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左丰(1 / 2)

加入书签

第十三章左丰

早课刚罢,刘照顾不上吃午饭,当即命人驾车前往西园。

前两天,刘照收到了朱儁的书信,里面所说的战况,并不出乎刘照的意外,因为历史上,朱儁本就是先吃了一次败仗,再与皇甫嵩合兵,用火攻大破了波才的嘛。

而今的情势虽然看上去十分危急,但是只消得一场火攻,局势立刻就会反转过来。历史上的朱儁和皇甫嵩能想到火攻这个点子,那么眼下的这两位自然也能想到。更何况,随军参赞军机的,还有钟繇这位足智多谋的军师级人物,有他在场,难道还会想不到火攻这条计策?

然而,刘照忘记了,由于他扇动了蝴蝶的翅膀,导致黄巾之乱提前了将近五个月爆发,而长社之战,也从四月份提前到了十月份,导致皇甫嵩等人虽然想到了火攻的计策,但是却受限于风向,无法实施火攻,最后只能困守孤城。

这个消息传回洛阳后,朝廷上下,皇宫内外,无不震惊。颍川与河南毗邻,一旦颍川黄巾击败了皇甫嵩与朱儁,就可以大举进犯河南了,这让刘宏还怎么能睡安稳?

据内厂打探到的消息说,刘宏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已经大发雷霆了好几次了,而一干权阉也正在撺掇刘宏将朱儁下诏问罪,再派得力的大将去颍川平叛。

将朱儁下诏问罪?这一点问题都没有,提起笔写一道诏书而已,又用不着费什么功夫。但是,换将?用谁去替换皇甫嵩?放眼朝廷上下,哪还有拿得出手的将领?

好在一干权阉眼下也没有什么亲戚、弟子、门人、故旧之类的人,敢冒险去颍川搏这份功名,所以他们除了附和着刘宏,骂一骂朱儁以及皇甫嵩,说他们“罔顾国恩”以外,倒也没有乱出注意,随便推荐一个人出去替换皇甫嵩。

朝议的初步结果,是先派一支援军去救援皇甫嵩,解长社之围。历史上,干这个差事的人,是曹操,如今,曹操跟随卢植去了冀州,因此,何进向朝廷推荐了他的掾属鲍信。

诏令,鲍信迁为骑都尉,率领三千的骑兵,五千材官(步兵),驰援长社,解救皇甫嵩。

与此同时,前段时间因考核成绩优异而被迁升为骑都尉的太尉掾张邈,被朝廷任命为陈留太守,陈留郡与颍川郡紧邻,也是大郡,需要加强防备,而且长社地处颍川的东北部,正与陈留相近,所以派张邈去陈留,也有时刻预备着支援皇甫嵩的意思。

除了鲍信、张邈升了官外,袁绍前不久也从大将军掾迁升为侍御史,而今,更是进一步被任命为虎贲中郎将,掌管宫廷宿卫。

频繁的人事变动,倒让刘照有点坐不住了,万一刘宏心太急,轻率的做出临阵换将的决定,那可真要误事了。眼下,就算是有“先知之明”的刘照,也捉摸不出一位比皇甫嵩更适合的将领来,何况是偏听偏信的刘宏呢?

所以,刘照只好赶去见父亲一面,想办法给刘宏定一定心,鼓一鼓劲。

到了猗兰殿外,刘照发现许多内侍捧着食盒,正在门外列队等候。刘照一边让人进去通报,一边问旁边的内侍:“怎么,天子又吃不下饭去?”

