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少女的烦事(2 / 2)
“我知道了!林逋先生既然爱梅,又隐居孤山,那他就一定是靠种梅为生,卖梅花养活自己。哈哈!”松山内造家元突然大笑起来,他笑容灿烂仿如小学生解答到一道难解之题,甭提多高兴了。可是,吴得志听高桥津子传话之后,毫不客气地否定:“不对!”
松山内造傻眼了,大为不服:“为什么?晋代就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躬耕乐道。林逋先生植梅卖花,有何不对?”得志认真说道:“好是好,不过林逋先生平生最不愿做的两件事就是:担粪和下棋。曾自谓曰:世界间事皆能为之,独不能担粪与着棋。可见,他对农耕之事何等抗拒!试问,他又怎能种梅卖花?在他老人家眼中,花是用来赏的嘛!”
松山内造顿时无语,发觉眼前这个中国青年不仅机智饶舌,还蛮有条理呢!于是,他不得不低下身段,恭敬地说道:“愿闻其详。我酷爱中国文化,希望能指点一二。”杜若兰见他神态虽恭,但眼神晦明,似也不真心讨教,只是出于情势被逼无奈而已。
吴得志说道:“还是归于梅妻鹤子这幅图来。为什么我赞叹和服上所画比香盒为好呢?皆因它能真实反映状况而已。实际上,林逋先生虽然清高,可身为隐士,仍需为三餐作稻粮谋。幸好当时他已闻名遐迩,所以不乏慕名拜访之人,他们无不携礼而见。”
“林逋正好坐收渔礼,他既是隐士,又不用外出还礼,所以所得者,就足以供他继续怡性养情了。这就是以隐养隐也。陶渊明晚年还贫困潦倒呢!谁叫他一味死耕。所以,如果不通世务,以为隐士就该不食人间烟火,收礼有损名士名节。那就是冥顽不化,读书成呆了。”
吴得志的这一番话,直让松山内造目瞪口呆,他颇为不甘地质问:“这、这有什么证据,要在大家只你信口胡诌?”吴得志淡淡地道:
“林逋既为隐士,受人敬仰,所以绝不会整天待坐家中,等客送礼。他养有两鹤,自有用处。平时自己泛舟湖上,游西湖诸寺。等有有客光临,侍僮就会放笼飞鹤,他见自家鹤儿飞于空中,知有贵客到,就必棹小舟而返。此乃他的聪明之道也。这些事,你都可以在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上看到的。”
吴得志的话一说完,经高桥津子一说,就连一向默然旁观的渡边老人也微微笑意,道:“呵呵,得志先生通晓逸闻秘事,实在很有趣。然香道之宏发,并不是在于寻幽探秘,而是赖于实实在在的香气体验,是为根本。否则,空谈哲理,也是无米之炊,并不能震耳发聩也”
渡边先生的总结、正好将松山内造从尴尬中脱身开来,转向品香之道了。为免堕家元之威名,他不敢大意,亲自主持熏香仪式。只见他的一投一手,足见功架。从松灰、点炭、堆灰、挖卡以及放银叶隔热片等每一项都是娴熟十足,又气度俨然。
果然是经日久月累训练得来。吴得志见状,也不敢抱轻意之心。那六位和服少女无不全神贯注地观察一切,好象异常珍惜目睹从家元手中亲自示范的机会。此时,终于轮到点香了。松山内造显然对这块镇派之宝的老沉香慎之又慎,奉若神明。
他将香盒举至额眉,将盒口对着客人,意味着名香出场之隆重。香盒在松山内造家元手中徐徐打开,只见里面的沉香黑黝锃亮,通体油滑。吴得志知道,沉香并非木头,而是从能结香的特定的树木科属中,才能取得真香。
具体来说,全世界上也只不过只有四种同属科目的树木能结香而已,只分布于东南亚等几个国家。而且,那结香之实,也不是唾手可得。那必定要是从树身上或砍斫,或腐朽、或因雷劈等原因,出现伤口受真菌感染,从而使树干的油脂腺上出现分泌物而日积月累,方能凝结而成。
上等沉香能浮于水,表面无味,仅发些许清香。但是,一旦受热而燃的时侯,那悠扬香味,就远胜其他,如同音乐中的小提琴之声。而这当中,最为珍贵的就是出自越南的奇楠(又曰;棋楠)。正是因为沉香气味纯正、悠长,能宁神凝思,富于品尝价值,所以才成为日本香道之中王中之王。
但是,这松山内造极其珍视的老沉香,就是得志和若兰所一心追求的家传名香吗?!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