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君臣叙话,帝王心术(2 / 2)
先帝听完,更是觉得与我心有戚戚焉,实在是太贴切了。献帝一激动就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那么朕当如何,不知田将军何以教我?”
田靖心说罢罢罢,既然说到这里藏着掖着也就没有必要了,说出几个字来,“韬光养晦,徐徐图之;高官厚禄,暗度陈仓;驱虎吞狼,恩威并施。”
田靖的回答既明确又含蓄,能不能理解能理解几分就全看献帝的悟性的了。献帝听完在嘴里默念了半天,确实越想越是心惊。继而大喜,站起来就要给田靖施礼,“先生真乃我之子房也,从今而后,协愿以师事之。”
田靖下了一跳,毕竟是当朝天子九五之尊,真要给自己施礼怕是会折自己的寿。再说了,自己有那么老吗?自己比献帝小三岁,怎么能当献帝的老师。田靖连忙说不可。
献帝却也执着,“说是学武先后达者为师,更何况先生见识远在我之上。如果先生不能答应,那么我不知何日才能亲政,才能整理危机挽救汉家天下。先生若不答应,那么我便长跪不起。”说着又要给田靖行礼。
田靖赶忙拦住,“陛下,万万不可。臣理解陛下的苦衷,但是臣的才能不足,资历更浅,而且年纪太小,若为帝师,徒惹天下耻笑,更让陛下蒙羞。微臣今日可以在此立誓,定然尽心竭力辅佐陛下,绝无二心,若违此誓,天诛地灭。但是拜师之事还望陛下一定收回成命。”
献帝一看田靖是真心实意地,便只好作罢。“既然如此,那么我便不强求,只是希望田将军能够留在中枢,辅佐于我。”
田靖一听,这下麻烦了,不是自己不愿留,实在是现在的长安的形势自己不该趟这一趟浑水。“陛下,实不相瞒,臣此次出使,实则还有另一个任务。陶谦大人名我见过陛下之后,转道塞外,北上幽州,联络幽州刺史公孙瓒,共同对抗袁曹两家。臣本想等陛下回书之后,着一亲信送回书于徐州,自领一支人马北上长城出塞。”
献帝一听倒是吃了一惊,“出了塞外皆是茫茫戈壁,又有匈奴等蛮族为患,如何能找到北上幽州之路?再者,徐州与幽州本来距离不远,若假道青州定然比这出塞的距离近了许多?不知田径将为何非要舍近求远呢?”
田靖听罢叹了一口气,“实不相瞒,我来之前,整个青州以被袁绍之子袁谭攻破,而袁绍也已经肃清了冀州境内的黄巾余孽,同时击退了冀州渤海、平原两郡的幽州势力,现在要想联络幽州,除了此法别无它途。”
“听你的刚才的叙述,这幽州公孙瓒已经被袁绍打败,限制在幽州龟缩不出。陶谦为什么非要选择公孙瓒做盟友呢?”献帝有些不解。
“这也是不得以而为之,一则袁曹联盟已久,一时难以破坏,而各州牧之中,袁术贪得无厌,吕布有勇无谋,只有幽州公孙瓒与陶大人向来交好。其它人即使真有相助徐州之心,只怕也是远水解不得近渴。”田靖有些无奈的说。
“那田将军出塞可有把握,我看你定然不是鲁莽行事之人?”献帝问道。
“陛下问得正好,若是别人是万万不会甘冒此险的,但是微臣倒是有一番机缘。因为我本幽州人士,家父姓田畴,曾为原幽州刺史刘虞从事。家父曾领二十余骑从幽州经漠北而到长安。后将其路线以及沿途山川地理风物写了一本《塞外见闻录》,正是因为有这本书,臣才敢出塞。”田靖说完,暗暗观察献帝的表情。
献帝一听十分高兴,“原来你竟是田畴之子。当年令尊来长安,朕几番挽留,想让他辅佐于朕,不想令尊面对高官厚禄依然坚持回到幽州以尽他对刘虞的职责,朕十分佩服。如今刘虞早已身死,不知令尊近况如何?”
田靖没想到献帝对他父亲倒是十分记挂,心中也很感动,“家父身体硬朗,一切都好。只是无意出仕,早已隐居山中。”
献帝听后连说,“可惜了,可惜了。”然后又对田靖说,我总说不知道为什么一见到你就觉得面善,而且我们也很聊得来。原来你竟是田畴之子,既是忠良之后,朕就更加放心了。这次你说什么不能走了,徐州与幽州结盟之事,朕自会想办法处理。你就好好在京城给朕帮忙吧,这职务名份吗,等我与几位大人议过之后,下次上朝好在朝堂上宣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