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3章 投资深港(2 / 2)

加入书签

那就让父亲在深港,多建几家的大批发市场,钱不够就到自己的两家银行贷款,而且国内的市场非常大,各种生活必需品也非常缺乏,原来的没有外汇进口各种生活必需品,现在这些都不成问题了。

就大批量进口国内紧缺的物资,议价销售。

这一定能够赚非常多的钱。

国家没有那么多的外汇进口各种商品,可是赵卫东的手上,有非常多的美元。

其实,这个生意也唯一能做的。

因为目前来说,国内是希望能够进口很多的物资,多数是生活必需品,各种工业品,也缺口非常大。

但是,国内的外汇非常紧缺,根本无法去进口这些物资。

国外的物资想进来,都必需与与国营商业部门谈判,跟国外的经营方式不同。

小的国内国家级的商业及内外贸机构不感兴趣。

大的又不愿意自找麻烦。

造成国内的各种工业品,以及农产品不足,而自己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既有钱又有企业,更有东西,而且东盟十国,有大量的农产品可以出口,供给国内措措有余。

而且采购价格又很便宜,销售价格又比较高。

这为所有的经营环节上,提供了比较可观的利润,也就能让所有经营企业,都赚到比较高的利润。

而且,国内的销售体系非常健全,销售网络非常的好。

全国针对城市的消费的商业机构,每个县城以上城市都有销售网络非常健全商业机构。

还有遍及城市乡村的供销网络。

赵卫东可以通过深港市的商业和供销机构,来实现组织全国的物资的进出口业务。

可以说这是独家生意,根本没有任何的市场竞争。

也可以通过这个业务,把深港的商业和供销机构,打造成全国最大的,进出口物资公司。

因为,国内人口的基数太大,十亿人口,消费的潜力巨大。

就按每个人口每月增加十元的消费计算。

每人每年增加120元的消费,折合美元就是60元,十亿人口就是600亿美元,就算是40%的毛利,全年的进口就能产生240亿美元的利润,可见利益是何等巨大。

难怪在清朝末期,工业化国家为了占有这个庞大的市场。

不惜派出军队也要把我们的国门打开。

而且因为国内工业品都非常缺乏,所以很多工业品只能凭票供应,同时也因为工业品缺乏,定价都非常高,就例如自行车,这时的每部销售价格为172元。

到三十年人民币贬值100倍计算,就等于17200元了。

就是后世近二万元,都可以买微型车了。

其实这样结构非常简单的自行车,实际成本不足三十元,可想而知利润有多高。

对于这类定价高的工业产品,国家也不愿意外国资本进入。

因此,赵卫东把国外最先进设备采购回来,全部以无息贷款的的方式给深港市政府。

让市政府的工业局建厂生产。

通过无息贷款的方式,使得深港市的工业局、二轻局从无到有成为了,每个局都拥有上百家大型工厂,成为了全国拥有大型工厂上百的大局。

国营集体工业实力强大,而且企业的利润非常巨大。

估计二年内的利润就足够还清贷款。

相信几年后,深港市国有企业实力强大,创收能力强劲。

每年能够为深港市财政创造海量的效益。

而且深港市的工业局、二轻局下属工厂全部都是采购,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生产线,大幅减少对人工的依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成本下降幅度也十分巨大。

为了把深港市建设好,叶明辉本来就是因为房地产,赚了很多的钱。

也可以说是房地产造就了他的世界首富之名。

因此他对房地产也特别钟爱,而且现在手中的钱又非常多,他又多投了200亿美元到深港。

继续做商业地产和房地产,沿街的都做商业地产。里面就开发房地产。

而且他是最大的外资。

因此最核心城区,最好的位置都被他拿下了。

反正是东辉财团和宏远财团,拿下了核心区域的多数土地,当然,这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的资金太大。

这么大的投资,没有大量的土地是无法安排的。

而且要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就必需拥有跨国公司、国际机场、五星级酒店、酒吧、别墅、高尔夫球场、地铁、西餐、外国乐队、巨型建筑这些东西。

还要成为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

第三产业高度发展、主要制造业中心。

要有国际性的港口贸易、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和城区规模这些必要前提。

国际大都市的意义更似一种能量的聚合体。

在全球版图上举足轻重、舍我其谁。

以纽约计,它的GDP值单拿出来可以在全世界国家中排位第14,超过澳大利亚。

如果将米国5个最大的城市合起来看做一个国家。

它在全世界可以达到第四名,仅次于中国、日本和德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