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谋划 (三)(1 / 2)
五十按照昨天晚上与叶煦商议的新方案,清晨,谢永东一来到公司就立即着手对原来的计划进行了修改,巧妙地将文庙街开发项目肢解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项目。然后叫来陈凯、薛蔷和宋娜,要他们去一趟市华丰银行的信贷部找高静兰主任,将新的报告送过去,并将昨天的旧报告拿回来;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曹律师来了后,谢永东亲手写了一份委托书,指定他们四人为安川都市建设公司的全权谈判代表,负责与银行信贷部接洽有关业务。
高静兰对安川都市建设公司在四十八个小时之内就两次更换项目贷款申请报告并不感到特别诧异。昨天晚上接近十二点钟的时候,叶煦就给她打了电话,事先将有关情况作了详细说明,所以陈凯、薛蔷等人来了以后,事情办得非常顺利。
就在同一时间,按照程兆华省长的指示,谢永侠不得不抓紧完成在安川市的干部考察工作。他和省委考察组的成员连续几天都在一起召开碰头会,分别听取了刘东生、柴芸和其他各组成员的情况汇报。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没有发现汪家泉市长有任何有碍于职务升迁的重大问题。当然,在考察过程中也听到一些意见的反映,但是在核实的过程中却没有发现并找到相关的证据。
文庙街事件的久拖不决,使谢永侠对汪家泉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但是,他不想将自己个人的情绪带到严肃的干部考察中来,采取一些“技术动作”使汪家泉的职务升迁成为泡影。他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他本人确实有重大问题的话,那么向省委汇报的考察意见只能是:汪家泉市长经过了严格的干部考察,没有发现任何重大问题,并顺利地通过了领导干部的**测评,满意度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谢永侠将他深思熟虑的这个考察结论主动提了出来,广泛征求考察组成员的意见。他非常清楚,自己作为省委考察组的组长,如果不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那么碰头会不知道要开到何年何月。这是因为,在这样非常重要的场合上,尤其是涉及到对省内一个市的主要领导进行了时间较长的考察后,需要拿出一个客观、公正的结论时,省委考察组的成员包括刘东生和柴芸两位副手在内,都不会事先表明自己的倾向性,他们都在等待谢永侠拿出一个明确的意见来。这种意见可以被理解为:讨论有关议题的一条底线。
谢永侠将考察结论提出来后,考察组的各位成员纷纷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然,大多数意见不过都是对这个考察结论持赞同观点的。这一点谢永侠的心中非常清楚,他提出的考察结论不过是简单重复了组织部系统干部考察的一些套话,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而之所以能得到在座各位的一致赞同,那不是因为他的水平,而是因为他的职务。
这种现象在党政群团机关的公务活动中是非常普遍的,用当今社会流行的一句俗语来说,那就是“集中”是大哥,“**”是小弟。领导职务决定了一切,其正面的作用虽然能够提高决策形成的效率,但是负面的影响却使得大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锐减,甚至发展成为对政治生活的漠不关心,最终导致国家凝聚力的削弱。
在考察组的所有成员中,只有柴芸才真正能够理解到,谢部长对汪家泉的干部考察最后做出的这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实属非常不易。她从内心的深处非常敬佩谢永侠部长那博大、宽阔的胸襟和公道、正派的作风。
省委考察组成员的碰头会一直开到了下午五点钟。谢永侠最后点名由干部处处长负责撰写向省委提交的干部考察报告,并初步确定在明天上午与汪家泉本人交换这次考察的意见。此项工作由刘东生负责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