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飞援潼关(1 / 2)
第三百六十六章飞援潼关
李庆安率骑兵队在朱雀大街上疾奔,马蹄声如雷,早有骑兵在前面开路,大声叫喊道:“前方人等赶快散开,大军有紧急任务出城!”
朱雀大街上的行人纷纷向两边躲闪,他们望着狂风一般的安西军从眼前飞掠而过,那 种惊天动地的气势,吓得行人们纷纷掩面不敢正视,待大军远去,他们这才议论纷纷,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骑兵队一直冲到城门口才缓缓减速,依次通过城门,当李庆安出现时,早已等候在城门边的崔光远立刻大喊道:“大将军,请留一步!”
李庆安放缓缰绳,上前笑道:“光远兄,可查到什么情况?”
崔光远上前拱手道:“时间紧迫,我也只是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安禄山在关中大约有七八处庄园,每一处占地规模都不小,有雇工及奴隶数百人至千人不等,现在知道的情报只有这么多,我会继续收集,到明天可能就会详细了。”
“很好!你若收集到详细情报,可与南霁云将军联系,他会以最快速度把情报传送给我。”
“卑职遵令!”
李庆安见他欲言又止,便笑道:“还有什么事吗?”
崔光远摇了摇头,“没有了,祝大将军一路顺风。”
“那好,我也希望听见你高升的消息。”
李庆安一抱拳,调转马头,向城门外疾驶而去,崔光远望着安西骑兵们远去的背影,不由自言自语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知我崔光远几时才能披上黄金甲?”
一个时辰后,政事堂在李豫提议下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地点设在东宫,政事堂的成员皆赶去了东宫。
几名宦官正在紧张地布置会场,李豫心中有些紧张,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今天这个会议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东宫将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军队,在大唐军制中东宫六率府也是对应的军事机构,有相应的兵员,服从东宫的指挥。
但事实上,李隆基极为忌惮东宫拥有军队,使东宫六率府仅仅只是一个虚名,不仅一兵一卒没有,甚至连相应的将领也没有设置,即使有军队,也是在李隆基的严密掌握之下。
而今天李庆安提议以东宫的名义募兵二万人,这就意味着李豫在通往皇位的道路上又拥有了一座坚实的基础。
今天他将开创大唐前所未有的先例,第一次使东宫正式拥有军队,这时,一名侍卫带着南霁云匆匆走进了东宫。
李豫拥有自己的军队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像盛水一样,首先需要一个容器,这种容器不仅是需要得到名正言顺,同时募兵的钱粮也要有保证,更重要是要有统帅这支军队的能力,李豫尽管为监国,但这三个条件他一样也不具备。
名正言顺首先是要得到圣上的许可,当然,圣上昏迷,那么政事堂的通过就显得举足轻重了,一但政事堂通过,就有了正名,募兵的钱粮也是问题,户部控制在张筠手中,就算眼前政事堂通过决议,而户部最终不批也是枉然,好在李庆安已经承诺所需钱粮由安西负责,这样,就算户部借口仓禀钱粮不足,不以拨款,募兵也能维持下去。
这时,南霁云匆匆上前,单膝跪下抱拳道:“臣瀚海军兵马使、中郎将南霁云参见储君殿下!”
李豫连忙将他扶起,上下打量他,见他身材高大,器宇轩昂,不由欣然笑道:“南将军的盛名我早有耳闻,今天见面,果然威武有加,名不虚传。”
李豫最担心还是他没有能力指挥新募军队,尽管他手下人才济济,但就是没有一个能代兵打仗的人,虽然大唐文官也有不少名将,但在李豫这里没有,李庆安留下了南霁云,用意也很明确,他既然出钱出粮,自然就是要让南霁云来负责招募和指挥这支东宫新军。
李豫也明白李庆安的用意,由南霁云来指挥这支军队,也就意味着他还是受李庆安的控制,但经过他再三权衡利弊,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结果,毕竟他现在处处受制于人,唯一的倚靠就是李庆安了,让南霁云掌军不过是倚靠李庆安的延续罢了,等自己真正掌权以后,再慢慢处理这些棘手之事,至少可以让王思礼来取代南霁云。
想到这,李豫笑道:“南将军,我打算今天就开始招募军队,一切都要拜托南将军了。”
“储君殿下,我家大将军再三严令,命我一切听从储君的指挥,臣会竭心尽力而为。”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这时,一名侍卫奔来,禀报道:“殿下,相国们大都已到齐,但唯独缺张尚书,不知何故,张尚书迟迟不来。”
李豫回头向南霁云望去,南霁云笑道:“张尚书府宅附近出现了刺客,为了保证张尚书的安全,我已命两百士兵护卫在张尚书的府宅周围,估计他今天可能来不了。”
李豫大喜,张筠果然来不了,那就意味着最大的阻力消失了,他立刻下令道:“时间不容久等,既然张尚书来不了,我们就不等了,政事堂会议即刻开始。”
由于张筠的缺席,使政事堂顺利通过了募兵方案,从长安数十万流民中募集二万军队,曾是府兵者优先,从军者不仅可以得到钱粮,而且还能赦免其逃户之罪,
消息传出,生活在长安各坊的流民异常踊跃,纷纷赶到设在东西两市和朱雀门前的三个募兵点报名,由李庆安留下的五百亲卫负责招募,平均每人率领四十名新兵,募兵所需的二十万贯钱款,由聚海行柜坊暂时垫付,卫尉寺提供了数万套兵器盔甲,仅仅两天时间,一支两万人的军队便已装备完成,隶属于六宫六率府,南霁云也由瀚海军兵马使一摇身变成了东宫六率府将军。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关内、河东、河南三道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 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旧语中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杜甫在《潼关吏》中也写下了“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
潼关原有驻军一万五千人,但李隆基亲征朔方,带走了一万两千人,潼关仅剩下三千人驻守,由潼关副元帅王思礼率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