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1 / 2)

加入书签

林燕和黄伟良在杨树湾村的投资,已经初见成效,把进村的水泥公路和县级公路连接上,村里的道路和民居改造也已完成,村北的那片地上,修出还几个大羊圈和牛圈,这是村民集资参股建成的养殖场,那里面已经有了成群的羊和牛。

村里也有很多人在家里建羊圈牛圈的。这些人家按照专家给的图纸,请专门的施工队来建造,每户的牲畜粪便,都排进了沼气池,不仅干净卫生,做饭取暖和照明,还都用上了不掏钱的沼气,虽然一次性投资大,后面的日子却方便又舒服。

这些改造,也是很费钱的,村里采取的是三三制,就是伟燕公司担保贷款三分之一,村民自筹三分之一,村里用土地承包款垫付三分之一。

村里的良田,早就分给每家农户了,只有村北的几万亩荒地,现在让伟燕公司承包着,那承包款也是伟燕公司出的,这些地委托了几户村民来种,为饲料厂提供玉米和秸秆。

从春天到秋天,一季玉米已经收获了,饲料厂这几天机器轰鸣,正在把玉米秸秆做成饲料,不仅是公司承包的土地产出的秸秆,村里人收的秸秆也源源不断地运过来,饲料厂收取一定的加工费,再把柔丝和压块了的可做饲料的秸秆还给养殖户。

那边特别忙,林燕和黄伟良很想去看看,但却因为没法忍受秸秆粉末漫天飞的那种污浊的空气,只好作罢。

“燕,有良哥昨天来电话。农林大学的一个研究生,想在村里搞双孢菇栽培技术培训,这样的话,可以有效转化玉米秸秆和牲畜粪便。他们说。用牛粪是最好的。”

“我没想到农业科技的能量这么大,竟然可以做到资源的立体应用。”林燕毕竟学习的是机械专业,听到这些还是觉得特别新鲜。

“有良哥说,王家人为了抵触他当村长,年初时号召搞养殖,他们都不动,现在看很多人家第一茬羊已经长大卖了钱,一个个都眼红了,报名养双孢菇的就特别多。他觉得村里没那么多资源,再说双孢菇养出来,销路也是问题。劝阻了几句,那些人还不依呢,有良哥劝大家,还是养牛羊的好,现在村南头那片没改造的人家,也动了起来,我看,明年,咱们的屠宰场就该开建了。”

“这个,我们不仅仅是引进几条生产线的问题。你得考虑技术人员、以及销售等等,不能都扔给朱志远,我看他现在,就是千手观音也忙不来。”

“额,这个。我也考虑了。饲料厂有个技术员,前段时间老霍病的时候。他主持了一段厂里的生产,这孩子很能干,我想培养他,他还有个同学,在一家化工厂做销售,人也很机灵,我们挖过来,让他负责销售,你看呢?”

“可行,看我们对外销售这一块呢?”

“我之所以想挖那个孩子过来,就因为他是回族,从宗教信仰这个角度,他和中东的那些商人好沟通,我们可以考虑先往那边销售。至于东欧市场,慢慢来吧,咱们眼下生产力还很有限呢。”

“嗯,好好,你说得对。”林燕笑起来,出口目前还是设想呢,公司刚好从小往大慢慢发展,就和那些羊啊、牛啊,也得一天天才能长大一样。

向辉前一阵子,撺掇着黄伟良,帮他的钱找个投资渠道,林燕手头捏着上亿的资金还在发愁呢,他的六百多万,黄伟良根本无暇考虑。

刘海林知道了,动员他们把钱投资到房地产上,虽然地产依然很挣钱,但国家调控政策一下子很严厉,房子还是比以前卖的慢多了,海林摊子太大,资金流动很受考验。

y城楼市,从二零一零年开始,涨势十分微弱,炒楼很划不来,林燕只能贷款给刘海林。黑市贷款年息最多到了百分之三十,林燕给刘海林了三千万,收百分之十二的利息,把海林高兴得搂住黄伟良肩头直叫哥们。

剩下的钱,她打算继续鼓动杨树湾村所在的那个镇子,都搞养殖,这样他们的饲料厂可以挣钱,屠宰场也有发展空间。虽然世界经济不景气,可y城地处西部,当地消耗的牛羊肉数量都很大。零九年,林燕曾看到过一则新闻,x城一家很有名气的熟牛、羊肉店,腊月里一天的销量,就是二十吨,这还不算那条路上其他的店家出售的,林燕对这个生意的前景比较看好。

正当林燕打着如意算盘,想如何继续发展的时候,向辉和曹芝过来了,他俩一个一脸凝重,一个忧心忡忡,把黄伟良吓了一跳:“你俩这是怎么了?”

“伟良,我恐怕得辞职了。”向辉的脸上涌出气愤来“梁洪全太欺负人了,我今天和他大吵了一架。”

“来,坐,到底怎么回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