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同选择(六千补更)(1 / 2)

加入书签

人注意到的是,在礼部的几个臣子犹豫着要不要站出来劝阻的时候——虽是外戚,但到底才当众长了皇帝的脸面,若无恩赏,皇帝的脸上也一样过不去——低着头的张滦,也为弘治帝的这番“招揽”皱眉。

腾骧卫,比羽林卫还要名正言顺的天子亲卫。

太孙可用羽林金吾等卫,腾骧却只在天子身侧。如今弘治帝之所以带着羽林金吾,有相当的原因是因为他还没往腾骧卫插上足够多可靠的高手。

弘治帝让贾宝玉进入腾骧卫,这算是相当亲近欣赏的表现了。

可对向礼瞻这个人认识已久,张滦早对他的品性深有了解。

腾骧卫到底是什么地方?

当初由成祖亲设的十二卫之一,最开始成立的目的,就是收容勋贵之后!貌似和贾宝玉的身份挺相配,但成祖难道会在荣养识趣勋贵的同时,大力培养他们的后代?

腾骧卫从来不堪战。

往腾骧卫里走一遭,后来成才得用的当然不是没有——王子腾就是成功的一例——但绝对极少极少。

更何况,到底沾了个天子亲卫的名头,朝官都盯着。贾宝玉若是在如今以外戚的身份进去……

可惜,他此时也不能提醒他。有个金盛在上面看着,就算是传音也并不安全。

他也只能指望,现在的贾宝玉听进了他之前的话了。

幸而,宝玉果然没有被冲昏头脑。虽然他也知道自己舅父的例子,但他还没愚蠢到认为自己能取得同样的成功。

更何况。来自后世的灵魂,对皇权有天然的不以为然,他也决不至于向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一得到皇帝的赏识、招揽。便〖兴〗奋、惶恐。

皇帝开口之后,他也hua了点时间来整理思绪。但他的决定下得很快。

“……小臣敢不为天子效力?但小臣如今年纪太小,武艺不曾精熟,尚需在师傅跟前磨练,不敢分心!”

宝玉以相当直接的语气如此说道。

弘治帝倒也不以为杵,反笑道。“好!待数年后再来看!不……只要你明日里表现好些,朕必然重赏!”

这话基本也是对张滦说的。

说把,弘治帝便让两个少年站起归坐。对于两个瓦刺人,他倒是当场就夸了、赏了,语气却是平淡许多——再说这两个瓦刺人也听不懂。

至于最开始那个吓得尖叫的公子哥儿,此时已经离席,似乎所有人都将他忘了。

弘治帝便再命摆宴。

不过,弘治帝虽得了个意外之喜,不打算再计较下去,却不等于事情能安然结束。与瓦刺人不同。〖日〗本使节带着的两个武士,却是听得懂汉语的。

以大楚的“礼节”弘治帝说起来虽然平淡得很,但赏给两个瓦刺人的绢、茶、瓷器,却无一不是名贵之物。

就像每年赐给藩属国的那些东西——永远都是远超藩属国敬上礼物的丰盛!

然而,那些赐予属国的东西。就算是再丰盛,也没多少能落到个人手里。更何况,还有一部分要变现成银两和粮食,来支援国内如今的内战……

两个武士对望一眼。

能够在本国国内正内战不休的情况下,护送使节到“上国”来上贡,这两人也是勇悍之辈,十分自信。

再想想之前张滦说得那些话,一个武士也不问使节了,自己先跳了出来“吾等也愿与上国的少年英杰比试武功。为天子助兴!”

弘治帝都不由一愣,眉头皱起。

行宫之内。

黛玉所在的万芳苑,算是比较靠近行营的位置了,本身就能隐隐的听见外面赐宴的喧哗,且打探消息也较为方便。

更何况还有人对此大开方便之门?

是以。黛玉都还在用晚膳的时候,就有不少姑娘打着“探讨诗书”之类的幌子,到了万芳苑来拜访迎春、宝钗二人。最后凑齐的竟有十余个。而剩下的、临近的院子里,想来还会有不少。

在众人看来,迎春、宝钗两位的婚事,应该都是贤德妃有兴趣管上一管的,但不等于她们就对外面的那些公子哥儿没兴趣了不是?

