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四章、官场风流(1 / 2)
悬圃县公安局的工作,在以孙伟、肖子鑫为首的一班人的率领下,紧紧团结在一起,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务实进取,勤奋工作,从严治警,强化打击力度,短短两年就面貌一新。
呵呵,虽然在抓捕张二林这件事上几次三番失手,但是全县的社会治安方面却是有了根本改观,这一点,县委书记王国清、县长程凡和全县老不信们是认可的。
新的一年,全年发案165起,破案149起(其中重大49起,破44起;特大25起,破25起,嘿嘿,搞得跟报告似的,木办法)。如此显著成绩的取得,不仅得到悬圃县百姓的交口赞誉,更得到县委、政府、**、政协和上级公安机关的表彰与嘉奖,也算是这一年没有白忙活,他们除获得各种功勋外,还被授予“破案群英”!
当然了,一说这些可能许多读者会反感,伤不起的一些人和数字,这么多年来的确有点儿麻木不仁,让这类宣传弄得真假难辨,坐下病根了……
然而,面对孙伟马上就要调回市里,即将掌握县公安局大权的肖子鑫眉锋并未真正展开。
不说别的,几个月了他都没好好跟小女友柏心钰在一起亲热了,偶尔来点快餐已经不易,然后就是工作工作工作,金老八涉黑的调查核实工作正在暗中加紧进行,肖子鑫不会放过他的,哈哈!
一次,在检查看守所犯人的劳动情况时,肖子鑫在高兴与满意的同时,凝视着犯人们背景很久,对身边的看守所长老常说:
“我感觉,这里还缺一个人啊。”
“嗯?”一时间,精明强干的常所长竟不知肖政委所云何意,以为有犯人跑了,暗吃一惊。
“这里还缺一个人。”肖子鑫意味深长地一笑。
“谁?”
“张二林。”
常所长恍然大悟。望着政委肖子鑫,又将目光投向崇山峻岭中的远方,追捕张二林的时候,二十八道沟乡他也去了,案情现场他也看到了。
是啊,真的“缺一个人”!当年,他正是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跟安心一样亲自带领民警长途奔袭追捕过那个一直刻在脑海中的魔王张二林。可惜,让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跑了。至今没有任何确切信息,他现在在哪?
“跑不了的。”肖子鑫似自言自语,又似深有所思地说,这一段紧锣密鼓的工作,他对于公安业务越来越熟悉,虽然更加理解了其中的许多无奈和辛苦,但是既然要干这一行,那么他这个聪明能干的人自然而然一定要干好,干出名堂来才行,其实这也是他试图开拓自己在悬圃县官场更大程度上发展的必由之路。
“老常,最近我总是在想中国地域广大,人海茫茫,要藏匿个把人,尤其是象张二林这种人应该是不难,一年两年,也许容易,三年五年,也不困难。但是,你不要忘记,如今世界都成了个‘地球村’了,呵呵,他张二林在中国又会藏多久?迟早的事儿。大限到了,他就该落网了。”
安心和常所长望着平时很少开玩笑的年青上司,笑了:“哈哈,说话有点神了哈!肖政委,你在给他算命啊?”
肖子鑫拍拍下属的肩膀,说:“走,老常,上那边看看。”边走边接着说,“你还别不信,常所长。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有个预感,不出今年上半年,必有张二林的‘戏’看。”
“差不多。”安心点点头。经验丰富的他似乎也有这种预感。
“恩……”常所长也笑容可掬道:“你们亲自抓,我亲自看着哈。”
“不信,到时我把他给你送来。”说罢,肖子鑫哈哈大笑。
不错,公安局是干什么的?一身正气,满腹经纶的肖子鑫离开县委到了公安局之后一直坚信:只要你犯了罪尤其对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当诛之罪,那么,伏法是迟早的事。偶尔侥幸多活几天,算你命大,然而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你下地狱的命运。否则,天理何在?法又何在,他这个县公安局的老大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
之后多少个不眠之夜,肖子鑫代局长在新四楼他的办公室里凭窗而望。
安宁祥和、灯火璀璨的边城美景让他浮想联翩。
这位出身于娘娘寨农民家庭的新任代理公安局长兼政委,虽然年青,但跟其他人一样从小接受的就是正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历经坎坷与奋斗,尤其是亲身经过了县委县政府这个小小官场仕途的污染源之后,形成了一心一意往高爬却又不乏胸怀坦荡,保持从小到大父亲那种正直无私的品格。
从少年时代起,无数个色彩缤纷的梦偷偷交替在心中编织,并与他一起长大。但命运的安排,最终让他从信访办、政府办、县委办,走进了县公安局代局长兼政委的重要岗位。前面参加省委党校青干班时同学说的实权,如今他是当仁不让地拥有了,如果说此前他还没有充分认识和热爱公安工作的话,那么,自第一次调任公安局第一副局长兼政委时起,他觉得没有比这个岗位更适合自己,更能发挥自己爱憎分明、疾恶如仇、赤胆为民、敢打硬仗的特点了。
呵呵,只是,现在一个是张二林没到手,二是金老八仍然还在仿古一条街上充当老大,让他心里十分不爽!也算是两块心病!
依他跟高文泰书记的个人关系以及自己的突出表现,实话说,要想在悬圃县干出更大程度上的成绩不算什么难事,当然了当更大的官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在这一重要岗位上,他并未干太久,原因复杂而铭心。
当时,高文泰书记已经面临着要调走的传言中,一个说法是调回市政府当秘书长,还是干他的老本行,准备为下一届市政府上位做铺垫,当然了,肖子鑫也还听说了另一种说法,而这种说法比较靠谱,因为是他在酒桌上听高书记亲自对他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