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初闻邪派(1 / 2)

加入书签

想到这里,小宇对火云道人道,“火云子,我隐居多年,不问世事,对修真界的事情知晓得并不多,现在正好闲来无事,不如你就给我介绍一番邪派的资料吧!”

火云道人诧异地看了小宇一眼,在他想来,小宇的魔气修为如此高深,肯定是邪派中哪个大门派中的高手,却没想到,他却对邪派的事情一无所知,看样子,就连对‘千幻门’这个存在了几千年的大派,也没有半点印象。

以此推断,难道,此人是无意中得到了一本邪派秘籍,自行修炼到如此高的修为?

既然小宇相问,火云道人自然不敢怠慢,将自己所知道的邪派情况向小宇叙说了一遍。

原来,邪派之所以被称之为‘北方邪派’只不过是沿用自古以来的称呼,事实上,并没有特指北方都是邪派管辖的区域。邪派中人和普通修士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感悟魔道,修炼的不是普通修士所修炼的灵气,而是魔气。

由于邪派中人感悟魔道时的方法太过诡异,有的门派还经常进行大肆残杀生灵的血祭仪式,所以不被世间所容,被世人称之为邪派妖人。百年前的正邪大战,邪派同盟被江南正派修真同盟和世俗力量联手打得大败,被赶出了中原,目前只能在偏远的地方苟延残喘。

那场正邪大战,火云道人也参加了,只不过当时他修为低微,仅为凝气期七层,所以,并没有加入任何一方,而是在战场上从中捡漏,大大地发了笔死人财。他的本名法器‘离火扇’,就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名已经战死的正派修士的尸体上发现的。

在开战初期,北方邪派同盟军容鼎盛,人才济济,丝毫不弱于江南正派同盟,主要的门派共有八个,其他邪派同盟的中小门派都以这八大门派为马首是瞻。

这八大门派分别为‘白莲教’、‘白骨门’、‘千幻门’、‘阴阳宗’、‘合欢派’、‘阴风谷’、‘血池门’、和‘海外三十六岛’。

其中犹以‘白莲教’势大,不仅拥有近百附属门派,而且门中的元婴期长老就有八人之多,一时之间,所向披靡,风头无两。

可惜,邪派同盟虽然在开战初期取得了阶段姓的胜利,攻城掠地无数,可是这八大门派间为了抢夺灵石矿发生了争执,各不相让,最后大打出手,自相残杀,被江南正派修真同盟乘机各个击破,将他们赶出了中原。

遭遇最惨的是那‘白莲教’,不仅八名元婴期长老全部陨落,筑基期以上的修士无一生还,就连他们在世俗培植的势力,也都被正派世俗力量铲除了个干净,这个门派几乎相当于被灭了门。

当然,正派同盟在和‘白莲教’作战中也损失惨重,同样有好几位元婴期长老陨落,其中最惨的是‘元始门’的元婴后期老祖菩提上人,被两名‘白莲教’元婴修士自爆元婴同归于尽,‘元始门’也就此衰落成为一个普通门派。

自那以后,‘白骨门’逃到了漠北,‘血池门’逃到了藏南、‘阴风谷’逃到了北疆、‘阴阳宗’逃到了滇西,‘海外三十六岛’则逃回了海外老巢,它们的附属门派也都做鸟兽散。

只有‘千幻门’和‘合欢派’行踪诡秘,不知道它们逃到了哪里。

不过,近些年大江南北出现了不少进行灵石、法器交易的地下黑市,据传闻,大多数都有‘千幻门’中的人在其中艹控;而那些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大城市的高级***会所,却明显背后有‘合欢派’的影子。

另外,近期接连传出‘白骨门’的门人频频南下的消息,‘阴风谷’的门人也在北疆蠢蠢欲动,甚至有人还在上海附近看到了‘白骨门’元婴期老祖天煞魔君的魔云,种种迹象表明,邪派妖人已经恢复了元气,不敢继续蛰伏,距离下一次正邪大战爆发应该不远了。

听完火云道人的叙述,小宇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无法平静,没想到这正邪大战如此惨烈,法力无边的元婴期的修士可以说是这一界顶尖的存在,居然会在大战中接二连三地陨落,千年的辛苦修炼毁在了弹指一瞬间。

而天煞魔君却是他的生平大敌,他希望这天煞魔君已经离开了上海,否则老是阴魂不散地追查自己的下落,那就糟了。

小宇心惊之余忽地想起了一事,问火云道人,“既然这黑市是邪派‘千幻门’所开,进去交易的应该都是邪派修士,那么你又岂能混进去?”

小宇所问并非没有道理,火云道人虽是盗贼,修炼的却是火系灵气,并非邪派一路,‘千幻门’的人怎会让修炼正派功法的人混进黑市?如此一来,岂不是暴露了他们的行踪?

火云道人嘿嘿一笑,对小宇道,“我前些年做了一笔买卖,打劫了一名‘花间派’的邪派修士,从他的身上得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装备,名叫‘虚伪的真实’,虽然只是黄级物品,但是,却兼具改变容貌和根据需要随意改变自己灵气属姓的神奇效果,‘花间派’是‘千幻门’的附属门派,‘千幻门’黑市的地点正是从这名邪派修士的口中泄露出來的,所以,只要我在去黑市前,佩戴上这件物品,将本身的火系灵气伪装成邪派的魔气,元婴期以下的修士,就绝对看不出我的底细。”

火云道人说完,从储物袋中取出了一个面具一样的物品来,往脸上一戴。

小宇顿时发现,他的容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从一个六十多岁的猥琐老道,变成了一位四十多岁的虬髯大汉,而且他身上的火系灵气,也悉数转换成了魔气,委实神奇之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