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的分工(1 / 2)

加入书签

“光宗共有几个儿子?”穆秀才不屑于同阉党为伍,董南多多少少有些遗憾。同时也让他眼前一亮,不禁想未雨绸缪地烧一口冷灶来。

这个冷不丁的问题把穆秀才搞糊涂了,但还是如数家珍地说道:“先皇共有七子,可除了皇上和去年刚分封的信王之外,其他皇子都相继夭折了。”

伯爵对此可没什么兴趣,不等董南开口,便不耐烦地说:“拥有无数个女人,天知道他有多少儿子呢!杰克,别人浪费时间,我们还是说正事吧。”

对大西洋公约组织而言,京城的确太过遥远了。连董南都不得不承认,只要把那些地方官搞定,他们就能得到所想要的一切。况且大战过后,澳门几乎成了一片废墟,现在说这些的确有些不合时宜。

“那就说说俘虏吧。”

董南微微的点了下头,一边接过史蒂芬司令官递来的酒瓶,一边似笑非笑地说道:“毫无疑问,军事顾问团用不着那么多人。但为了澳门的绝对安全,又不能养虎为患。所以我打算抽调青壮,组建一支由葡萄牙人、尼德兰人、东南亚土人和黑人构成的佣兵团,让他们去朝鲜把你上次没干完的活儿干完。”

洗劫,这可是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强项。伯爵乐了,顿时哈哈大笑道:“这个主意我看行,但就是人少了点。另外如何管理也是一个问题,毕竟他们对我们怀有很强敌意,一旦让他们得到足够的武器,很可能会反咬我们一口。”

“是啊,”奥普多尔补充道:“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掺和到一块,不内讧那真叫个见鬼了。”

董南哪能考虑不到这些?放下酒瓶意味深长地说:“中国有句俗话叫‘此一时彼一时’。他们都成俘虏了,难道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更何况我们要组建的是佣兵团又不是舰队。只要粮食、弹药等后勤补给和舰只牢牢的控制在手里。他们还能飞上天?”

虽然之前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海盗,但一下子杀那么多俘虏任谁也干不出来。留下无异于养虎为患,放走跟纵虎归山没什么区别,想来想去也只能这么办了。

伯爵权衡一番。指着墙上的地图说:“让他们去日本吧,反正都是抢。抢朝鲜和抢日本还不是一个样?”

辽东终归是个半岛,一旦他们怀恨在心,倒向努尔哈赤的阵营。同样会给大西洋公约组织带来麻烦。

“就这么办!”董南重重的点下头。冲史蒂芬说道:“司令官先生,佣兵团组建工作由哈里负责,但行动则由你全权指挥。舰队休整完之后立即起航,一举扫清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在日势力,等陆战队和台湾海岸警备队控制住几个关键码头后,再派佣兵团向纵深发展。”

尼德兰人留在日本的那条尾巴迟早是要清理掉的。可往纵深发展无异于同幕府宣战,史蒂芬司令官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禁不住地问道:“参谋长阁下,这时候开战合适吗?真要是这么干的话,那我们的转口贸易必然会受到影响啊!”

做生意赚钱哪有抢劫来得快?

伯爵可不这么认为,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亲爱的朋友,那可是‘黄金之国’!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大生意。尼德兰人之所以没干,只是实力不够罢了。”

几千人去攻打日本,简直胆大包天到了极点!见一向谨慎的董南都点头同意,穆秀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禁不住提醒道:“大人,倭寇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您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董南笑了笑,若无其事地说:“我们又不是要占领,而是像在哈瓦那一样,干一票就撤罢了。

“是啊,再难缠,还能比西班牙人难缠?”伯爵站起身来,指着地图咬牙切齿地说:“他们不是不允许我们的船靠岸吗,那就打到他们让为止!事实上也只有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才能真正地打通商路,而无需再经过那帮反复无常的海商了。”

“可澳门不能不留兵防守,就算把尼德兰和葡萄牙俘虏都算进去,我们的实力也不足以跟整个日本相对抗啊。”

“记得他们是怎么对付你们的吗?”伯爵指了指地图上的福建,不无得意地笑道:“实在不行,还可以把福建水师拉进来。这么好的机会,我想那位俞总兵是绝不会错过的。”

放眼整个大明,能落入伯爵法眼的中国将军并不是早已逝去的戚继光,而是福建总兵俞咨皋的父亲、同样去世多年的俞大猷。

在他看来,前者虽然比后者有名,但传说中那支以藤牌、毛竹、铁叉为标准武器的部队,仍然没有脱离农民气息。当然,如果认为他不了解火器的功效,那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毕竟他在实战中运用过火器,和将领讲解过火器的利弊,并在奏折中提到了火器的重要性。然则终其一生,仍旧什么“鸳鸯阵法”作为主要的战术。

相比之下,俞大猷的用兵之道则更具建设性。

他曾准确地指出,倭寇的特长是娴习陆战,水战的技术反而低劣。主张以有效的战船和火炮歼灭倭寇于海上,根本不让他们有登陆的机会。在战术原则上也明白指出:“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

他甚至建议把陆军军费的一半用来配备水师,然而纵使他的声望和战绩都十分卓著,这些有益的建议却始终没有被采纳,因而壮志未酬,赍恨以殁。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事实上就这两者间的区别,大西洋公约组织联合舰队参谋部、大西洋公约组织情报委员会曾多次讨论过。最终结论令董南倍感意外,因为结合大明的政治体制进行分析后,赫然发现两者间根本分不出谁高谁低。

俞大猷有关于兵制改革的一系列主张,所牵涉的问题和有可能引发的后果,已远远超出军备问题而及于政治。如他要求亲自率领“闽广大船数百艘。兵数万”,可一旦成为事实。有关各省的财政就要从原来小单位之间的收支而被集中管理。

与之相应的是。这些后勤机构的人员必须增加,而且必须一扫苟且拖沓的办事作风,保证规格和数字的准确,才能取得预期的效率以与现代军事技术相配合。而且和他们往来的各个机构。也必须同样地注重实际。

然而大明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作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守的成文条例。

相比之下。戚继光同样是改革。但要比前者务实得多。他不不大事声张,使革新不与传统距离过远。他的部队保留了古老而朴素的农村作风,有时也和卫所内来自军户的部队并肩作战。尤其在日常军饷上,大体和在农村中充当短工的收入相当。但另设重赏以鼓励士气,如斩获一个敌军的头颅,赏额高达白银30两。

俞咨皋颇有其父之风。在千里奔袭辽东行动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而且还是唯一跟大西洋公约组织打过交道的高级军官。伯爵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他了。

想到福建官军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境况,穆秀才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果回报足够丰厚的话,俞总兵应该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但出不出并不是由他说了算,如果巡抚大人不开口,就算借他十个胆,也不敢轻易调动一兵一卒。”

文官说了算,也只有大明才会出现这样的怪事!董南暗叹了一口气,抬头问道:“能不能像上次一样,再渡海去台湾清剿次倭寇?”

“商周祚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穆秀才摇了摇头,倍感无奈地说道:“更何况大敌当前,海上要提防尼德兰人,陆上要支援辽东,在这个关键时刻,哪有那么多兵可调啊?”

伯爵说道:“尼德兰人不是都被我们给打败了吗?可以说在两年之内,他们别想再组织一次像样的进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