且这一次到底没有了那些夫人约束,皇后等贵人基本上是不管她们的。是以,在吴家的吴织有些大胆的提出了在苑中的一个亭子赏月之后,几乎所有姑娘都或羞涩,或不吭声的同意了这个建议。

因着这个,迎春才遣人将黛玉给喊上了。

都知道黛玉的婚姻如今还早,但既然面子上说是要办个小宴,可不能将她落下。

而再之后……

管事较多的元春那边,和本来不怎么管事的吴贵妃那边,都遣人送了些点心过来,这简直就是无言的支持了。

送点心的宫女,和来往服侍的宫女们顺势说起外面的事情时,姑娘们也就顺势听了下去。

黛玉虽对外面的大部分公子哥儿都没兴趣,但她自然也有关注之人。是以也安安分分的坐在了那儿,再没说什么惊人之言。

消息在那个愚蠢的公子哥儿跳出来说要比试弓马之后,变得越发频繁起来。如张滦和宝玉等人,压根儿就没关注那个家伙的名姓,也认不得他,这行宫里的姑娘们倒是都知道了,这位也是勋贵之后,不过当初的祖上也就是个伯爵,并不十分有名,长辈又没有王子腾那般“长进”的,早就没落了下去。

而接下去,自然是张滦和宝玉两人的大出风头。

可惜,除了黛玉自己,其他人的关注点,多半都在宝玉身上。毕竟张滦是道门出身。身上又很有些神秘之处。对大部分的姑娘们来说,都太过陌生,也联系不上。

倒是宝玉……

是贤德妃的亲弟弟不说,迎春也是他的堂姐。而宝钗更是和他有“金玉良缘”一说!

在双方比试的时候,自然不可能有宫女一一将情况禀告——她们也看不懂。但这个时候,与会的大部分姑娘,却都将注意力摆在了宝钗身上。

便是以宝钗的修养,这会儿却也有些不自然起来。

但她却也不是全然不动容的。

尤其是在忐忑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有宫女兴匆匆的来说了。“姑娘们,可是好消息呢!张将军和贾公子年纪小了那么一截,赢自然是赢不了了,可也没输!都说瓦刺那边,是他们部落里的勇士!皇上可是高兴了,当场就说要让贾公子进腾骧卫!””

旁人不谈,宝钗的心里简直有些不是滋味。

尤其是她注意到,有好几双眼光,带着羡慕的扫到了他的身上。

虽她不喜武夫,又觉得这天下大抵太平……却也不得不说。宝玉不算是个太坏的人选。要紧的是,还是知根知底。

如今更是入了皇上的眼!

可是……

幸好她们还都有礼,不至于当面恭喜!

宝钗略有些纠结,迎春却到底是宝玉的堂姐。她对宝玉的努力还是看在眼里的,虽然依然还不算是喜欢他,但自从看透了自己。对他的感觉也好些了。

因此,她名正言顺,笑意吟吟的说“你仔细说说,到底是怎样的?”

亲戚相问,说起来也名正言顺。那宫女本来就得了指示,当下又将打听来的细节说了一通。

可是,她也到底不懂弓马之事。

虽然热心,但能说的其实不过。不过就是些比试很精彩、其他的公子哥儿们交好、皇帝欣赏、藩属使节无话可说之类的情况。

其中,唯有皇帝的话说得最是详细。对宫中人来说。皇帝的态度,也确实就是最重要的!

也因此,旁人都当做八卦听了,随众称赞、遥想了一番张、贾两人的前途,黛玉却有些皱起眉来。

她知道。张滦如今肯定已经有些事情做得很好。

她也看到过,宝玉在南下北上时的表现。受伤时的表现,还有杀人时的表现——他是不是帅才,她还无法判定。但他可以做个猛将,却是黛玉一早就肯定了的事。

虽她听说比试时也暗地里提了一口气起来,但她倒没担心出什么意外。

如今不过是小小的放心,自然对其他的信息感觉更为敏锐——

真的,有前途可言吗?

一个从东宫时就跟在身边的旧臣,登基后没有提拔,没有重用,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的年纪?

别开玩笑了!

现如今,宝玉不过比他小两岁,难道他的功劳就完全被掩盖?

不过是随口两句称赞,也未免太过轻描淡写……

虽说黛玉出自自己心思的觉得如今的弘治帝并不值得辅佐。但是这个世道,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是以,纵使是一遍遍的确认了他的为人,黛玉还是难免失望,并且,为自己的父亲、张滦,和未来必然走上官场的兄长不甘。

因被张滦和宝玉的事情牵扯了心神,宫女也说得太多。结果接下来的消息,就显得有些延迟了……

又一个宫女跑来报信的时候,简直让人有些莫名其妙“……忠烈王府的二公子,把东瀛来的武士打败啦!”

宫女如此说道。

皇帝已经登基,就算是皇后贵妃,如今对皇帝的同辈,也是不敢以名讳称呼的。而皇帝的这些同辈,但凡是关系亲近些的,又基本上都是镇国衔。

是以,宫女也只好以王府的排行来称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