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金光灿灿(1 / 2)
边境百姓的生活,是黯淡无光的。
尤其是这种战乱的年月。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这句话,看起来或许太过惹人叹息,却也是对战乱最真实的写照。
除了军事狂人与发战争财的商业家,很少有人喜欢战争。
尤其是对于冷兵器时代的男人来说,战争就意味着上战场、服徭役,甚至也等同于死亡。
这是无法摆脱、无法挣扎的命运,除非战争结束或者死亡,否则将会成为一场无休无止的噩梦,一辈子都阴魂不散的跟随着你。
“不是有服役的年限么?”谢小满正在啜着一口热茶,茶并不好喝,但好在是暖的,聊胜于无。
“几乎每年都在加长。而且,即便回乡了,乡间也会用各种名目再度征召,无止无休。”邢歌解释着。
“那你呢?当兵多少年了?”
“二十七年。”
“你多大?”
“四十一。”
四十一……二十七年……也就是说,邢歌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在当兵打仗。
“即便当兵,也不一定会上战场吧?”
“我赵国国君尚武、好杀……我这辈子,已经打过六十多场仗。”邢歌说着这些话,很奇特的,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流露,“我上次回乡是大概八年前,那个时候我问过,乡里一起长大的兄弟有十几个,都已经死了。只有我活着。”
只有我活着。
谢小满在心中重复着这五个字,只觉得沉甸甸的,像是整个虎口的城墙都被压在她的心口了,让人一口气都喘不上来。
她看向远方,微微的发呆,于是看到了远处走来的佝偻背影,那是三个老人家,背负着沉重的农具,衣衫褴褛的往城内走去。
“壮年之人都去打仗了,还有谁来种田呢?”谢小满看着那些连脚步都有些颤颤巍巍的老人家。“难道就由他们来种么?”
“他们,还有孩子、女人。”邢歌的双目深沉的,仿似被冰川冻住的长江。
“这样的劳动力,怎么能够保证粮食的正常产出呢?”
“朝廷是不管的。我们每年都需要上缴足够的税,如果不够,朝廷就会将土地没收。”
“税有多少?”
“三税二。”
三税二,就是三分的产出,就要有二分作为税款交上去。那就是接近百分之六十的税。剩下的粮食,当真足够养活一家人?
“为什么不跑?既然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留在赵国?”
“跑?往哪里跑呢?”邢歌笑起来,笑得有些讥讽,“普天之下,哪个地方不是这样的?反正都是要死的,死在家乡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谢小满沉默下来,无言以对。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谢小满沉吟着,声音很轻,却足够传到邢歌的耳中。
邢歌咧了一下嘴,似乎是在笑,又像是在哭。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谢小满低低的念诵着,并没有叹息。因为这悲哀太浓郁、太深沉,一声叹息根本无法排遣一分一毫。
邢歌终究哽咽起来。
他压抑的声音埋藏在雨丝当中。飘飘零零,与人无异。
茶铺的女老板也痛哭起来,不知是想起了他的儿子,还是他的丈夫。
“呵!在这种时候霍乱民心!实在当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