰道。

穆铁柱老人原本对李辰他们的考察之行有些不以为然,此刻却异常关注,因为这将关系到村里人以后的命运。

“李主任,你就放心吧,我们老虎沟寨的木匠,在乡里都是很有名的,我们这里还有石匠,还有的会酿酒、打猎、编草席,我们什么都会做,”穆铁柱连忙说起他们村里人擅长的手艺。

李辰听了很无奈:“老人家,我要听实话。”

“我说的就是实话,”老人有些不高兴了。

李辰疑惑道:“你们不是只有十几户人吗,怎么什么都会?”

穆铁柱道:“是,我们山里人,本来什么都要会一点。”

李辰这才明白穆铁柱老人的意思,他的话,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没有虚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