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脱贫大计(1 / 2)

加入书签

一听说有螃蟹,西门耀铭立即就从那出水口的跑了上来,“螃蟹,什么螃蟹,哪有螃蟹。我最喜欢吃螃蟹了!”

郑佩琳就把手里的一个矿泉水瓶递给他,没好气的道:“嚅,你吃啊!”

西门耀铭愣了一下,仔细的的瞧瞧,这才发现矿泉水瓶里装满了很细小的螃蟹,大的有小指头那么大,小的还没有绿豆大。

严小开和毕运涛笑着齐齐喷他,“你个吃货!!”

西门耀铭:“……”

不过鱼一直没上钩,严小开的心思也懒了,这就和他们一起去抓螃蟹。

到了郑佩琳所说的地方后,发现那是一片沙滩,靠近水的泥湿地上,有一小块地方爬满了小小的螃蟹,密密麻麻的一地。

胡舒宝正在那里忙得不亦乐乎。

凑到近前后,西门耀铭忍不住夸张的惊呼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小螃蟹?”

郑佩琳看他一眼,嘴巴动了一下,但最终又懒得搭理他,俯身抓自己的螃蟹去了。

胡舒宝厚道的解释道:“这都不知道吗?今年气候有点反常,现在开始有点凉了,东江也开始反潮,这种老毛蟹就开始集体开始产卵繁殖!”

西门耀铭受教的点头,“原来是这样,我这么喜欢螃蟹,还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产卵呢,看来我真是白吃这么多年螃蟹了!”

严小开突然冒出一句:“那可真巧了!”

西门耀铭立即就兴奋的道:“哥,你也喜欢吃螃蟹?咱们抓一些回去,晚上吃酱炒小螃蟹吧!”

严小开摇摇头,并没有说什么。他虽然不是特别爱吃螃蟹,可是他前一世的师父却喜欢得不得了,为了随时能吃到螃蟹,还逼着他和几个师姐养螃蟹呢!

两女闻言却是一阵巨寒,郑佩琳终于忍不住的问:“西门耀铭,这么小的螃蟹,你吃得下去?”

西门耀铭仔细的瞧瞧那小得不能再小的螃蟹,讪讪的道:“再小的螃蟹,它也是螃蟹啊,了不起,我就把它们弄回去,养大了再吃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严小开心中突然一动,问道:“现在的螃蟹多少钱一斤?”

西门耀铭摇头,“我不知道啊,只知道上一次吃的大闸蟹是一百五十块钱一个。”

胡舒宝道:“螃蟹有很多种的,大类分为海蟹和淡水蟹两种,有河蟹,石蟹,青蟹,花蟹,红蟹,面包蟹,三点蟹,晶莹蟹,旭蟹等等等等!种类不同,价格也不同。”

严小开眼睛一亮,显然是问对人了,指着地上的这些小螃蟹问:“那这种呢?”

胡舒宝道:“这种叫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海水中繁殖,淡水里生长,喜掘穴而居,常匿居于江河、湖池的岸边,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吃的东西很杂,不喜欢喜性食物。感觉灵敏,行动迅速,能在地面迅速爬行,也能攀登高处,能在水中作短暂游泳。这也是别人常说的大闸蟹的幼苗,但在我们广省的这种幼苗,普遍都养不大,一二两就算很大的了。”

严小开连连点头,“这个我知道,我是问这种螃蟹什么价钱?”

胡舒宝道:“螃蟹一般都要有牌子比较贵,要是没牌子,价格会大打折扣,而且螃蟹还分公母来卖,公的有膏,母的有黄,如果是这种母蟹二两重一个的是每斤66元。三两半重一个的是每斤88元。以此类推,个头越大,价钱越贵,而超过五两重的就卖出天价了,一只都要好几百甚至上千。不过那么大的螃蟹,我们广省是很少产的,几乎都是从外省过来,运费一算下来,价格更高。”

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毕运涛忍不住就问:“胡舒宝,你对螃蟹的行情这么了解,你家是卖螃蟹的。”

胡舒宝温婉的笑笑,“我叔叔是养螃蟹的,我经常在他的养殖场里帮忙,所以知道一些。不过他养的不是淡水蟹,而是咸水蟹,在海边养的。如果这次不来这里的话,我就要过去东海那边给他帮忙呢!”

问了这些问题后,严小开就不再发问了,而是若有所思的站在那里出神。

大家抓了两矿泉水瓶小螃蟹后,天色渐渐暗了,潮水也开始涨了起来,螃蟹全都被冲到水里,于是大家只能打道回府了,而思虑了一整个下午的严小开的心里也终于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的这个决定,对于他自己来说意义并不是特别大,但却改变了严父严母的下半辈子的人生!

当天傍晚吃晚饭的时候,严小开向众人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要养螃蟹……不,确切的说是让他的父母养螃蟹。

听到他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严父严母愕然不已,坐在旁边的郑佩琳,胡舒宝,毕运涛,西门耀铭等人也一阵阵发懵。

半响,严母才问:“开子,你没发烧吧?”

严小开道:“没有啊!”

严母道:“那怎么好好的说起糊话来了?”

听到这搞笑的对白,桌上的两女都忍不住“卟哧”一声笑出来,其余的几人也跟着哄笑失声。

严小开有点急的道:“我是说真的,爸妈,这个东西一定能让咱们脱贫置富的。”严父冷声道:“养螃蟹?你倒是会异想天开,你知道养螃蟹得多少投资吗?咱家哪来的钱啊!你别以为你有五十万,现在建筑材料那么贵,而且你设计的那房子材料还特别的多,五十万还未必够呢!”

严小开道:“爸,钱不是问题!”

严晓芯嘴快的接口:“问题是没钱!”

严小开敲她一记,“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

严晓芯撇了撇嘴,不过还是乖乖的闭上了嘴。

严小开这就道:“爸,钱真的不是问题,在座的可不少有钱人呢,别人先不说,涛哥就能拿出四十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