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变生肘腋(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变生肘腋

“这个张弘范,朕说得明明白白,要他火速回援洛阳,他倒好,敷衍了事,只带一万人不说,还慢吞吞地行军,纯粹就是做样子给朕看。”忽必烈怒气勃勃,把战报狠狠砸在桌上,气冲冲地道:“他居然大意到这种程度,中了解晋的圈套而不自知。气死朕也,气死朕也。”

洛阳如此重要的战略枢纽,居然给丢了,无异于给了忽必烈一个响亮的耳光,要他不气都不行。可以想象得到,忽必烈是在汴京的行宫里,要不然的话肯定是学公鸡跳到梁上骂张弘范的老娘了。

郭侃轻叹一声,提起起笔在纸上写道:“皇上,应早为之准。”

忽必烈毕竟是忽必烈,虽是在盛怒之下,也没有给怒火冲昏理智,看了郭侃写的字,明白他的意思,郭侃的意思是说现在洛阳失守了,那么西线蒙古军队向汴京撤退的道路就给南宋军队切断了,陷入孤军作战的不利境地,很有可能全军覆没,他应该为这事操心。

吸口气,平抑一下心神,忽必烈问道:“忠和以为如何处理为宜?”郭侃虽然成了废人,但是他的才智仍在,忽必烈有重大事情仍得咨询于他。

郭侃再次写道:“夺回洛阳。”

洛阳这样重要的战略要冲城市,丢失之后自然应该调动军队拿回来才是正理,忽必烈点头赞同道:“朕也是这么想,朕这就派兵去。东线,我军占有优势,可保无虞;南线宁静,朕可以肯定一点,南线的攻势会很猛,应该趁南线还没有大的动静之前拿回洛阳,朕这就派两卫禁军去洛阳。”

南面是李隽亲自统军,也是三路北伐大军中兵力最为雄厚的一路,迟迟没有大的动静,不用想都知道李隽肯定是在部署,一旦李隽动手,肯定是雷霆万钧之势,锐不可挡。要不然,那就不是李隽的风格了。

无论李隽的行动多么猛烈,毕竟比起其他两路离汴京还远,要拿回洛阳正是机会,忽必烈不愧是一代明君,很快就想到这点。郭侃点点头,意示同意。

蒙古人的辉煌已经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仿佛老天也要和忽必烈作对,他还没有下旨,侍卫队长急匆匆进来,把手里的战报递给忽必烈。忽必烈接过一看,大喝一声:“天绝我也!”一口鲜血喷得老远,一个趔趄,直向地上摔去,幸好侍卫队长眼疾手快,把他扶住了,要不然忽必烈必然是推金山倒玉柱一般摔在地上了。

在郭侃的记忆的中,忽必烈大风大浪经历了无数,练就了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胆色,如此惊惶失措,气得口吐鲜血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不用说,肯定是发生了非常非常糟糕的事情。郭侃看着地上的战报,示意侍卫队长拿给他看看。

侍卫队长知道郭侃是忽必烈最为亲近的谋士,虽然忽必烈没有发话,给他看也是时间问题,也不等忽必烈说话,捡起来递给郭侃。郭侃接过一看,也是大惊失色,倒抽一口凉气,好在他一张脸象猴屁股似的绯红,很好地掩盖了应该出现的苍白之色。

这战报上说的是东线战事,是汇报商丘失守一事。商丘失守,洛阳给解晋光复,汴京的东西两道大门同时丢掉,这对忽必烈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是他这辈子遇到的最为沉重的打击之一。洛阳和商丘失守,南宋无异于从东西两个方向把利剑对准了汴京,可以预期的是,南线也必将有重大行动,要是南线再出事,汴京就处在三面合围之中。

这还是长远的不利之处,最近的坏事就是忽必烈投在中原的军队将会给分割成东西南和汴京四个孤立集团,彼此之间互相不能支援,只有任由南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相比之下,城市土地百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军队,要是没有了军队,也就是意味着失去一切,忽必烈是个明白人,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危险,要他不气得吐血都不行。

不过,在这个坏消息以外,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巴布尔和史天泽他们终于火里逃生,回到军中。砀山大火一事,忽必烈早就接到战报,知晓其事。这事,忽必烈倒不怎么放在心上,损失了两万多军队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贴木儿拟订的计划可以把赵良淳和廖胜功吸引到虞城以东,便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之。这个计划忽必烈也同意,对胜利的期待冲淡了丧失两万军队的失败情绪。

