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 / 2)

加入书签

“是,荀彧领命!”

“好,今日议事到此!诸公且回!妙才、子廉留下!”

不多时,除夏侯渊与曹洪外,厅中人已散尽。曹操适才脸上的沉稳表情已消失不见,转而面先忧色,说道:“……妙才、子廉,你们随我一起去探望子孝!”

………………………………………

邺城,大将军府。

审配兴冲冲步入大将军府,来到书房门外,听得房内有人正在说话。审配轻敲房门,朗声说道:“主公,审配求见!”

“是正南啊,快快进来!”房内袁绍应道。

审配推开房门,走进房内。只见袁绍正与三子一甥(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外甥高干)在房内议事。

“正南,有何事?”袁绍见审配面露喜色,惊讶地问道。

审配先向袁绍躬身行了一大礼,又向袁谭等人轻施一礼后,立稳身形后说道:“主公,大喜!”

“哦?喜从何来?”

“今日审配得细作回报。10数日前曹操派遣曹仁为将,征讨汝南刘备,却为刘备所败,曹仁所率三万‘青州军’全军覆没!”

“什么?三万‘青州军’全军覆没?正南,当真是‘青州军’吗?”袁绍心中震撼不已。袁绍与曹操敌对多年,数次交锋,对曹操军中两大精锐“虎豹骑”与“青州兵”的强悍战力顾忌不已。在不久前的官渡大战中,青州军更是曾将袁绍大军冲的溃不成军。因此袁绍已将“青州兵”视为心腹大患。此时,听到三万“青州兵”竟然被刘备军全歼,自然是难以相信。

“是的,主公!的确是‘青州兵’。连曹军出征的主将曹仁也身受重伤。此事已被我派往许昌的细作多番打探后证实无误。”

“哈哈哈……曹阿瞒,你也有今日!……哈哈”袁绍放声大笑起来。

等到袁绍笑声停下,审配进言道:“主公,这正是我军复仇良机。我有一计,必可助主公击破曹操!”

袁绍喜形于色,忙问道:“正南,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主公可派一使者轻身前往汝南,对刘备许以好处结为盟约,约其出兵许昌。届时主公再亲领大军征讨曹操。如此南北夹击,曹操首尾难顾,则破曹必矣!”

袁绍踌躇道:“虽是妙计。但刘备前番以结交刘表为名,逃离邺城。我深愤之,如今怎可与其结盟?”

“主公,与刘备只是小芥,与曹操才是大恨。待击破曹操之后,主公也可再与刘备清算不迟!”

袁绍点点头,“正南所言甚是,便从你之计。但应派遣何人出使汝南?”

审配笑道:“骑都尉崔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口才极佳。定可完成此重任!”

“好,立刻命崔琰前往汝南与刘备结为盟约,共讨曹操!”

………………………………………

建安五年十二月。汝南城郡守府迎来了一位客人——袁绍使者崔琰。崔琰乃是河北名士,品格高远,名望卓著。大哥丝毫不敢怠慢地亲自将其迎入客厅之中。

崔琰将袁绍的亲笔手书和一枚印信双手奉递给大哥,笑着说道:“近日皇叔率军大破曹军,大将军欣喜异常,谴我前来恭贺。此外,大将军有意与皇叔结为盟约,共讨曹操,筐扶汉室。还望皇叔应允!”

大哥将袁绍的手书仔细看了一遍后,慨然说道:“大将军之命,备怎敢不从。且讨平国贼曹操,解救圣上,筐扶汉室江山正是刘备平生夙愿。崔大人可回报大将军:大将军伐曹之日,便是刘备出兵之时。”顿了一顿,大哥又接着说道:“只是这征南将军一职,备德疏才浅,实不敢接此重任,烦请崔大人将印信带回邺城。”

崔琰见大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结盟一事,喜逐颜开,但是听到大哥不愿接受袁绍所拜的征南将军一职,又面现难色。在多番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只得无奈地说道:“既然皇叔执意不受,琰亦不敢强求。只盼皇叔能与大将军齐心合力,早日出兵共破曹贼!”

大哥面色坚毅地说道:“崔大人放心,刘备岂是轻而无信之人。”

“如此,则崔琰先行告退。”

大哥亲自将崔琰送出府后,又回到客厅之中。拿起袁绍的手书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递给二哥。二哥迅速浏览了一番,又递到我的手上。我展开一看,不由得心中冷冷一笑。

看来,袁绍与曹操的又一次大战即将发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