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熟悉的身影(1 / 2)

加入书签

“《兰亭集序》果真不凡!”

李世民双手轻拿书卷两端,目光落在书卷上,眼珠子眨也不眨一下,生怕一眨眼手中的宝贝就会消失一样。

杜荷、李恪相视苦笑。

自从他们将《兰亭集序》呈献上去之后,李世民就跟东郭先生救的那只狼一样,没心没肺的将他们晾在了一旁,独自欣赏着这幅奇珍异宝。双目放着光,口中低语着景仰的话。

能让一个皇帝如此敬仰,王羲之是不虚此生了。

好半响,李世民才恋恋不舍的移开目光,感慨道:“王右军实在无愧书圣之名,朕自诩精于书法,然与他相比却是天地之别,十倍于朕。《兰亭集序》真可谓古今无双……”

直到这时,他才想起杜荷、李恪这两位功臣,瞟了两人一眼,赞许道:“你们干的不错,先退下吧,三天,只有三天,朕要好好把握这三天才行。”他说着,当即不在理会两人,将《兰亭集序》平摊在桌上,拿起毛笔,映照着写法、笔法,临摹而起。

杜荷与李恪再次苦笑,告辞离去了。

杜荷与李恪并肩走在出宫的路上。

李恪依旧如常的与杜荷聊天。

杜荷因对李恪的态度有了些许改变,也不再如原来一样,敷衍了事,而是如常人一般相互交谈。

来到皇宫门口,杜荷正与李恪谈着江南开发的事情。李恪是吴王,封地也在江南境内。虽说唐朝的王爷不怎么管事,但王爷毕竟是王爷,吴地属他最大。有许多的情况都是要跟他知会一声的。

杜荷比较关心吴地的情况,而李恪亦非是李佑那种二世祖,对于封地不闻不问。反之,他对于江南一切知之甚详,比之杜荷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人在此事上兴趣相投,谈的极为融洽。

李恪道:“要想真的开发长江以南的,恪认为还需重挖永济渠,唯永济渠畅通无阻,江南才会真的受益匪浅。”

永济渠属于隋朝运河的一段,是沟通黄河与海河流域的航运水道,全长一千九百多里,在运河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间一段就如一粒老鼠屎,害了一锅汤。

济渠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是一道贯穿南北的水道,非常重要。杨广这个二货看明白了这一点,亲自设计挖掘的方式。这人有专攻,杨广在别的地方可圈可点,但在这种事情上就是十足的二百五,胡乱指挥一通,天晓得浪费了多少的人力物力。在永济渠中央一段,最为关键之处,特别难挖。杨广发挥了他异想天开的思维,动工数十万,强行挖掘。

当时他在挖的时候,就有专家告诉他,他这种挖法会坏了河渠的根基,致使淤泥沉淀,堵塞河道。

杨广对此说法不屑一顾,觉得自己是天子,绝对不会错的,固执己见。

于是乎,动用数十万百姓,耗人力无数的永济渠,没用十年就已经开始堵塞,在贞观时期,李世民曾打算利用永济渠运粮,结果因河道堵塞,船队塞在途中,进退不得,粮官因此险些人头不保,到如今永济渠这条至关重要的运河航道几乎是废了。

杜荷点头道:“吴王殿下颇有见地,这永济渠一开,大运河才能发挥效用,利于南北。只是隋亡于运河,而我大唐人力物力财力远远比不上杨广时期,重新挖掘,对于对于民生影响过大。此事急不来的,一急反而误事。其实修运河,杨广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急功近利,骄傲自大,不听人言。如今在没有绝对的经济实力支持的情况之下,重修运河之事,不能说亦不可说。”

运河的重要杜荷焉能不知,只是这种大工程对于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李世民可没有杨广那么幸福,是一个富的流油的二世祖,一继位就坐拥万里大国,内忧外患全无,钱粮米谷多得生锈长虫,名臣良将一箩筐。

李恪长叹道:“这一点恪又何尝不知,只是眼瞧着一个富强的机会,却只能望眼欲穿,实在不甘。”

杜荷笑道:“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这江南的开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时候,慢慢来,终有这么一天江南会成为大唐宝地,堪比关中的存在。”

两人边说边聊,不知不觉已到宫门口。

这时一对训练的兵卒恰好由宫门入内,杜荷与李恪并没有在意,皇宫守备深严,往来的巡逻兵不计可数,一路行来遇到的都不下二十几波,他们对此早已引以为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