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吸出毒汁(2 / 2)

加入书签

由于叮咬人体虫类的种类的不同,和被叮咬个人体质的差异,叮咬处会呈现不同的皮肤反应。

一般表现为水肿性丘疹、水肿性红斑、丘疹、淤点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疼。

常见的昆虫致病方式有五种,一是将毒汁或血液注入人体,如蚊、跳蚤、虱、臭虫等;二是利用毒刺伤人,如蜂、蚁、蜈蚣等;三是以虫体表面的毒毛或刺毛引起皮炎,如松毛虫、桑毛虫、茶毛虫等;四是释放虫体内的毒素或虫体击碎后引起皮炎,如隐翅虫;五是寄生于人体,引起皮肤的变态反应,如疥螨,蝇蛆等。

不论哪一种皮疹,在患处中心都可找到虫子叮咬的痕迹或是蜂刺和毒毛,应该尽可能拔除蜂刺、毒毛,吸出毒液。

一旦发生了虫咬伤 ,切忌搔抓。不可用热水烫洗,可先用胶布或胶纸反复多次粘去皮疹处的毒毛,及时用肥皂水或碱性水溶液冲洗局部,以中和毒素。

局部外,涂抹炉甘石洗剂。

切不可使用刺激性较大的花露水、清凉油、姜、大蒜、牙膏等,因其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加剧病情。这倒与我们先前的习惯和老人的教诲,所大相径庭。相反,老一辈人就喜欢用花露水、清凉油、姜、大蒜、牙膏等事物来消毒。

虫咬伤严重者,可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给予适合的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药物。

想到这里,我立刻去查看多多的伤口。果然,没费多大劲,就在她的伤口处找到两根有绣花针粗细的毒刺。用手电仔细看了一下,又像是昆虫的牙齿。因为,看伤口,像是被咬的。只是刚刚可能事情紧急,一下子把那雪甲虫的牙齿给带下来了。

当下,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拔了再说。我便伸手立刻迅速地将那两颗毒牙拔了去。然后,又用嘴去将她伤口的毒液给吸了出来。连着吸了几大口,都是暗黑色的血水。在给多多吸出毒水的同时,多多的眉头紧锁,又皱了皱。豆大的汗珠,从她额头上滑落。

我给多多吸完了伤口,也是累的满头大汗。缓了好半天,才算缓过劲来。

最后,我用酒精给多多的伤口消了消毒。再用纱布给她做了简单的包扎,同时,也做了防冻的保护措施。

虽已拔刺、消毒,但多多的脸色却是越来越苍白。这让我心里不甚焦急,努力在脑海里思索着,当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救治办法?

这时,我突然想到还有一种比较专业的方法——注射血清。

注射血清后,可以中草药药水泡患处,避免扩大,同时将坏死组织去除。

然后,外用熊氏再生膏,促进肉芽生长,加快伤口的恢复。

治疗过程均应兼顾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同时进行,只有这样在确保抢救生命的同时,尽量减轻蛇伤溃疡的后遗症。

虫咬伤,一般应以局部治疗为主。如:被虫蜇处有奇痒感,可涂以清凉油等止痒药。对蜈蚣咬伤者,可用雄黄、明矾等量研成粉末,凉水冲和后涂在患处。对于蜂咬伤,应先用胶布粘除带有毒囊的蜂刺,或用镊子拔除。但,钳除要避免弄破毒囊,然后在被蜇处用稀释的双氧水搽洗,最后将装有冰块的塑料袋敷在局部红肿处,以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在婴幼儿使用上述带有刺激性止痒药膏时,切勿误入眼睛,以防止产生意外。

虫咬伤患者还可服一点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等。有皮肤感染者,应用抗菌素治疗。对蜂蜇后的中毒反应,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蜂螫伤:可用弱碱性溶液如3%氨水、肥皂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中毒,也可用红花油、风油精、花露水等外搽局部。

黄蜂螫伤可用弱酸性溶液如醋中和,用小针挑拔或纱布擦拭,取出蜂刺。局部症状较重者,也以火罐拔毒和局部封闭疗法,并予止痛剂。

全身症状较重者,宜速到医院诊疗。对蜂群螫伤或伤口已有化脓迹象者,宜加用抗菌素。

当下,我们这些医疗器材没有,也不可能送往医院救治。唯一的办法,就只有自救。可是,除了酒精和云南白药以外,我们就再无其它可以用得上的药物了。

这一时间,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