至于巴布尔如何脱困一事,说起来让人惊心。正如贴木儿所料,巴布尔穿着混衣服,用湿衣服蒙住口鼻从火里冲出来的。在山上,一时之间找不到水源,无法把衣服弄湿,这难不倒巴布尔,他有的是办法。他的办法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抓住士卒,一刀砍下他们的脑袋,用他们的鲜血把衣服淋湿。

商丘失守,东线军队的回撤之路给切断了,很有可能陷入重围,当务之急是应该夺回商丘才是正理,忽必烈喘息一阵,征得郭侃的同意后,决定从守卫汴京的军队抽调一部分去攻打商丘。

也许是上天有意和忽必烈作对,就在这时,又一份战报送了进来。这份战报报告的事情让他心里凉了半截,因为南宋的海军出现在汴京附近,据战报上说战舰之多,多得无法说,一句话,从河面上望去,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汴京离黄河不远,要是南宋海军陆战队在汴京附近实施登陆的话,汴京岂不危险?忽必烈略一思索,决定不能从汴京抽调兵力,他把目光投入了南方,看了一阵地图,问郭侃道:“忠和,目前情况下,只能从南线调兵了。”

郭侃并没有说话,而是叹了一口气,在纸上写道“从中段调兵”。

“这个主意好。”处在困境中的忽必烈终于露出了笑容,道:“最南边的军队不能抽调,就从中间调。”

郭侃的意思是说,最南边的军队和李隽他们咬得很紧,要是给调走了,无异于把南线扔给李隽,这种事万万做不得。从汴京以南的中段,比如郾城、许昌调兵就好多了。这些地方的军队一时半会还派不上用处,不如调去东西两线。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当然只能在某种情况下才能成立,在某种情况下不能成立。

“太好了,忽必烈这鞑子居然把这么多的兵力抽调走了。”高达摸着白胡子,有些难以置信地道:“他的胆子也太大了,也不怕我们趁虚而入,直插中部,给他拦腰一刀。”

张世杰马上表示赞同,道:“高将军这主意不错,中部空虚,我们完全可以趁机发动进攻,把他的南线军队全面包围。这中部,当是最好的下手之处,可以派出一支骑兵,轻军疾行,直插郾城,如此一来,就好比一个巨大的口袋,把鞑子的军队给装进去了。”

“皇上,臣愿往。”欧军行一下站起来,向李隽请命。

杜大用双眼放光,道:“皇上,高将军所言极是有理。机不可失,失则不再,还请皇上裁示。”

“忽必烈也是没有办法,不得不铤而走险,孤注一掷了。”李隽很是理解忽必烈的难处,道:“他要是不把洛阳和商丘拿回来的话,他的军队就会给我们截成几个互不声援的孤立集团,有全军覆没之势,他能不急吗?”

顿了顿,扫视众人一眼,道:“你们倒是会趁火打劫!就这么办!”

李隽足智多谋,策出无方,他同意了也就意味着成功,高达乐得摸着白胡子呵呵直笑,道:“皇上,你同意了就好,我们又赢喽。”兴奋得象刚拿到心爱玩具的孩童,李隽称他为老顽童,的确很有道理。

“计划好,执行也要能好,才能取得胜利。一个天才的计划,要是没有执行好,也不可能有胜利。相反,一个不太好的计划,执行得好,会有很大的胜利。”李隽以智者的口吻告诫道。这话很有道理,象“史利芬计划”这样的天才之作,却因为小毛奇没有执行好,导致德国的惨败。

高达脸一肃,道:“谢皇上教诲!皇上请放心,臣一定不让皇上失望。皇上,下旨吧!”不停地搓着双手,只等李隽一声令下了。

他的话正是张世杰他们所想,齐刷刷地看着李隽。

对他们的战意,李隽很是满意,道:“出奇兵,直插中路,这个想法好。要做就做大点,我决定骑兵分成两路,从左右两边直插郾城,一举拿下郾城。如此一来,郾城以南的蒙古军队就插翅难逃了。”

两路齐动,发起钳形攻势,成功的可能就大多了,杜大用他们点头深表赞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