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入质于周天子(求1(2 / 2)

加入书签

这位中年文士乃是卫侯派出和阿墟一道同行的使者,人称子午,鲁国人,曾师从于孔丘先贤的某位门生,称得上是一位熟知周礼的儒门学士,现出仕于卫国的大夫之职。此次前往王城洛邑,是要朝见周天子的,使者能熟知周礼那是最好不过了,于是这位卫大夫子午便成了此行的使者。

经此一别,阿墟不知道今生还能否再返回故国,心中不舍一时间难以割下。他望着那远处若隐若现的城廓,矗立良久未语……

一阵冷风吹过,阿墟举头望向蓝蓝的天空,两滴泪花儿在眼眶里打着转转。

“自今日我便以故国为姓,改名卫墟。”阿墟面向天空,似喃喃自语,又似在向苍天起誓一般。

阿墟回头转身,微笑着看了一眼子午大夫,迈步朝高岗下走去。

大夫子午一愣,接着苦笑着摇了摇头,也朝着岗下而去。

不多时,车马启程,缓缓往西南方向远去。

阿墟不知道的是,这一别故国,虽不像他所料的那般孤老他乡,可当他再次返回故国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

“公子,再往前行数里便是浊河了。”一位骑马的中年文士急催胯下马,上前赶了一阵,对着前面的一位骑驴少年郎说道

“浊河?便是当年大禹治水的那条大河吗?”那位骑驴少年郎有些好奇的问道。

在这两人身后,是一队浩浩荡荡的马车,当前一辆马车的窗帘被打开,露出了一张红扑扑的少女脸蛋,这少女正满脸好奇的打量着一旁说话的两人,好像在奇怪他们在谈论着什么。

这一队车马正是卫国派往洛邑朝见周天子的队伍,刚才说话的二人是子午大夫和卫墟,马车里往外探头的少女是豆儿,阿墟喜欢骑着黑炭头前行,不喜欢坐马车,便留下豆儿一个侍女乘坐去了。

当日离开高岗,前行不过数里便进入魏国境内。接着他们又继续往西南方向行走了三百多里,这一路上走走停停,花费了七八天才赶到此处。车队行进较慢,也是没有办法,一队车马都装满了货物,车辙吃重行不快,而且还有奴仆甲士随车步行,度更加缓慢。

不过此次行程,倒也不用太急,只需在明年开春之前,让使者返回到卫国即可。每到隆冬时节,各国诸侯都会罢武休兵,等到来年的开春才会再次出兵,所以给阿墟一行留下的时间便是明年开春前的这几个月去活动了,这几个月内卫国可以暂时得保无恙。

《禹贡九州图》上有标注,就在前方出现的一条大河乃是大禹治水之地,古时唤作“河”,今人因其河水中泥沙颇多,又称之为“浊河”或“黄河”,传言这浊河上起源于九天之滨,一直奔腾往东流入大海,绵延数万里。因其河泥沙多极易堵塞河道,引得洪水泛滥,河流改道,故有上古大禹治水一说。

恰好今时隆冬初入,若是再过个十天半月,浊河之上便会飘起浩浩荡荡的浮凌,一直持续到来年开春雪化时节才会结束,这期间根本无法渡船过河。

所以阿墟这一行人必须得在十天之内渡河,不然便会错过今年最后的过河机会,到那时卫国可就真的就有危险了。

一行车马又前行数里,果然便看到远处尽头,突然出现了一条横卧东西的大河。一眼望去,大河水面宽约三四里,翻滚奔腾东去的河水浑黄无比,果然不愧为浊河之名。

远看着卫墟这一队车马缓缓驶来,突然不知从何处窜出来一队带甲持戈的军士,拦住了卫墟的去路。

看这一队军士约有二十人,穿戴齐整,手中的长戈寒光刺眼,队列也极规正,装甲显示这乃是魏国的军士。这一队军士之中走出一位明显是个小头目的魁梧汉子,抄着手中长戈对卫墟一行人喊话,在质问他们是何人来此。

卫墟并未有所动作,一旁的大夫子午早已翻身下马,笑眯眯的朝那魁梧汉子走去。卫墟在驴上离得远并未听到两人在一起交谈了些什么,不过仅是一小会儿,大夫子午便微笑着走了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