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9章 运筹帷幄(1 / 2)
不知不觉,在香港已经度过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也走遍了香港的山山水水,逛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全部走完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主要的街区都走遍了。
其中香港的海洋还是他们的最爱。
他们总共去了三次,当然后面去的,主要是去玩验极限游乐活动。
并且乐此不疲,其实越玩,让人越喜爱。
今天晚上空闲下来的时候,赵卫东突然想起。
国内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港市,就下个月就批准设立了。
赵卫东知道,1979年3月,国家和广南省决定把龙华县改为深港市,受广南省和罗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广南省委决定将深港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在1979年11月,深港市设了6个管理区。
在下个月也就是1980年8月26日,国家批准在深港等四个城市设置经济特区,后来,这一天也被世人称为“深港生日”。
到了1981年3月,深港市升格为副省级城市。
赵卫东虽然说很少回家,但是还是不时给家里挂电话的。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现在已经担任安阳地区的行署专员,这是结束革委会后的第一任安阳地区专员。
跟深港市的市长,行政级别相同。
赵卫东也很清楚,父亲这几年在经济建设上的成绩。
可以说非常显著,并且被破格提拔使用,本来按国家的干部管理条例,担任副厅级职务几年后,才能提拔担任正厅职务的。
但因为这几年父亲的政绩非常突出。
成了国内有名的经济建设能手,这个光环确实耀眼。
这也是自己父亲能够破格的原因。
如果要运作这个职位,还是大有可为的,一个是职位相当,二是建设特区,最关键就是发展经济,经济特区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这里非常需要有经济建设能力的人才。
虽然说同时成立的经济特区有四个,但是深港市的起点很低。
赵卫东非常清楚,深港市的地理位置,非常有优势。
最后,最成功的就是就是深港特区。
而且自己的企业要进入国内,建设自己的国家,也唯有进入经济特区才行,否则就要等到十年后才行。
而且财团进入国内,也需要有人配。
若是跟别人沟通时,财团不仅没有利用特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反而让国家获利,这根本是违背资本的本能。
这违背常理的事,如果没有人配合。
根本就不能自圆其说。
就是说出来也没人会相信。
如果是自己的父亲,能担任深港的市长。
那自己的十几财团进入深港市,就非常便利,能让特区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赵卫东知道,自1980年创办深港经济特区。
至2002年止,实际利用外资只有315.18亿美元。
其中,1979~1989年10年间,深港与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签订协议6890多项。
实际利用外资只有27亿美元。
至2000年20年间,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深港投资。
累计投资项目2.36万项,合同外资298.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45亿美元。
由此可见,特区建设虽然说成绩非常显著。
但是发展的历程也是非常艰难的。
如果是自己的十几家财团来投资,每个财团投入20亿美元,就有300亿美元的外资,这份非常巨大的政绩,给别人还不如给自己的父亲,也能让他的事业更成功一点,何乐而不为。
况且自己的财团进入国内也需人配合。
没人配合他们的财团做法,肯定会被人怀疑,反而是吃力不讨好。
这也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而且特区的特殊政策环境,对于赵卫东财团的提早进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特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
特区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前来投资的客商给予,特殊优惠和便利,国家给特区,较多经济自主权。
赵卫东知道,这些条件对自己的财团进入,是非常有利的。
他非常清楚国家设立特区的宗旨是。
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可以扩大国家,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窗口。
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
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
在经济特区内,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
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
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
赵卫东非常了解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
深港经济特区位于深港市南部。
东起大鹏湾,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脉,南邻香港,以深港河为界。
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420平方公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