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7章 国家兴亡(2 / 2)
为美国的经济扩张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由于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1947年10 月于日内瓦签订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同样首先适应了美国的需要,1999年美国以其占世界4.5%的人口利用了世界85%的流动资本和72%的世界储备。
这一切都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而苏联,明显是第二次世界的受害者。
三千万的青壮年战争死亡,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实力何等的落后。
可是苏联的掘起,完全依靠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赶上了美国,而走进了超级大国的行列,从两国对比来说,实际上苏联的成就比美国更加巨大,苏联的经济发展实打实是全部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的财富。
前苏联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超级大国。
经济上也是当时仅次于美国的大国,前苏联在80年代初经济总量一度达到美国的85%强,国民普及了国产轿车,人均收入达到8300美元。
这是何等辉煌的成就!
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极为不容易的,而且这一切成绩取得,都是靠自力更生取得的。
可见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也能创造奇迹。
有专家提出,苏联在政治上,有以下特征: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他们认为,苏联在党和国家的关系上,长期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执行机构,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苏共总书记一人,斯大林长期独揽党政军大权问题。
一党专政,苏共是唯一的执政党。
原因有三,第一苏共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了政权。第二,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政府中也曾有与左派革命政党联合执政,后者退出并武装反苏。第三,后来阶级斗争尖锐,党逐渐对政府实行高度集中领导。
党内民主严重破坏。
苏共年会制被破坏,长达13年之久没有召开。
苏共中央政z局,成为凌驾于全党之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斯d林1922-1941年是党的总书记。
1941年5月后斯d林集党的总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于一身,独揽党政军大权,1928发生的沙赫特案件,斯d林对苏共党内的反对派以托洛茨基为首进行了大清洗,苏联的一大批政z局委员、元帅、将军、省委。书记、科学家、作家、音乐家等被克格勃暗杀,流放,迫害。
个人崇拜极其严重,全党只听斯大林一人,全国各地把斯大林神化。
大清洗的后果极其严重,希特勒发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的大量部队由于将军、军师长被清洗,没有战斗力。
很多人都认为,一党专政,独裁统治,没有民煮,非常邪恶。
确实高度集权有很多的弊端,但对于才能卓著的领导人来说,确能使他如虎添翼,排除障碍,实现他的伟大理想。
集权集对于能力不够的领导人来说,同样会带来严重后果。
就象当时中央苏区的博古,他个人才能严重不足,由于高度集权,许许多多多的严重错误,得不到纠正,在短期内就把十万红军打得只剩下三万,把整个中央苏区也打没了。
对于能力不足的人来说,过于集中的权利,后果确实是严重的。
但是对于才能卓越的领导人来说,不能独揽党政军,他也就很难发挥作用。
就说当年的遵义会议上,对博古的独裁,所有的领导和军队将领,也都深恶痛绝,在博古下台后,选出新的中央领导,并选出毛负责军事指挥。
但为了避免博古时期三人团独断专行带来的恶果。
会议决定,以后行有战役行动,必须经政治局全体表决,多数同意才能执行。
会议结束后不久,二次遵义大胜之后,中央红军在遵义、鸭溪、白腊坎一带休整待机,徘徊诱敌。
前敌司令部和军委机关驻扎在,荀坎一个名叫新房子的庄子里。
3月10日1时,一封急件传到前敌司令部,交到朱德手里。
这是一份由红一军团首长林彪、聂荣臻提出的红军行动建议,建议野战军发起打鼓新场战役。
这封电报,显然是林彪的意见。
朱德看了电文后,转交给毛看。
朱d认为,林b的意见可行,他对毛说:“二进遵义,部队打得痛快,士气很高,上上下下,求战心切,前些日子敌周浑元部避战不出,红军没捞到仗打,一、三军团休整了十来天,想打仗了。 ”
看到朱d有些兴奋的样子,毛则摇了摇头。
自从进驻荀坎,“打鼓新场”这个怪地名引起毛的特别注意。
最近几份破译敌人的电报表明,黔军、滇军已纷纷向打鼓新场集结,蒋介石也很看重那个地方,认为是 “共军西窜必经之地”,林b是他一手栽培的爱将,然而这位年轻的军团长,却往往缺乏对敌情准确的侦探和细致的分析,常突发一些怪念头。
土城战役决策的失误,主要是因为林b提供了不准确的情报造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