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入缅第一战(1 / 2)
古之战虽未实现收复仰光的战略目标,却给了日军极击,大挫敌焰,振奋盟军士气,其战略意义十分明显。后200奉命于凌晨全师安全撤出,不仅未丢下一个伤员,且使敌军未曾发觉。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在《缅甸攻略战》上册64页写道:“200师意志始终旺盛、担任撤退收容的部队直至最后仍固守阵地拼死抵抗,虽说是敌人确实十分英勇,军司令官饭田中将及其部下,对其勇敢均表称赞。
吴铭率领别动队再加上华侨志愿队共七十余人退入丛林,准备先建立一个临时营地.在日军大队开走后,再寻机击敌。
山高谷深、形状奇特、气候多变、雨多雾重、河溪纵横、流向各异,绿幽幽黑沉沉的丛林,是一个对外来的闯入者是不折不扣的迷宫,抑或是冷酷狞恶的陷阱。
别动队在华侨志愿队的引领下攀藤附葛,时而缘壁而上,时而匍匐而行。许多地方要用柴刀开路,无休止地爬行,穿过密林深草,涉过弯曲的小溪,或是在光秃的岩石上奔跑。
“很多年了,那个地方早已经废弃,没想到现在还能再用上。”黄宗吾笑着说道:“这几年生活安逸,这身体都不行了。”他所说的是一处早已经被开采完,被废弃的宝石矿山,那里的山坡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有绣屋和窝棚,但是那里有溪水。也非常隐蔽,非常适合作一个营地。
“黄队长谦虚了。”吴铭淡淡一笑,“我们不也是差不多吗?”
“不能这么说,训练刚刚两、三个月,已经不错了。”黄宗吾说道:“有潜力啊,而且这衣服真地很好用。隔得稍远便难以分辨。”
迷彩服最早是作为伪装服出现的,希特勒的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首先使用了迷彩服,为“三色迷彩服”。规则的3斑块一方面这些斑块可歪曲人体的线条轮廓,另一方面其中部分斑块颜色与背景色近似一体,部分斑块又与背景色差别明显,从视觉效果上分割了人体外形,从而达到伪装变形的效果。
吴铭等人身上所穿地类似于乞丐服是用碎布拼接的伪装服,虽然比不上后世的四色服、六色服。但在丛林中的伪装效果还是要比单一颜色的强很多。
“现在你们知道什么叫劈荆斩棘了吧?这两个月的训练都是小儿科,如果想在丛林中来去自如,连我都做不到,咱们还得在实践中共同学习进步才行啊!”吴铭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那些手下,他们都精神萎靡疲惫不堪,迷彩服早被汗水湿透,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汗水和污泥的恶臭,难忍的闷热,恨不能撕下身上地一层皮。可是,吴铭和黄宗吾都以权威的口吻命令大家不准松开袖口、领口和裤脚管。因为污水中有水,树叶上有蚂蝗,草丛中有毒虫。
大家轮流操起大砍刀奋力向前,经过吴铭和黄宗吾的指点,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些窍门,不再象一开始那样胡砍乱剁。平白浪费体力。砍伐越来越有经验,只是开通一条单人行道不再乱砍乱劈,有时,人可以从空隙中穿越或是爬行,尽量少动刀斧。
这便是热带丛林,对不熟悉的人来说是凶险异常,可对于适应了这个环境的人们来说,比如山林中的半原始人。却是最美好的地方。
这就是热带丛林,阴暗潮湿、头上高悬着生命的群落,脚下是葛藤荆棒,它们生死相缠。丛林又浓又密。明灿的阳光竟然穿不透繁枝茂叶织成的天幕,只是偶尔从网眼里透进几粒光斑。脚下是软绵绵地淤黑积叶,不知名的大树上悬挂着网状的气根,微荡着,像一排绞索,再向前纵目远望,前面就好像是一条绿得发黑的隧道通向无底深渊,每一步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探险。
…………………………………
十天以后,吴铭除留下十几个人看守营地外,再次率领别动队走出了丛林,在同古的附近开始窥探日军地动向。
“看来,日本人把这里作为临时的物资集散地了。”吴铭放下望远镜,轻声说道。
“虽然大部队已经开走了,可是留守的部队也是不少。”黄宗吾皱了皱眉,“而且防卫还是很严密的。”
“那就先打日本人的车队,我需
军装。”吴铭指了指公路,“设伏,在路上日本人的护送士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