“启禀殿下,的确是如此,天子今天的朝食就没有用,现在都日中了,还是说没有胃口。”内侍答道。

正说话间,通传的内侍出门,宣召刘照入殿。刘照闻言,解剑脱履,迈步进了大殿,向刘宏行礼问安。

刘宏有声无力的命刘照起身、入座,道:“我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刘照道:“听闻颍川战事吃紧,令父皇担忧,儿臣特来探望。父皇,胜败乃兵家常事,还望父皇善保龙体,只要父皇身体康泰,天下的根基就不会动摇,贼军虽然一时势大,但是终究会瓦解云散。”

“儿啊,你说得倒是轻松,卢子干在邺县城外大胜了贼军一场之后,如今便和贼军在广宗相持,无法取胜。而朱公伟在阳城大胜一场后,立刻于阳翟城外败绩,如今那黄巾的贼渠叫什么波才的,听说他拥兵十余万,将长社围了个水泄不通,长社不过是个县城罢了,城防低矮,如何能挡住十万贼军?若是皇甫义真败了,那贼军可就要长驱直入,打到洛阳城下了!”刘宏这几天是逮着人就要吐一吐苦水,对刘照也是毫不例外。

“父皇勿优,那妖贼不过是裹挟了许多百姓罢了,真正的战力,不值一提。当日朱郎将在阳城之外之所以能够取得大捷,就是因为妖贼的战力低劣,在野外,两万贼军被朱郎将的万余人马,杀得溃不成军,就连那支贼军的渠首,也被我军给斩杀了。由此可见,贼军的战力,根本是不值一提。只不过,朱郎将也因此有些轻敌,率兵直抵阳翟城下,这才被波才依仗人多势众,给围困了起来而已。儿臣府中的卫士有跟随朱郎将去颍川讨贼的,根据他们的回报,贼军围攻朱郎将,战死的人数,几乎十倍于我军,若不是我军被包围后,箭矢极度缺乏,否则,恐怕那波才就是把手中的十万贼军全部耗尽,也未必能攻下朱郎将的营寨呢。”刘照开始用七分真三分假的“事实真相”来劝慰刘宏。

“即便如此,朱郎将仍然带着大军,脱离了波才的围困,成功与皇甫郎将会师一处。而今,波才再次仗着人多势众,围困长社,却不知道,长社再怎么说,也是一座城池,其坚固远非野外的营寨可比,上次他围攻朱郎将临时修筑的营寨,都要死伤十倍于我军的人,还一直没能攻下来,那么这次我军的人数更多,防御更坚,那波才又得死多少人?又如何能拿下长社?依儿臣愚见,若是那波才分兵四处劫掠,那么我军人少,反倒不易将贼军一一剿除,而今,贼军齐聚长社城外,反倒给了我军将其一举歼灭的好机会。如今,鲍都尉带领八千锐士前去支援,正好与皇甫郎将里应外合,一举歼灭贼军。”

不得不说,得益于后世在论坛上侃大山的经历,刘照这一番“对策”,说的是有模有样,头头是道,如果对方不是军事方面的大拿,恐怕就要被刘照给忽悠住了。

幸好,刘宏对军事,基本是一窍不通,而一干内侍当中,就算是以“通晓军略”著称的蹇硕,其实也就会一些带兵、练兵的技巧,至于实战当中如何用兵,他也不过是半瓶水罢了。

当然,出来晃荡的总是半瓶水,何况蹇硕是“逢弁必反”,如今有了机会,自然要和刘照别一别苗头。

“弘农王此言差矣。朱郎将在阳翟城外,坚守了不到十日,便被迫突围。可见,面对人数众多的贼军,他连十日都支撑不下去,若非有颍水阻挡贼军的追击,他哪能安然逃到长社去?如今,波才举十万之众围攻长社,恐怕这长社,也很难支撑十日之后吧?”

“蹇黄门说笑了,自古以来,攻城便是件极为费力、耗时的事情,昔日乐毅在六月之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但是最后在莒、即墨两城之下,围困了将近五年,依旧无法攻克。而今,黄巾贼骤然而起,乘朝廷不备,这才能够连下州郡数十城。然而,如今朝廷已经有了防备,黄巾贼又岂能再次得逞?莫非那波才比乐毅还会用兵?莫非皇甫郎将比不上田单吗?”刘照反驳道:“何况,如今已经是十月底了,天气转寒,贼军裹挟数万百姓,却没有足够的粮草和帐篷,如果遭遇一场大雪,恐怕光冻都要被冻死一半人,哪里还谈得上长期围困?”

蹇硕还想说什么,却被刘宏摇了摇手,制止了这场争论:“好了,你们两个就别争了。我儿,黄巾贼真如你所说的那般不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