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渭河大桥(1 / 2)

加入书签

除夕之夜,一系列的现象预示着陕西即将风调雨顺,朱由检一高兴,又将婉儿和胡心雪收拾了一顿,新元的早晨就起的迟了些。

不过,也没关系,在延绥,朱由检既没有长辈需要拜访,也没什么亲朋故旧需要拜访或者接待。

直到辰时快要结束,朱由检才和婉儿、胡心雪才慢悠悠地穿衣起床。

“殿下,早晨还是水饺,你会不会吃腻了?”婉儿的衣服还没穿好,就关心朱由检的早餐。

“现在还不会,今天就吃水饺吧!”朱由检穿好衣服,准备去外间练功,婉儿和胡心雪则去忙碌早膳。

“殿下,知府高大人来拜。”朱由检刚刚打开卧室的房门,亲兵前来向他汇报。

“高大人?这么早?”朱由检心想,难道他不用守岁吗?

“是呀,高大人还带着一个年轻人,名叫李鸿基。”

“那你怎么不早叫醒我?高大人来了有一会了吧?”

“高大人不让叫醒殿下。高大人说,今天是新元,也没什么事,就让殿下睡到自然醒吧!”

“奥,高大人现在在哪?”

“在客厅。”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朱由检顾不上练功,直接来到客厅。

客厅的门虚掩着,高迎祥正和一个年轻人喝着茶。

“高大人,早呀!”朱由检推门而入。

“臣高迎祥参见殿下!”高迎祥跪拜在地,来个大礼。

“草民李鸿基参见殿下。”李鸿基随在高迎祥的后面,也是跪拜。

“哈哈,这是家里,不用大礼。”朱由检在李鸿基的身上扫了一眼,“坐吧!”

高迎祥哪敢在信王面前落座?他忸怩作态,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高大人应该知道,我不喜欢这些虚礼,坐吧!”朱由检说完,先在主位上坐下。

高迎祥没法,只得在客位上坐了半个屁股,李鸿基正不知道如何是好,高迎祥拉了他一把,才在高迎祥的下首坐下。

“高大人,延绥的百姓,新元过得怎么样?”

高迎祥向朱由检躬手行礼:“多亏殿下从西安运来粮食,延绥的百姓总算能勉强过个新元,要不是殿下,臣都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一乡的百姓。但延绥的百姓还是苦哇……”

“高大人不用担心,熬过了这个春天,陕西会迎来风调雨顺,百姓的生计再也不会如此艰难了。”今天是新元,朱由检不想在这些问题上做文章,“高大人这么早来我这儿,可是有什么事?”

“殿下,臣带着外甥鸿基来给殿下拜个早年。”

“这位就是高大人的外甥李鸿基?”朱由检细细打量起来,方脸阔鼻,额头很高,眼神中隐隐有一股锐气。

“草民李鸿基见过殿下。”李鸿基从座位上起来,再次拜到在地。

“奥,起来吧!”朱由检觉得李鸿基并不像一个二愣子。“你当驿卒多久了?”

“回殿下,草民当驿卒已经三年了。”

“三年?那也不短了。”朱由检似乎自言自语,“那你说说,驿站有什么便利之处?”

“回殿下,驿站可以方便边关文书、军报及时上达天听,朝廷的指示也能及时到达边关。”

“奥。”朱由检思索一会,没发现什么新意,“那依你看,驿站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

“这……”李鸿基看了一眼高迎祥,高迎祥却自顾端起茶水猛喝。

“不用紧张,今天是在家里。”朱由检也端起茶杯喝水。

“殿下……”李鸿基迟疑了一会,到底忍不住:“驿站虽好,但禁不住文武官员揩油。”

“你说说看,怎么揩油法?”

“驿站本身朝廷为传递讯息而设计,但文武官员常常因私出游,也要住在驿站。据草民估计,朝廷拨给驿站的用费,少的每个月三成,多的每个月六成,都是花在这些官员的私人用费上。”

“……”朱由检点点头,官员揩政府的油,也是大明的潜规则,“如果让你担任驿使,你能禁绝这些事吗?”

“不能。”李鸿基缓缓摇头,“如果草民要禁绝这类揩油的事,这些官员就会联合起来,将草民轰走,换一个能让他们继续揩油的驿使。”

“哈哈,”朱由检大笑,这里鸿基哪是什么二愣子,对人情世故还是蛮内行的嘛!“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回殿下,草民的父母均已亡故,家里只有妻子韩氏。”李鸿基发觉朱由检并没有王爷的架子,心中的紧张与恐惧逐渐消退。

“你识字吗?”

“草民幼年上过数年私塾,能识得一些。这几年在驿站登记各种文书,学业也没有落下。”

“好,你在驿站一个月的俸禄是多少银子?”朱由检已经决定挖人了,将李鸿基放在陕西这样的火山口,他实在不放心。

“回殿下,草民一个月半两银子。”李鸿基从高迎祥的嘴里得知朱由检对自己十分赏识,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朱由检问到这些问题,他隐隐有一种期待。

“那我给你每月一两银子,来为我信王府效力——现在不能给你什么职务,只能当我的幕僚,你可愿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