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27章 君不见(4)(2 / 2)
李婉儿听着采儿说的却也在理,但转念一想又是不对:“终究事情牵扯在我,以后传出去名声也不好,这二人真是烦人。”
“我倒是觉得那位张大才子不错。”采儿迅速的擦着桌椅书柜继续道:“反正比起那位不知名的沈少爷要好得多,书呆子一个。”
说起沈家那边,李婉儿又是一片愁容:“如果父亲真的应了胡家的婚事,倒还真不如那位书呆子,虽说人傻了一些,但最起码不会被管着。”
二人这般谈论的某人此时正卧在床遥望窗外细雨,这春雨真是令人烦躁,本就有些发烧感冒,随着下雨就更加难受。
望着屋檐串成珠帘,沈无言心中只觉得有些不好的预感。于是挺着浑身虚弱的身子走到书桌前,接着在纸上写了一些东西走出房间交给月儿。
“把这个交给少卿先生。”
月儿看着沈无言泛白的嘴唇以及流淌着冷汗的额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怜惜:“少爷有什么事可以等病好了在说呢。”
沈无言点了点头,接着又道:“一会刘管事回来让他过来一趟。”
……
沈无言病重的消息,此时也在集仙居有了一些波动。
王贞明指了指桌上奶茶笑道:“都说了那位沈公子不过虚有其名,怎能从两广云南批发茶叶呢?先别说江浙一带的茶叶产量就十分充足,这一来二去的费用消耗也不是个小数目。”
对面顾青山也是淡淡一笑:“之前倒也十分佩服他,后来想想也不过是不了解罢了,最近几日听过他的一些事,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了。”
沉吟片刻,顾青山继续道:“前些天去书坊街那边,听说这位沈公子经常会看一些炼金术书,他一名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岂能看这些旁门左道。”
“若是就只有这些也就算了,二位猜他今天又做什么了?他竟然派佣人给知府大人送去书信,多半是请求知府在茶会上说几句话。”
说话的是刚走进来的张博宁,这几日与胡于明那边斗的吃紧,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过来,此时听到这边正在谈论那位沈公子,顿时想起来时路上听说的这件事。
“求人办事却也没有一点诚意,即便搬上了少卿先生又能如何?茶会那边终究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知府大人那边虽说有些影响,但也帮不了他多少。”
张博宁的话还算中肯,怕是近些天来太过劳累,也没有太过损人,只是依旧十分不屑道:“这位沈公子整日就想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是却没有大担当。”
“博宁快坐下说。”顾青山笑道:“不过说起来他那奶茶的确不错,后来说是还接手了沈家酒楼,的确有些能力的。”
其实自从分家之后,很少有人知晓沈无言与沈家酒楼有关,毕竟人们印象中沈家二公子就是一个之后读书的白痴,是永远不可能接触声音的。
如今这位沈公子在苏州也算小有成就,虽说不至于十分厉害,却也不是那位沈家二少爷可以相比的。
“沈家酒楼那边我也略有听闻,之前也接触过沈家酒楼大掌柜,的确是一个颇有心计之人,却不知道怎的就卖了酒楼。”
张博宁冷笑道:“虽说再下颇为不喜胡家那边,但沈家酒楼便是被胡家打垮的,那位沈公子无非是捡了个便宜罢了。”
三人聊着天,雨下的更大。
顾青山望着这雨有些噪乱:“端阳还有十多天了,博宁准备的如何?”
提起端阳诗会,张博宁顿时有些欣喜,但口中依旧叹息道:“今年怕是很难有戏,除却青山诗才纵横,说是太仓那边的王锡爵也会过来。”
王锡爵乃是太仓王家氏族子孙,嘉靖三十七年的乡试第四名,这些年倒也有些名声,但比之这些声名鹊起的大才子们却又有些不如。
不过此时坐下三人却不会这般想,王锡爵乃是名门之后,才学之说的确难说。
毕竟大明不同当年,所谓诗会却也不仅仅是诗词来论才学。如今散文逐渐流行起来,以昆山人震山先生归有光为代表。也有戏曲小说,种种大家层出不穷。
这位被称为今之欧阳修,明文第一人著称的散文大家,曾经一篇《项脊轩志》闻名天下。
“好在震山先生年事已高,不然我等小辈岂能……倒是少卿先生,他与震山先生师出同门,这般说来其实都是有关系的。”
听着顾青山的话语,二人也不由的一笑,连连道:“却是这般。”
“却不知那位《石头记》的作者今年会不会去参加诗会?若是他去,怕是会掀起一场波澜。”
这般一说,顾青山也笑道:“若是这位先生会去,那这苏州第一才子的名头,便交于他了。”
↑返回顶部↑